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396259153629

    知行合一,個人覺得不需要條件,就是一種認清自我的狀態。

    達到自己內心的寧靜平和不衝突。

    像孔子曾說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這就是達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

    有人告訴我說: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

    就好像一個人認為人生當行善,但是不知道如何行善便不去行善,或認為自己根本沒有能力行善,就不去行善,這不叫作真正認識到人生當行善。行善不應該是一件令自己糾結痛苦的事 ,行善也不能作為對他人的或對自己的道德綁架。

    但是又有 “作之不止是為君子 ” 的說法,意思是一個人總是裝模作樣的做好事,那算是小人還是君子呢?有人回答,若那個人一生就堅持這樣裝模作樣做好事,那也算是君子。那麼這個作之不止便算是達到知行合一條件。

    長期的堅持也會使自己都不信的事信以為真。長期堅持的一種生活方式從牴觸,不喜歡 到接受習慣,到無法接受其他的生活方式。就像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就像長期體制內生活的人,無論是軍隊,小公務員,監獄裡的長期囚犯,上了20多年學的學生都會有一種可怕的固定思維,固定生活習慣。可見人的思維不一定是自己的思維。你所要做的是認識到這一點。

    就算是一個思維基本成定勢的成年人,無論經商還是從政,從文,從軍,都會找到他所屬群體的一些共性特徵。他們的行為影響他們的思維,他的思維也影響他們的行為。

    他們逐漸會達成一種對生活環境的調和狀態。所以有一定閱歷的人能一眼看出他人的行業和生活狀態。那種特別會演戲的人,對於閱歷豐富的人來說,都是一個笑話,甚至會同情他們。

    一個人嚮往自由,但是不知何為自由,只知道什麼是不自由,想辦法擺脫不自由的狀態,卻又陷入另外一種不自由。那是因為他沒有明白什麼是自由。便做不到自由。

    因此很多年輕人總是走很多彎路才知道什麼的路最適合自己,然後才能不彷徨,不後悔的走下去。自由,是真正的內心的舒適,放棄責任和底線如果讓你感覺不快樂這不叫自由。

    那麼知行合一的條件是什麼?

    不斷的經歷,感悟,才能慢慢提高自己對生活的認知,擁有了自己的一套用於瞭解人生,瞭解自己身處時代,身處環境的認知方法體系,就是擁有了自己的人生哲學。

    那麼如果一個人,他擁有了自己這一套認知哲學體系,哪怕讓他換一個時代,換一個環境生活他也能達到一種歷經滄海桑田,仍保持自我風格不變的境界,

    就像現代優秀的人到古代到國外生活都會是優秀的人。在現代懶惰無能的人到哪裡都會懶惰無能。

    因為內心狀態如此表象也便如此。

    叔本華說 人生就像鐘擺,晃動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其動力便是慾望。欲求時則痛苦,滿足時則倦怠,快樂只是短暫的。

    本人以為叔本華所說的擺鐘理論是一個人不成熟的狀態,是成魔成佛之前的修行過程。

    人們說生活即是修行,那麼修行便是達到知行合一的條件。這個條件一直都在,你做什麼都是你所經歷事的和你所思考方式的體現。

    成魔的人算是知行合一嗎?我認為算,成佛或者成魔都在一念之間,魔之所以成魔,是因為他的想法已經達到了成熟穩固不動搖的狀態,成為了一種定勢。佛也是如此。

    你若處於思想的動搖,糾結,迷茫彷徨之中,那麼你就不是知行合一。因為你不知去做什麼也不知如何做。總是在不斷修改自己的方向。

    若是那一天你突然醒悟不為外界或他人的思想影響,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隻為了保持面子死不承認自己的錯誤,那麼便是真正知行合一。

    我現在不敢說自己知行合一,因為我一直在學習,思想的摧毀重建每天都有可能發生。

    以上個人見解。

    下面是知行合一百科解釋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泰迪犬上午拉肚子嘔吐,打完針回來後開始吐白沫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