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油膩大叔8069

    AMD的CPU交臺積電生產,AMD的7奈米、10奈米CPU效能大增,由其AMD膠水工藝晶片成本直線下降,英特爾的CPU就沒有價效比,矽晶片的製程已經快到極限,很難玩出花樣。

    英特爾除非有新型CPU,要將原有技術處理,賺一波錢,又可能英特爾已經被華爾街拋棄。

  • 2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英特爾出售8500多專利,這並不是英特爾缺錢的表現,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英特爾第二次的熄滅了對於行動通訊領域的野心。

    英特爾這次出售的8500餘項專利,主要是蜂窩網路方面的專利。

    蜂窩網路可能大家比較陌生一些,這個其實是我們比較常見的行動通訊網路,再具體一點兒也就是一些3G、4G、5G的相關專利技術。

    英特爾對於行動通訊一直是比較有野心的,不過這次的拍賣也預示著英特爾衝擊行動通訊網路的第二次失敗,第一次的失敗是Wimax。

    英特爾的第一次失敗是在很早的3G時代。3G時代,最初的時候有三個國際標準,分別是中國的TD-SCDMA、歐洲的WCDMA、美國的CDMA2000,其中CDMA2000的主導者是美國的高通公司。

    3G的國際標準的確定是在1999年11月,提交3G標準的還是屬於傳統的電信業的一眾公司。

    不過,在過了幾年之後,代表著計算機業的IEEE推出了一個新的無線通訊技術--Wimax,其中的帶頭大哥就是英特爾,英特爾拉攏了一批盟友,包括三星、思科、阿爾卡特朗訊、Clearwire、Sprint(後邊這兩個是美國的兩個比較大的運營商)成立了Wimax聯盟,開始打算推廣它的移動通訊技術。

    為了獲得國際頻譜,還在2007年隔了8年之後,強行的將Wimax通過了ITU的3G國際標準認定。

    不過這個技術受到了傳統的通訊業的強烈的抵制,當時3GPP裡邊已經成立了LTE聯盟,而這個時候高通再搞它的CDMA後續的UMB。

    歐洲不支援Wimax,沒有打算給它生產裝置。中國也沒有支援Wimax,沒有對它開放市場。高通也堅持的不支援,不生產晶片。

    Wimax的本質上來看,就是個大號的WIFI。在傳統通訊業的強烈抵抗之下,外加上它本身也的確有很多問題,最終英特爾帶頭逃跑,Wimax也就夭折了。

    這是英特爾第一次衝擊通訊業的行動通訊領域失敗。

    英特爾並沒有放棄行動通訊的野心,興致勃勃的準備自己研發,在2010年收購了德國的英飛凌公司的無線業務,正式的進軍基帶生產。

    英飛凌其實也很有名氣,它原本是西門子的積體電路部門,相當於是華為的海思。

    英特爾收購了英飛凌的無線部分後,也算是又進入了通訊業,開始在英飛凌的專利基礎上繼續研發,也掌握了一些3G和4G的專利,並且在蘋果和高通鬧翻的時候,撬了高通的牆角,大量的向蘋果提供4G基帶,也算報了當年Wimax的一件之仇。

    然而,英特爾的專利遠不如一直深耕通訊業的高通,也讓蘋果在和高通之戰之中,一直處於下風,不能給予蘋果有效的支援。

    就5G基帶而言,英特爾的研發也並不是很順利,沒有能拿出蘋果需要的晶片,這也讓蘋果對高通少了很多底氣。

    最終的結果就是,蘋果投降了。蘋果不再計劃採購英特爾的5G基帶,這下子英特爾也沒有客戶了,無線通訊部門直接涼涼。

    通訊部門本來就研發巨大,虧損嚴重,再加上失去了唯一的大客戶蘋果,英特爾的行動通訊領域遭受了第二次嚴重的失敗,也就有了這次的拍賣。

    英特爾從3G時代開始行動通訊領域的研發,也有一部分3G、4G、5G專利,這次英特爾拍賣這些專利,就等於是徹底的退出了行動通訊領域的競爭,或者說是退出了3GPP勢力範圍之內的行動通訊領域之爭。

    這次拍賣,潛在買家不知道會是誰,是蘋果還是高通?或者是諾基亞還是愛立信?反而華為很難買到了。

    不過,對於傳統的通訊業買到這些專利,也無非是錦上添花。而如果是蘋果買到這些專利,也很難獨立的繼續研發出來可以在5G時代使用的基帶。這些專利還是不夠厚,就是蘋果買到了,要支出大量的研發成本繼續研發,但是也無法避免向高通、華為、諾基亞、愛立信這些巨頭繳納專利費。行動通訊領域的話語權,可不僅僅是一代就可以搶到的,就是中國的華為,也是2G時代入場,經過了3G、4G時代,才在5G時代站起來的。

    總而言之,這次英特爾拍賣8500多項專利,不是由於它缺錢了,而是在經歷了兩次失敗之後,英特爾不再打算在行動通訊領域發展了,換句話說,英特爾不玩了。也就基本是這個事兒,現在的看點是誰能買到這些專利了,專利的歸屬還是有一些看點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課前的幾分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