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起點農業
-
2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在寒潮來襲時,如何進行大棚保溫防風,預防寒害?
首先,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建造適宜的溫室大棚,而不是盲目引進保溫性差、不適宜當地建構的溫室大棚。這才是預防大棚蔬菜產生寒害的基礎性措施!
其次,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等選種抗寒性較強的蔬菜品種,不能忽視蔬菜對溫度丶光照等環境條件的需求,而造成種植失敗。
其三,選用保溫效能好的棚膜、保溫被等覆蓋物,如遇雨雪天氣,最好加蓋一層舊棚膜並壓實,防止雨雪潮溼保溫被等覆蓋物,這樣可提高夜溫2度左右。
其四,適當晚揭早蓋。一般揭起保溫覆蓋物的時間應在當地日出一個小時之後。上午氣溫達到30攝氏度時拉開頂部放風口,不放底風。下午當棚內氣溫20攝氏度時封閉放風口。
在遭遇連陰雨雪天氣時,也應揭蓋覆蓋物,以增加散射光。並應注意人工補光。但是應停止補充二氧化碳。
其五,清掃棚膜灰塵,及時修補漏洞。在寒潮來襲前,應徹底將漏風跑溫的地方修補好,並做好支撐,以免在發生降雪等情況下,棚體支撐力不足而發生棚體塌陷。
其六,在寒潮來臨前,不宜澆水。一般棚內澆水應安排在“寒尾暖頭”時進行,也就是澆水後應至少3~7天連續晴朗。否則,極易因低溫高溼發生病害。
其七,棚內在連陰天時不能盲目升溫。因為低光照會影響作物光合作用,作物光合產物不足,而蒸騰、呼吸作用加大,造成植株營養消耗大於生成,降低植株抗逆能力。一般情況下,只要沒有發生寒害的可能,不採取加溫措施度過寒潮。
其八,在大風情況下,要利用石塊丶地錨、鐵絲和繩索等充分壓住保溫被等覆蓋物,以免被風吹得亂七八糟。
其九,在棚內,還可以透過覆蓋小拱棚、無紡布,前臉懸掛一層聚氯乙烯膜做幕增加棚內保暖性等措施。
其十,在晴朗天氣下,可噴施新高脂膜、復硝酚鈉、磷酸二氫鉀加紅糖、腐植酸等增強作物抗寒性。
在發生輕微凍害時,不能盲目過快地提高棚溫、增加見光,而應緩慢升溫見光,噴施米醋等緩解凍害,以免升溫見光過快導致植物萎蔫失水。
以上僅供參考。
回覆列表
最近也確實出現大風降溫的天氣,影響最大的就是蔬菜大棚種植的情況。但是又該如何解決蔬菜大棚的保溫和防風的問題,這個確實比較難的。這個主要是因為大棚的前期設計和建設來講,還是配置比較低,在遇到大風降溫的時候,才想來保溫如何做,確實有點遲了。
▲寒潮降溫
對於大風降溫來講,溫室內的蔬菜確實收到很大的影響。為了降低損失,還是要盡力做到大棚的保溫能力的。雖然不能保證徹底的解決這個保溫能力,也要把損失降到最低。咋們以冬季常用的日光溫室蔬菜大棚為例,它的如何進行保溫和防風問題改造。
寒潮下,蔬菜大棚如何保溫?在這個日光溫室作物蔬菜大棚,它的保溫有該如何增加呢?一般來講使用這樣的大棚,在沒有采暖的設施的情況下,也是可以種植一些蔬菜的。比如常規的綠葉蔬菜種植,完全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遇到極寒的天氣,就會導致溫室內的溫度夏季,有可能會出現凍害。它最基礎的保溫設施就是牆體和保溫被,在這些設施都正常的情況下,只能是增加採暖裝置。而寒潮來的就比較突然,安裝傳統的暖氣採暖方式,肯定是來不及的。
▲大棚增溫塊增溫
如今解決大棚臨時採暖來講,對於成本的要求比較低的。大概就是兩種設施,是菜農最常用的。其一,就是大棚的增溫塊。它是明火採暖,點著火後,放在大棚內即可。一般一個大棚需要10來塊就夠了,可以提高4-5度的左右。缺點就是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煙霧,另外就是主要防火的問題。其二,熱風爐,這個有燒油和用電的。這個相對與增溫塊來講價格貴一些的。但是這兩種臨時增溫的裝置,基本在很大的農資店都可以購買到的。如果沒有提前預備的情況下,這兩種應該是最好的臨時供暖設施了。
▲壓膜帶固定保溫被
寒潮下,大風的防風問題如何做?咱們還是以日光溫室為例,它的防風降溫來講也比較簡單。因為從的結構來講,這個牆體的保溫來講,並沒有什麼好做的。牆體本身就是保溫性的,需要達到牆體的最佳保溫效果,因為這個寒潮也是臨時出現的。需要解決的的情況,也只能在牆體外側增加保溫被或塑膠薄膜之類,降低風的穿透性。而另一點就是大棚保溫被的保溫問題,在大風的情況下,保溫被很容易被吹起來,也就是保溫被與塑膠薄膜之間會有縫隙,這就形成了降溫。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採用壓膜帶把保溫壓的更緊一些,這樣大風就無法把保溫被給吹起來的。也就是起到了更好的保溫效果。
總結:在寒潮來臨的情況下,解決大棚防風保溫的措施來講。首先就是解決大棚保溫被的固定,降低大棚的本身對外散熱的。其次就是給大棚內部增加臨時性的供暖設施,以保證大棚內有適合生長需要的溫度。這兩種模式也就是在寒潮突然出現的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