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幕容雨痕1

    佛家有句偈語:“吃茶去”。不僅如此,一些沉浸茶圈已久的茶人也往往將喝茶念做“吃茶”。

    這不免令人疑惑,以葉沖水再飲之,此分明為“喝”,怎會用“吃”來代替呢?若說吃喝二字通用,為何不見有人將吃飯叫做“喝飯”。

    何為吃茶?

    縱觀茶的歷史,從最初為藥用,到盛於唐而興於宋,在此期間,人們喜好以鹽姜等調料入味,《茶經》便記載了用鹽來調茶味之事。

    三國時期魏國張揖撰寫的《廣雅》裡也有記載:

    “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因多加配料一起食用,此時茶更像一道“菜”,故用“吃”字。

    直到明朝改變了茶葉的製作與品飲方式,“喝茶”才逐漸盛行取代古早之前的“吃茶”。

    即便如此,明朝記載的文獻或民俗小說也有詳細描述過“吃茶”,在“吃茶”時會在茶里加入茶果之類,甚至以“燉茶”稱之。

    比如《金瓶梅》裡寫到:

    西門慶喝了一口茶,滿是歡喜,此茶名為:“芝麻鹽筍慄絲瓜仁核桃仁夾春不老海青拿天鵝木樨玫瑰潑滷六安雀舌芽茶”。

    這一大長串的名字包含了甜的木樨玫瑰潑滷,鹹的鹽筍和酸的春不老(醃雪菜)。

    一番甜鹹結合又有酸的五味雜陳,實在不知西門大官人哪裡喝出來的歡喜。

    除了這道茶,明代小說裡出現的其他茶類,也多以大量花片、鮮果、堅果、蜜餞、筍、豆之類作為茶葉的配料,以滾水沏入,飲用時將這些配料一起吃掉。

    這些“五味雜陳”的飲茶方式,被稱為果品點茶,在當時的官場市井和商人中頗為流行。

    不過由於果品點茶與文士茶人提倡的清飲有很大區別,深諳茶味茶韻的文人雅士,多對此持否定態度。

    兩種截然不同的飲茶方式在明代能互存,正是因為明代正處於飲茶方式發生重大改革時代,從烹煮法向沖泡法的過度轉換期。

    比如那碗“芝麻鹽筍慄絲瓜仁核桃仁夾春不老海青拿天鵝木樨玫瑰潑滷六安雀舌芽茶”;

    若是放到《紅樓夢》裡,怕是要將喜好五年前蟠香寺梅花尖兒上雪水的妙玉活活氣成重傷。

    隨著飲茶方式的變化,古人的果品點茶,雖已被現在的“沖泡法”所取代,但各地的一些習俗還是能看到一點相似之處。

    打油茶

    打油茶亦稱"吃豆茶"。流行於湖南、貴州、廣西等地。用油炸糯、炒花生或浸泡的黃豆、玉米、炒米和新茶配製成。有的還加會蔥花。

    擂茶

    擂茶的時候,抓一把綠茶放入缽內,擂者握一根長擂棍,頻頻舂搗。

    再放入芝麻,花生仁、綠豆、食鹽不停研磨。然後用一把撈瓢篩出擂過的茶,投入銅壺,加水煮沸後其中味道濃郁綿長,滿堂飄香。

    八寶茶

    作為回族的傳統茶飲,八寶茶的配料一般有枸杞、桂圓、葡萄乾、紅棗、果乾、冰糖、芝麻、茶葉等。

    根據季節變化及不同人的喜好可加入玫瑰、或菊花、或核桃、或洋參、或決明子等,其醇香的口感被當地人美其名曰:“回味”。

    其實,茶不過是一方媒介,隨著時代變遷,歲月流逝,茶在人們面前的姿態亦會有所區別。

    人們的許多習俗或許被改變,或許還留有一抹身影,以供後人可從文字中一窺其人文習俗,或探究,或調侃。

    歸根到底,百年之後,誰還不是古人,飲茶的方式也可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大概在我們作古之後,後人也會對現在的飲茶方式嘖嘖稱奇。

  • 2 # 淡凡新中式生活

    吃茶更多的是生動的形容詞,用五官去品,換作現在話說,是功夫茶,他需要一些茶器,他必須動用唇齒,味觸覺等感官體驗,所以叫“吃”古代也確實是說“吃茶”,吃體現一個動作,也是功夫茶的來源說法,茶葉本身需要用心,用嘴,味覺,觸覺,去品,有些時候喝茶的時候,有攪動或者挪動唇齒的聲音,就是作用唇齒品茶的滋味,是一種享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線城市想做一個投資十萬左右的生意可以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