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汽車觀察家

    現在正值一年中最熱的酷暑時節,作為有車一族,在用車時使用空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有些朋友會感覺開了空調依然不夠涼爽,又或者感到車輛油耗激增,這是他們的空調系統出了什麼問題麼?當然不是,以上情況通常是由於他們沒有正確地使用車載空調所致。

    答應我,先洗白白

    在說正確的操作方式前,有必要提醒大家做好第一步,這個第一步便是空調的清潔。別小看這一步,很多新手就是忽略了最基本的清潔,導致了空調體驗不佳。空調濾清器是空調系統中的重要消耗件,因為現在空氣質量一般,粉塵較多,再經歷春天種子柳絮橫飛,進入夏天前,空調濾清器上怕是已經粘上了不少雜質,不僅容易滋生細菌,碰到下雨,黴變後會使空調產生黴味,因此推薦在每年的春季過後更換一次空調濾清器,以保障呼吸系統的健康。

    第二步便是風道的清潔。其實空調在使用中會吸入很多空氣中的粉塵,它們中絕大部分較大顆粒會被空氣濾清器直接過濾,而那些較小的粉塵就被吸入了風道中,按理來說正常的空氣流動會帶走大部分的殘留,但有的車主覺得空調的風扇開到高檔位很吵,因此很少甚至從未開過大風量,導致浮塵一直沒有被吹出來,時間一久一樣會滋生細菌和異味,所以偶爾開啟大風量吹一吹,或者直接運用專業的清洗劑來徹底清洗是很有必要的。

    通個風事半功倍

    夏天由於車廂內是封閉的環境,當經過長時間的Sunny暴曬後,車廂內溫度甚至可以達到60度以上,所以很多朋友上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急著開啟空調,用最高擋位猛吹一番,但往往發現降溫效果緩慢。實際上,當車子剛發動時,如果只是開啟空調,由於車內的熱空氣並沒有得到有效釋放,這時候製造出來的冷氣會與火熱的空氣融合在一起,要很久才能慢慢循壞至變涼,這時候不僅體感並不舒適,而且還因為一直保持極高的製冷檔位而導致油耗激增。正確的方法是,在上車前開啟車門,反覆開關幾次,用活塞原理儘量引出車廂內的熱氣,再坐上車開啟空調,同時將車窗開啟至一半,先不用急著開AC製冷,畢竟冷氣在著車初期都會被熱氣中和掉,只需要開啟風扇即可,透過流動的空氣將車內原有熱氣往外排放,當車內溫度明顯趨於穩定後,關閉車窗的同時再開啟A/C製冷,這時候溫度就會得以迅速地降低。

    你真的會用自動空調?

    現在大多數汽車都配備了自動空調,有些還是雙區甚至三區自動空調,自動空調的好處就是可以根據設定的氣溫,自動來決定風扇的轉數和執行時間,但恰恰就是因為“自動”這點,導致了很多人不會合理地使用它。部分朋友在上車後習慣設定一個溫度,讓自動空調自行調節風扇出風,比如設定22度,這時候風扇會用極高的轉數來驅動,但實際上在35度以上的戶外天氣,車內溫度永遠無法降低至22度,可能最終車內溫度也就在26-28度之間遊走,但由於設定溫度過低,風扇和壓縮機一直會高負荷執行,油耗倒是大幅度地上升了。正確的使用方法是,設定比較合理的空調目標溫度,或者在空調製冷趨於穩定後,手動降低風扇的轉數,這樣無論是傳入耳朵的噪音還是實際油耗都會大有改善。

    內外迴圈切換是王道

    當夏天在戶外長時間行駛時,有些朋友會覺得製冷效果一般,感覺不到應有的涼爽,這種情況通常是沒有開啟內迴圈所致。內迴圈就是空調過濾車內原有的空氣再製冷,而外迴圈自然就是車內和車外空氣一起進行迴圈,很多朋友啟用自動空調後,自動空調預設都是執行在外迴圈模式,長時間行駛時,空調一直重複吸入熱氣再製冷,最後和車內空氣進行迴圈的過程,製冷效率低且費油,所以在出發一段時間後,建議開啟內迴圈,這樣有助於節約燃油而且製冷效果更好。當然,也不能長時間維持內迴圈,這樣空氣會比較渾濁且容易缺氧導致危險的後果,所以夏天行駛過程中需要內外迴圈時不時切換。

    細節決定成效

    最後兩點小貼士。第一點就是空調風向,因為冷空氣比熱空氣重,所以開啟空調時,要儘量保持向上出風,就可以和上升的熱氣中和,降溫效果就會更好,但要注意儘量不要將風向指向玻璃窗,因為內外溫差的關係,在窗上會起霧影響安全。第二點就是要經常檢查空調出風口,避免有些朋友因為直吹太涼關閉了出風口但下車忘記恢復,所以開啟空調時要確認出風口為開啟狀態,且儘量不要在出風口上裝配什麼手機支架,會明顯阻擋出風,更大的製冷風量等於更大的油耗。

    寫在最後

    以上幾點可以看出,錯誤的使用方法不但會增加車輛空調的負擔,在體感舒適度上和油耗上也會帶來令人失望的結果。而一旦我們掌握了夏天正確的空調的使用方法,就能夠享受空調為我們帶來的涼爽,而並不用付出過高的油耗作為代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不喜歡叫的狗狗有哪幾個品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