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康養生週刊

    小寒節氣,它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它的到來標誌著冬季時節的正式開始,也就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來臨了。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中醫科王學良博士提醒,小寒到來時會引發環境的各種改變,人也需要因時而變,做好防護。他準備了小寒“三防”小知識,讓廣大市民及早準備,提前預防。

      俗話說“冷在三九”,要如何順利度過小寒?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中醫科王學良博士教你“三防”小知識。

      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王學良介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提到,“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是指天氣漸寒,尚未“大寒”。從字義上講,“大寒”應比“小寒”冷,但在氣象記錄中,中國很多地區“小寒”都比“大寒”要冷,可以說“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這是因為一年中最冷的隆冬“三九天”就處在“小寒”內,因此才有“小寒勝大寒”之說。

      王學良稱,對於廣州來說,“寒冷”並不會持續很久。許多段子會 “取笑”廣州頻頻入冬“失敗”。但相對溫度的逐漸降低正無言地告訴人們冬天已然到來。最近頻發的“流感”也顯現著它的威力。比如廣州天氣公佈了未來七天的天氣情況,最低溫度急速下降,天氣也由晴轉雨。

      小寒有三侯,“三防”可益壽

      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個物候現象相應,稱候應。比如小寒三候分別是雁北鄉:北飛雁感知到陽氣;鵲始巢:喜鵲開始築巢,準備繁殖後代;雉雊:早醒的雉鳩開始求偶了,早春已經臨近(雊gu,求偶鳴聲)。究其原因,由於動植物能提早感知到氣候的變化,人類則透過動植物發現了季節的變遷。王學良提醒,小寒到來時會引發環境的各種改變,人也需要因時而變,做好防護。

      防寒須周身保暖

      王學良提醒,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更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注意頭部防護。如果戶外突然降溫,早晨外出記得帶帽。頭部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並且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上達於頭部。

      “寒性凝滯,寒性收引”。中醫認為,天氣寒冷,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小寒時節,保暖是第一要務。

      防燥要內服外用

      王學良建議,內服,除了多飲溫水之外,還應適量補充蛋白質及脂肪,如滋補湯品、牛奶、酸奶、各類粥品,將水分“鎖住”。外部保溼,可以使用加溼器。此外,還可以在暖氣片旁邊放置清水,或將乾淨的溼布放在暖氣片上。也可以使用噴壺在你覺得乾燥時或每隔2小時左右在屋內噴灑乾淨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新增不同功效的精油,還能除菌、添香。

      防病可多做運動

      小寒是風寒感冒多發的時節,除了注意保暖,工作之餘可以多做肢體伸展運動,振奮陽氣,固表防感。此外,還可在每日洗臉後用雙手摩擦面部致生熱,增強禦寒能力。王學良舉例說,比如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能夠增強身體禦寒能力,但運動要注意適度,最好在日出後才開始鍛鍊,準備活動必須要做。又如,運動不要練到大汗淋漓,鍛鍊後要及時穿衣,避免寒邪趁機侵襲。再如,在此節氣裡,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導致“中風”患者增多,尤其是老年人。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由於氣候寒冷,脾胃功能減弱,小寒進補宜溫補,王學良博士建議,可適當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葡萄乾等。儘量選擇蒸、煮、燴、燉等烹飪方法,以減輕胃腸負擔,但切不可大魚大肉,生冷無忌。

      相關連結:

      專家推薦三款食療驗方

      ●當歸生薑羊肉湯

      食材: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

      做法:1.當歸、生薑、羊肉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黃酒,旺火燒沸後撇去浮沫。

      2.改用小火燉至羊肉熟爛,即可加入食鹽等調味品食用。

      功效:益氣補血、溫中祛寒。

      ●素炒三絲

      食材:幹冬菇、青椒、胡蘿蔔、白糖、黃酒、味精、鹽、水澱粉、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1.鍋內放油燒熱,將三絲入鍋煸炒後,放黃酒、糖、再煸炒。

      2.加鮮湯、鹽,待湯燒開後加味精,用澱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健脾化滯,潤燥。

      ●山藥炒魚片

      食材:草魚250克、鮮山藥150克、料酒、蔥、姜、鹽。

      做法:1.魚肉切片,用生粉拌勻。

      2.油鍋,入蔥、薑末煸香,倒入魚片、山藥片翻炒。

      3.加料酒、蔥、姜、鹽,再炒熟。

      功效:健脾益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畫油畫要用什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