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土狹長,縱貫熱帶、溫帶和寒帶3個氣候帶,加之受大陸和海洋氣候的雙重影響,氣候變化較大,四季分明。夏季全國氣溫普遍較高,降水充沛。冬季日本海一側多雪,陰天多,太平洋一側氣候乾燥,多麗日。冬季南北溫差較大,1月份北部的扎幌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而南部的那霸平均氣溫則在15度以上。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每年3月最早在南九州開始盛開,自南向北逐一開放,稱為“櫻花前線”,北海道櫻花開放時間一般為每年的5月中旬左右。
日本的氣候區可分為北海道氣候區(夏涼冬寒,降水少,受梅雨、颱風影響小)、日本海沿岸氣候區(冬雪夏晴)、內陸氣候區(受季風影響,降水少,夏冬及晝夜溫差大)、太平洋沿岸氣候區(受海洋影響,夏多雨、酷熱、多霧,冬暖,多受颱風影響)、瀨戶內海氣候區(四周多山,麗日少雨)、西南群島氣候區(高溫無霜雪)。
日本列島的大部分位於溫帶,氣候屬於溫帶海洋性季風型,主要特徵是終年溫和溼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與歐亞大陸東岸同緯度各國相比,日本的氣候有較強的海洋性,而與大陸西岸的英國和西歐各國相比,又富有大陸性。有關指標詳見表1。
從不同季節和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來看,日本氣候的主要特點有三個。
一 四季分明且季節差異大
日本春季一般從2月10日前後開始至5月中旬止,春季天氣多變,雨水較少。夏季為6、7、8三個月。由於受太平洋亞熱帶高壓控制,高溫、多溼的東南季風影響日本,本州以南地區有較長的悶熱天氣,太平洋一側即“表日本”的降水量較大。日本夏季重要的特點是:入夏不久就出現梅雨期,而且持續時間較長。9、10、11月為日本的秋季。秋季天氣晴朗,有“秋高馬肥”之說。9月初至10月上旬,日本還有秋霜季節,此期間颱風較頻繁,並常常伴隨有暴雨,造成危害。日本的冬季大體從11月20日至翌年的2月20日,受來自亞洲大陸的寒冷的西北季風和日本海沿岸對馬暖流的影響,日本海一側即“裡日本”的降雪多、陰天多、日照短、空氣溼潤,而“表日本”則少雨雪、天氣晴朗、乾燥。冬季日本南北方溫差相當大。如1月平均氣溫,北海道旭川為-7.8℃,而沖繩縣那霸為17.2℃,相差25℃。由於有梅雨和秋霜期,日本也有一年六季之說。
二 地區差別顯著
由於日本地跨亞熱帶、溫帶和亞寒帶,加之地形複雜,受季風和海流的影響大等因素,各地氣候顯著不同。從南到北大致可分三大氣候區:西部和西南部沿海(大體是北緯35°以南地區)屬季風型亞熱帶森林氣候;北部(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屬季風型溫帶針葉林氣候;其餘大部分地區屬季風型溫帶闊葉林氣候。此外,根據氣溫、降水量、日照率和水分過剩量(氣候的乾溼)這4項指標,日本學者又將日本的氣候區進一步細分為以下6種類型:
(一)“裡日本”型
冬季季風降水(雪),冬季多陰天,日照時間短,是日本主要的積雪地帶。
(二)九州型
氣溫高,日照時間長,冬季少雨,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三)南海型
受黑潮影響,氣溫較高。6月梅雨和9月臺風期間,雨量集中,日照時間長,溼度大。
(四)瀨戶內型
氣候漫曖,多晴天,雨量較少,溼度小。冬季少雨,夏季多雨。
(五)“表日本”型
冬季日照時間長,降水量多。
(六)沖繩型
氣溫高,無霜,不見雪,多臺風和雨。
三 溫暖多雨
日本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僅北海道、東北地方北部、本州山區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0℃以下。冬無嚴寒,北海道北部1月平均氣溫最低不低於-10℃;夏無酷暑,南部地區8月平均氣溫在25~26℃之間;位於中部的東京都年平均氣溫為15.3℃。
日本雨量豐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大大高於歐亞大陸東岸和西岸國家。例如,秋田的年降雨量是同緯度北京的3倍。東京的年降雨量是倫敦、馬黎的2倍多。日本降水量最多的地區是九州東南部、四國南部、紀伊半島東南部以及中部的福井、石川、岐阜等縣境,其年降水量均在3000毫米以上。瀨戶內海沿岸、東北北部地區的太平洋沿岸和北海道東半部,年降水量少於1200毫米。季節不同,日本的降水量有明顯變化,大體有這樣三種類型:
冬季季風降水(雪),以12月或1月為最多。
(二)西南日本型
梅雨降水,以6月或7月為最多。
(三)東北日本型
颱風降水,以9月為最多。
日本群島屬溫和溼潤的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豐沛。
年降水量在800~2,500毫米之間;以日本海沿岸和南部沿海最多,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最高可達3,000毫米以上;瀨戶內海沿岸和北海道北部、中部降水較少,但也有700~900毫米。
日本國土狹長,縱貫熱帶、溫帶和寒帶3個氣候帶,加之受大陸和海洋氣候的雙重影響,氣候變化較大,四季分明。夏季全國氣溫普遍較高,降水充沛。冬季日本海一側多雪,陰天多,太平洋一側氣候乾燥,多麗日。冬季南北溫差較大,1月份北部的扎幌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而南部的那霸平均氣溫則在15度以上。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每年3月最早在南九州開始盛開,自南向北逐一開放,稱為“櫻花前線”,北海道櫻花開放時間一般為每年的5月中旬左右。
日本的氣候區可分為北海道氣候區(夏涼冬寒,降水少,受梅雨、颱風影響小)、日本海沿岸氣候區(冬雪夏晴)、內陸氣候區(受季風影響,降水少,夏冬及晝夜溫差大)、太平洋沿岸氣候區(受海洋影響,夏多雨、酷熱、多霧,冬暖,多受颱風影響)、瀨戶內海氣候區(四周多山,麗日少雨)、西南群島氣候區(高溫無霜雪)。
日本列島的大部分位於溫帶,氣候屬於溫帶海洋性季風型,主要特徵是終年溫和溼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與歐亞大陸東岸同緯度各國相比,日本的氣候有較強的海洋性,而與大陸西岸的英國和西歐各國相比,又富有大陸性。有關指標詳見表1。
從不同季節和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來看,日本氣候的主要特點有三個。
一 四季分明且季節差異大
日本春季一般從2月10日前後開始至5月中旬止,春季天氣多變,雨水較少。夏季為6、7、8三個月。由於受太平洋亞熱帶高壓控制,高溫、多溼的東南季風影響日本,本州以南地區有較長的悶熱天氣,太平洋一側即“表日本”的降水量較大。日本夏季重要的特點是:入夏不久就出現梅雨期,而且持續時間較長。9、10、11月為日本的秋季。秋季天氣晴朗,有“秋高馬肥”之說。9月初至10月上旬,日本還有秋霜季節,此期間颱風較頻繁,並常常伴隨有暴雨,造成危害。日本的冬季大體從11月20日至翌年的2月20日,受來自亞洲大陸的寒冷的西北季風和日本海沿岸對馬暖流的影響,日本海一側即“裡日本”的降雪多、陰天多、日照短、空氣溼潤,而“表日本”則少雨雪、天氣晴朗、乾燥。冬季日本南北方溫差相當大。如1月平均氣溫,北海道旭川為-7.8℃,而沖繩縣那霸為17.2℃,相差25℃。由於有梅雨和秋霜期,日本也有一年六季之說。
二 地區差別顯著
由於日本地跨亞熱帶、溫帶和亞寒帶,加之地形複雜,受季風和海流的影響大等因素,各地氣候顯著不同。從南到北大致可分三大氣候區:西部和西南部沿海(大體是北緯35°以南地區)屬季風型亞熱帶森林氣候;北部(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屬季風型溫帶針葉林氣候;其餘大部分地區屬季風型溫帶闊葉林氣候。此外,根據氣溫、降水量、日照率和水分過剩量(氣候的乾溼)這4項指標,日本學者又將日本的氣候區進一步細分為以下6種類型:
(一)“裡日本”型
冬季季風降水(雪),冬季多陰天,日照時間短,是日本主要的積雪地帶。
(二)九州型
氣溫高,日照時間長,冬季少雨,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三)南海型
受黑潮影響,氣溫較高。6月梅雨和9月臺風期間,雨量集中,日照時間長,溼度大。
(四)瀨戶內型
氣候漫曖,多晴天,雨量較少,溼度小。冬季少雨,夏季多雨。
(五)“表日本”型
冬季日照時間長,降水量多。
(六)沖繩型
氣溫高,無霜,不見雪,多臺風和雨。
三 溫暖多雨
日本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僅北海道、東北地方北部、本州山區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0℃以下。冬無嚴寒,北海道北部1月平均氣溫最低不低於-10℃;夏無酷暑,南部地區8月平均氣溫在25~26℃之間;位於中部的東京都年平均氣溫為15.3℃。
日本雨量豐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大大高於歐亞大陸東岸和西岸國家。例如,秋田的年降雨量是同緯度北京的3倍。東京的年降雨量是倫敦、馬黎的2倍多。日本降水量最多的地區是九州東南部、四國南部、紀伊半島東南部以及中部的福井、石川、岐阜等縣境,其年降水量均在3000毫米以上。瀨戶內海沿岸、東北北部地區的太平洋沿岸和北海道東半部,年降水量少於1200毫米。季節不同,日本的降水量有明顯變化,大體有這樣三種類型:
(一)“裡日本”型
冬季季風降水(雪),以12月或1月為最多。
(二)西南日本型
梅雨降水,以6月或7月為最多。
(三)東北日本型
颱風降水,以9月為最多。
日本群島屬溫和溼潤的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豐沛。
年降水量在800~2,500毫米之間;以日本海沿岸和南部沿海最多,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最高可達3,000毫米以上;瀨戶內海沿岸和北海道北部、中部降水較少,但也有700~9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