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8
回覆列表
  • 1 # 愛聽戲的魯小淘

    挺喜歡的,京劇是本人的愛好之一。本人既不是票友家裡也沒有在京劇圈或者是票友的的長輩,但就是喜歡聽京劇,尤其喜歡聽程派的青衣、裘派的花臉和李派的老旦。

    我覺得其實每個人骨子裡都有著傳統文化的基因,只不過有些人是隱性的有些人是顯性的,隱性的這些人需要一個很好的契機去啟用這些基因。

    其實,京劇裡邊除了唱腔很美外,其每齣戲的故事也都值得仔細玩味,我最喜歡的一出老生戲就是《烏盆記》,幾乎每次聽到劉世昌做鬼哭訴身世都感動的不行,世事無常,戲也如人生,但人生的很對夢需要在戲裡圓!

  • 2 # yuanfang95

    一個有文化的華人應該懂得京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或者說京劇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的結晶之一,由此說來中國文化人的文化素養和一生的思想文化實踐活動應該不能缺少京劇,當然了每個人的思想感情實踐的側重點或許有很大差別,但在中國背誦古詩肯定是每個華人必須的生命經歷,就每個人而言,如果能夠喜歡京劇或有所造詣那麼無疑要比體驗古詩的快樂多了許多倍。因此可以說一個思想文化情感哲學思維文藝思維正常的華人沒有理由不喜歡京劇。反過來說對京劇有濃厚興趣的人比一般人文化或文藝的素養或實踐能力要高得多。從歷史上看特別成功且被人公認的皇家成員或貴族名人鮮有不喜歡京劇的。

  • 3 # 崔智信

    是的,我特愛聽京劇。尤其是老生。不僅愛聽,還愛看。總會被那唱唸做打所吸引。

    我喜歡京劇是從十八歲開始的。記得那個時候中央11天天下午放音配像,都是那些老藝術家們的經典劇目。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買錄音機買磁帶天天隨身聽。也是從那時候才開始瞭解到京劇的博大精深和很多梨園軼事。各個老生流派的經典劇目我都喜歡,但是尤其馬派。曾經苦練過馬派唱腔,限於能力,也只能停留在愛好者的層面了。

    聽京劇,品香茗,悠然自得。這份愜意就是我向往的生活!

  • 4 # 157506775

    非常喜歡,年齡越大越有體會,越來越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戲曲和民族樂器。戲曲裡不光喜歡京劇,還有越劇,黃梅戲等,特別是經典的曲目,京劇如四郎探母的坐宮,梅葆玖先生的梨花頌,智鬥等等,簡單的可以跟的唱,坐宮怎麼也學不來,也不知道去什麼地方可以提升提升,看機緣吧,。

  • 5 # 乾杯安德烈

    我是從小看京劇長大的!在雲南省京劇院建院前年紀小,老藝術家的戲看的不太多。看過的有歷慧蘭,裘世戎的戲。最多的是關肅霜先生和她的搭當高一凡,賈連成,梁次珊,周福珊,韓復香,,,,等的戲了。至於關先生的學生邢美珠,李佩紅,候丹梅,李靜文,的戲都看過(她的學生不只是京劇演員)。關先生二十多年前與孟廣祿也同臺演過戲。在電視上看的就太多了,不是在雲南舞臺演出的也就不說了。其他省市的現場演出的有寧夏,西安,福建,重慶,的都看了一些。過幾天(四月十四十五)是甘肅京劇院的演出。其次是天津京劇院看的也不少,因為他們與雲南省京劇院有交流演出!我還是愛看傳統戲,新編歷史戲。現代劇和大家一樣看了十年。由於不下功夫學習,不會拉,不會唱(沒有才能),所以基本上不去票房玩,但凡是京劇演出都是要看的,那怕散場做不了公交都要看!我也看交響音樂,舞劇,歌劇,但最為過癮的還是京劇。近些年受網際網路,電視等智慧終端的衝擊,看京劇現場演出的機會大減,每年很難上兩位數。不能不說令人非常遺憾!特別是逄年過節,沒京劇看,總覺得沒有節日氣氛!京劇要傳承下去,走不了商演這條路。可能要依靠國家扶持,走公益演出才行了。否則過不了多少年,就真的消亡了!

  • 6 # 曲藝聊齋

    我是專業曲藝研究者,但,我也愛京劇。記得看的第一齣戲是《三岔口》,張春華,張云溪的。那年5歲。稍大,看《群英會》,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戍,袁世海,肖長華,葉盛蘭等人的。再看馬連良,張君秋,譚富英,裘盛戌,李多奎,馬富祿,馬長禮等人的《秦香蓮》,記了一輩子。愛看小盛春的猴戲,李瑞亭,董文華的武生戲。愛看的有趙松樵,劉漢臣,歷慧良,張世麟,丁至雲……太多了!京劇是國粹藝術。因為太喜歡了,我創作了京劇小品《新女起解》,由魏文亮,劉掛娟首演,後改姜亦珊。非常火暴。

    今天,很多人討論文藝界的問題,還用一個詞:戲子。太不應該了!演員是一種職業,無論哪種藝術形式的演員,都是付出了許多許多。應該尊重他們。但是,他們的回報太高了,這不應該,是社會問題。如關曉彤,她一部戲的收入超過她爺爺一輩子的收入,合理嗎?她爺爺創造了北京琴書,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怎麼比呀?我只能:哎!

  • 7 # 戲緣

    有大戲,是完整的時長1-2小時的完整版戲曲,很多還是高畫質版本

    這是戲迷朋友們手機必備的軟體了。

    現在給年輕人用的軟體已經太多了,但是給戲迷朋友們用的,專業的戲曲軟體卻不多。

  • 8 # 沽上棋叟

    看了六十餘年戲了,很小的時侯為了看戲,專門找來一個小竹椅,不到七寸髙,六寸寬,放在劇場椅子上,我坐上座,有時名角來津不讓小孩進,(有身高要求),冬天穿個棉猴,用圍巾頂在頭上再戴上帽子,總之為了看戲,想辦法,因為總去檢票的先生也認識了。看的多了也想學戲,可惜,家父說這行太苦,不允許,聽戲看電影等都支援,入行不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日本工作需要什麼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