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詳細解釋  1.   指半夜十一時至翌晨一時。《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子夜變歌一》:“三更開門去,始知子夜變。” 唐 崔顥 《七夕詞》詩:“ 班姬 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2.   指三更更鼓。 郭沫若 《高漸離》第四幕:“ 懷貞夫人 倚門而立者有間,室外有打三更之聲。”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   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後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3時至5時為“申時”,下午5時至7時為“酉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   古代人用的時辰   時辰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十二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在酒店房間裡面,最沒用的物品/設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