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王小佳的慧慧

      年輕時在嵩山讀書,玄宗天寶中登進士第。肅宗至德年間任監察御史,後為長洲縣尉,因事得罪,貶為嶺南的南巴尉。經過江西時,與詩人李白、李嘉□等有詩往還。上元二年(761年)從南巴返回,旅居江浙。這時江南剛經歷過劉展之亂,本來繁華富庶的吳郡一帶變得破敗蕭條。劉長卿有詩紀其事:“空庭客至逢搖落,舊邑人稀經亂離。”(《自江西歸至舊任官舍》)代宗大曆五年(770年)以後,歷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因為性格剛強,得罪了鄂嶽觀察使吳仲孺,被誣為貪贓,再次貶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馬。在睦州時期,與當時居處浙江的詩人有廣泛的接觸,如李嘉□、皇甫冉、秦系、嚴維、章八元等都有詩酬答。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又受任隨州(今湖北隨縣)刺史。世稱“劉隨州”。興元元年(784年)和貞元元年(785年)間,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割據稱王,與唐王朝軍隊在湖北一帶激戰,劉長卿即在此時離開隨州。  劉長卿曾兩次遭到貶謫,旅居各地期間多次遭到戰亂,因此他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也反映了安史之亂以後中原一帶荒涼凋敝的景象。如“城池百戰後,耆舊幾家殘”(《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鳥雀空城在,榛蕪舊路遷”(《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當苗稅充百官俸祿》),以及《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筆調蒼涼沉鬱,內容具有時代特徵。  《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他的集子10卷,《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同。據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錄有《唐劉隨州詩集》11卷,為明翻宋本,詩10卷,文1卷。現在通行的如《畿輔叢書》本的《劉隨州集》,《四部叢刊》本的《劉隨州文集》,都為這種11卷本。《全唐詩》編錄其詩為5卷。事蹟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劉長卿是由盛唐向中唐過渡時期的一位傑出詩人。關於劉長卿的生平一直沒有確考,《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沒有他的傳,聞一多先生認為其生年為公元709年,傅璇琮先生認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還有其它的說法。卒年一般認為是在789至791年之間;也就是說,劉長卿經歷了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劉長卿,字文房,因官至隨州刺史,也稱劉隨州。他出生在洛陽,年輕時在嵩山讀書,屢試不中。據說在開元十四載(755年)他可能登進士第,但是還沒有揭榜,安史之亂就爆發了。次年,肅宗即位,劉長卿被任命到蘇州下屬的長洲縣當縣尉。不久被誣入獄,遇大赦獲釋,至德三載(758年)正月攝(代理)海鹽令,上元元年(760年)春,被貶為潘州南巴(今廣東電白)尉,離開蘇州到洪州待命。在赴洪州途中,逗留餘幹,與大詩人李白相遇,“誰憐此別悲歡異,萬里青山送逐臣。”(《將赴南巴至餘幹別李十二》)李白當時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還,而自己將遠行嶺外。其實,劉長卿終於沒有到南巴任職。次年(761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蘇州接受“重推”。後來數年宦海浮沉,終不得志,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傳》卷二這樣說:“長卿清才冠世,頗凌浮俗,性剛多忤權門,故兩逢遷斥,人悉冤之。”  清編《全唐詩》收錄了劉長卿詩5卷,499題,509首,與其他作者重出互見的有40多首。劉長卿以寫作山水詩著名,其詠物詩、邊塞詩、詠史詩也有一些佳作,描寫安史之亂和亂後景象的詩頗有時代特色,寫懷才不遇之感以及送別之情的作品情景交融,有語淡情深之感。劉長卿尤擅五言,自詡“五言長城”,五言詩約佔全部詩作的70%。他的五絕,幾乎篇篇可誦,構思精緻,清幽淡遠,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的七律被稱為中唐之首,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卷14稱:“七律至隨州,工絕亦秀絕矣。”如這首《別嚴士元》。  “闔閭城”即蘇州,春秋末年吳王闔閭築城於此。嚴士元在天寶年間擢宏文生,曾官員外郎,作者與之往還,臨別以詩相贈,既寫別情,又感嘆身世。首聯寫贈別的時間地點以及天氣環境,第二聯寫景,濛濛細雨潤溼了衣服,自己卻沒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飄落到地上,聽不到聲響。薄暮夕陽下,江上孤帆遠去,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綿延萬里,“離恨恰如春草,漸行漸遠還生。”(李煜詞)或許有朋友們問到我的境遇,無限感慨溢於言表,一介書生,數年求仕,命途多舛。按唐朝的服飾制度,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緋,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青。每品又有正、從和上、中、下之別。詩人被貶南巴尉屬從九品下,正好服青。  唐人範攄的《云溪友議》有“四背篇”,大意說宋雍眼神不好(或盲),詩中景色如在目前(“黃鳥不堪愁裡聽,綠楊宜向雨中看。”);盧綸做官卻寫方外之意(“願得遠公知姓字,焚香洗缽過餘生。”);清江上人的詩寫男女相會(“唯愁更漏促,離別在明朝。”);而劉長卿的“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雨溼不見,花落聽聲。所謂“盧員外綸作擬僧之詩,僧清江作七夕之詠,劉隨州有眼作無眼之句,宋雍無眼作有眼之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迪二天沒有吃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