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中有毒
-
2 # 李建秋的世界
議會只要對首相提出不信任案,首相就必須下臺。
英國的體制和美國不一樣,美國的總統是民選的,而英國的首相是議會任命的,因此首相必須要為議會負責。
女王其實挺冤枉的按照英國慣例,不管首相提什麼提案,女王都必須批准。
女王自己也有自己的諮詢機構,稱之為“樞密院”,早在鮑里斯提交議案之前,樞密院就已經放出口風,警告鮑里斯不要輕舉妄動,不要向女王提交議案,實際上樞密院的口風基本上就相當於女王的意志,看起來鮑里斯沒怎麼聽,依然提交了議案,結果女王又不得不批准。
女王本來是置身事外的,誰曾想鮑里斯膽大包天。
女王身份非常尷尬,按照慣例是不能否決首相提案的,否則會導致憲法危機,但是如果女王批准了,看起來好像女王贊成脫歐似的。
鮑里斯這次搞突襲本身就不符合英國政治慣例的。按照慣例,首相的提案應該是反應議會的意志的,因為首相是議會任命的,首相必須為議會負責,只不過這次情況比較特殊,議會自己非常分裂,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按照投票結果是不允許硬脫歐的,首相強行提案實際上已經違反了議會的意志,但是現有的英國法律,又沒有一條可以約束首相的辦法。
鮑里斯約翰遜是打算搞個突襲,打個時間差來逃避議會審查,只不過失敗了而已。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不是共和制,理論上女王擁有一切權力,只是女王不行使。英國最高法院也很尷尬,因為英國最高法院實際上也是女王領導下的最高法院,法官是首相提名,女王任命,不管判決如何,王室都很尷尬。
另外,這次判決實際上有司法干涉立法的嫌疑,議會休會問題本來是議會內部事務,按道理法院是不能干涉的,其實我比較贊同一審判決,只不過“涉嫌誤導女王”這罪名本來就很搞笑,樞密院其實對於鮑里斯約翰遜想幹什麼心知肚明,女王也心知肚明,只不過大家都拿著這個旗號用來阻止鮑里斯約翰遜無協議脫歐。
這都是脫歐惹的禍,這都是脫歐造的孽!連女王陛下都驚擾地不得安寧。
英國首相約翰遜上臺後,原本是為了吸取前首相特雷沙·梅的血的教訓——議會三次否決軟脫歐方案,而擺脫議會對脫歐的羈拌與控制權,於是投機取巧式鑽了個英國憲政的空子,很好的利用了女王一把——提請女王批准讓議會非正常休假35天。英國女王對首相報請的檔案,必須無條件的批准,否則就會導致憲政危機。
可是令約翰遜沒想到是,英國議會的這些鴕鳥式議員們反制和報復如此快速和凌厲。才9天時間,首相約翰遜就遭遇了九重連敗。議會里70多名議員向蘇格蘭最高民事法院起訴約翰遜。9月4日,蘇格蘭最高院判決約翰遜不違法,才過了6天時間,蘇格蘭最高院見勢不妙又重新裁定:約翰遜讓議會關閉35天的行為違法。雖然約翰遜還有上訴權,雖然英國最高法院最終如何判決不得而知。但是蘇格蘭最高民事法院的判決已經讓女王陛下形象受損。
道理很簡單:讓議會非正常休假35天的檔案是約翰遜代表內閣提出來的,但最終還是由女王陛下批准的。雖然女王在英國是一個象徵性的存在,但她畢竟還是英國的元首。但凡是英國的法律議案,沒有女王陛下的簽字就是廢紙一張。只要她白紙黑字地簽了字的,那是要負責任的。如果英國最高法院維持了蘇格蘭最高民事院的判決,那就意味著英國首相約翰遜的違法行為是坐實了,也意味著女王陛下也連帶著違法了。這在伊麗莎白二世執掌英國70年的歷史上,可能還是頭一遭。
誤導女王陛下,讓女王形象蒙塵,首相約翰遜罪莫大焉!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都是約翰遜急功近利的結果,他本想好好利用女王一把,借“勢”為己所用,在府院之鬥爭中戰勝議會,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這9天來,府院鬥爭中,首相約翰遜遭遇了滑鐵盧般的慘敗。現在又牽扯上了女王陛下——是約翰遜把女王陛下裝進了黑鍋,有意還是無意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女王受到了牽連!如果約翰遜不主動辭職以謝天下的話,議會能否彈劾首相呢?
事實上,約翰遜首相已經成了一個跛腳鴨——已失去了對下議院的控制,成了下議院中的少數派。再不辭職的話也毫無意義。根據英國的憲法和政治傳統,如果首相賴著不走,要把首相趕下臺,只有採取兩種手段:
一是女王陛下發聖旨直接免去首相之職。但在伊麗莎白二世執政的70年裡,從未使用過這項權利。如今耄耋之年的她,肯定也不會再動用這項權利;二是下議院發起對首相的不信任投票案,如果達到2/3法定票數,首相算是作廢了。即使約翰遜有美國和總統特朗普做後臺也沒有鳥用。
就眼下的英國下議院650名議員,如果發起對約翰遜的不信任投票的活,要達到2/3還是可能的。所以雙方最理想的不撕破臉皮的結果是:約翰遜知趣的主動辭職,這樣他下臺後還享有“封爵”的最後權利——比如給他的胞弟喬·約翰遜封個爵位,讓其進入貴族階層,然後推薦其進入上議院,這也不失為光宗耀祖的大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