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之初寶寶育兒

    朝花夕拾中魯迅的童年趣事。童年時代,魯迅常跟母親住到紹興鄉下安橋頭外婆家裡,後來又到皇甫莊大舅父家裡寄居。安橋頭、黃甫莊都在紹興昌安門外水鄉,寬狹縱橫的河流靜靜地流過村邊。魯迅喜歡到鄉下去,他把那裡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嶄新的世界。因為在這裡不僅可以免讀深奧難懂的《四書》、《五經》,還可以同農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到密如蛛網的河上去划船、捉魚、釣蝦,去欣賞帶著點點漁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鵝、牧牛、摘羅漢豆,呼吸清新的空氣……。

  • 2 # 米果520

    小時候的魯迅相當調皮活潑,他的曾祖母不苟言笑,小孩子都很怕,他卻故意從曾祖母面前走過,假裝跌跟頭倒在地上,引得老太太驚叫:“哎呀,阿寶,衣裳弄髒了!”這時他才滿意,不鬧了。

    12歲時被母親牽著去三味書屋,他卻扭扭捏捏,一百個不情願的小模樣,和現在的小伢子軟磨硬蹭不願上學沒個兩樣。在三味書屋也不好好讀書,只留戀紫紅的桑葚,牆邊的小蟲子和赤練蛇的故事。但他終究是聰明的,儘管貪玩,後來卻頗有建樹。倘在今天,小魯迅定會被奉為素質教育的典範加以膜拜。

    魯迅是一個不太講究穿著的人。他愛穿長袍,相對他瘦弱的身材來說,似乎袍子比西裝合適。但他確實是太不修邊幅了一點,經常穿著長衫在灰塵中行走,感覺竟有點像他筆下的落魄人物孔乙己,於是便鬧出了笑話:在電梯裡經常被認為是可疑人物;許多人見到他以為是有幸發現了鴉片鬼;有時去買藥,竟然連藥房裡小夥計都鄙視他;走在大街上的時候甚至常被警察搜身……

    魯迅是義無返顧把辮子剪了的人。這在當時就像男人穿裙子一樣不可思議。但他面對嘲笑、譏諷、辱罵,依然我行我素。後來他基本上留平頭(相當於現在的板寸),他的髮質堅硬,根根迎風翹立,鐵刷一般,簡直酷斃帥呆了。現在的俊男靚女們熱衷的染髮、燙髮等等,和魯迅比可就小巫見大巫啦。

    他懶得理髮,而且往往一忙起來數月不理。朋友們開他玩笑:“豫才,你的‘地球’怎麼還不削一削?多難看!”魯迅一本正經地說:“噢!我掏腰包,你們好看!”後來實在看不過去了,才勉強去理一回。有一次走進一家理髮店,理髮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樸,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髮時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還在理髮結束後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他。理髮師一數給了三倍的錢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來理髮,理髮師見狀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精雕細刻”地做,滿臉寫著謙恭。不料理畢,魯迅並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給理髮師,一個子兒也沒多給。理髮師大惑“先生,今天咋給這點? 您上回……”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處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點,這回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點。”理髮師聽了如墜雲霧。

    他的鬍子也很有個性,從日本留學回來那幾年,他的鬍子是日本式的——兩頭往上翹,看起來很滑稽,被周圍的人嘲弄,說他是崇洋媚外。魯迅煩擾得不行,乾脆把鬍子修剪成隸書的“一”字,竟然從此平安無事。

    看過魯迅年輕時的照片,覺得並不是很帥,起碼和現在南韓、日本的所謂“第一美男”有段距離。但魯迅對自己卻信心有加,一次英國作家蕭伯納見到他說:都說你是中國的高爾基,但我覺得你比高爾基漂亮。聽了這樣的溢美之言,魯迅不但沒有謙卑之詞,還竟然說:“我老了會更漂亮!”這個老頭真是有意思極了。

    魯迅有很多嗜好。比如愛給人起綽號這個從小養成的習性,至老都未能改。早在三味書屋讀書時,有一項功課叫“對課”,他的成績不錯,屢受塾師壽鏡吾先生的稱讚。有一回,一個同學偷看了先生的對課題目是“獨角獸”,就悄悄問他對什麼好,魯迅說:“對‘四眼狗’好了。”孰料那人竟真以此回答壽先生,先生是近視眼,正戴著眼鏡,聽了自然大怒,而他則在一旁以書遮眼,憋不住笑出聲來。魯迅的觀察力可謂尖銳,他把女生的哭狀起了個惟妙惟肖的稱呼——“四條”,因為女生一哭,眼淚、鼻涕齊下也!不是四條嗎?他在北大講課,當時北大有位青年教授叫川島,留了個學生頭,他便給人家起了個綽號“一撮毛”,見面時還親切地叫他“一撮毛哥哥”,真是搞笑的能手!而且他竟把愛人許廣平叫做“害馬”,甚至在給母親寫信時也派上用場,說:母親放心,害馬現在很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名理財規劃師,應具備些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