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豬蹄子燉粉條

    “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這句話恐怕是眾所周知的。然而,要如何休息才好,不少人就不盡瞭然。

    休息,並不單純指人體處於睡眠和靜止狀態,還包括了更廣泛的內涵。比如說,整天伏案工作的人,去打打球,散散步,也算是一種休息,這種動的休息,稱為“主動休息”或“積極休息”。反之,靜的休息則稱為“被動休息”或“消極休息”。

    勞動(包括體力和腦力)——疲勞——休息——再勞動……人的一生都是如此迴圈不息,直至生命停止。大概世上沒有不會疲勞不需要休息的人吧。人在勞動時需要消耗能量物質,同時產生較多的廢物,持續一定時間,能量消耗將盡,廢物積累過多時,大腦皮層會發出保護性抑制的訊號,人就會感到疲勞,“該休息了!”休息時,讓血液把能量物質輸送到“第一線”去補充,並把廢物排洩到體外去。於是疲勞消除,又可以重新勞動了。這也就是人體的“耗電”和“充電”過程。

    睡眠和靜坐是“充電”的一種主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靜止休息時間不足不行,但過多也不好,中醫就有“久臥傷氣,久坐傷肉”的理論。腦力勞動者進行一些體力活動,體力勞動者進行一些腦力活動,也都是一種休息。在緊張的勞動之餘,或漫步於林蔭大道上,或旋轉於舞池之中,或垂釣於湖邊河畔,或活躍在綠茵場上,或澆花種菜,或觀劇讀詩等等,都是很好的休息,很有利於身心健康,值得提倡。魯迅先生生前每當寫作疲勞時,便停筆瀏覽一會兒圖書報刊,他自己稱之為“思想體操”,並曾寫下了“聊借畫圖怡倦眼”的詩句。

    生理學家做過一個試驗,讓一組受試者在右手勞動時同時活動左手,另一組則左手不動,結果後者比前者易疲勞。因此,在“時間就是金錢”的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用變換工作或學習內容和方式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時間、減輕疲勞、提高效率的一個好辦法。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科學地、合理地安排好勞動和休息,使之形成有規律的節奏,則是使自己身體健壯、精力充沛的又一“能源”。心臟為什麼能不停地搏動,直至生命終止而不疲勞呢?就是因為心臟永遠保持有規律的一舒一縮的節奏。又如:舉起手臂不動,要不了幾分鐘,就會感到手臂痠麻難當;而比“舉手之勞”要費力得多的拉鋸,卻可以堅持數小時,其原因也就在於前者沒有節奏,而後者則有一推一拉的節奏。難怪,蘇聯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指出:“在生命的所有活動中,沒有比節奏更有力量的了。”因此,我們不僅要學會“積極主動”地休息,還要學會有節奏地勞息,最忌那種“拼命幹,死命玩,玩命睡”的雜亂無章的勞息方式。

    如今,人類從事的勞動方式相當複雜,產生疲勞的性質也不相同,因此,要求相應採取不同的休息方式。這樣已變成了一門科學。有許多人不會休息,經常自覺不自覺地犯這樣或那樣的過錯,歸納起來主要的不當休息有以下4個方面:

    一、休息方式不對

    不同性質的疲勞,應該採取不同的休息方式來消除,否則就不會收到預期效果,甚至還可能導致原有的疲勞進一步加重,影響身體健康。比如,由於身體肌肉勞累而引起的體力疲勞,主要表現為四肢乏力,肌肉痠痛等,這是代謝產物在血液裡堆積過多,使肌肉不能繼續進行有效的活動所致,消除體力疲勞的最佳方式是睡眠,其次是歇一會兒,以及聽音樂、聊天、下棋、看電視等等。

    二、休息過遲

    人們都有這樣的切身體驗:長途旅行後,休息多日才能將疲勞消除。為什麼會這樣?原來是消除疲勞的時間與疲勞的程度呈正相關,即疲勞的越重,需要消除的時間越長。連續幾晝夜在列車上顛簸,睡眠嚴重不足,因而導致身體疲憊不堪,短時間內是難以將疲勞解除的。然而,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竟自覺不自覺地拼命或延長工作(勞動)時間,已經感覺到輕度勞累仍不休息,直至過度勞累,身體難以支援時才休息,豈不知,這時休息已為時過晚。研究結果表明,欲提高勞動(工作)效率,必須在疲勞尚未明顯出現時就“提前休息”。提前休息,即勤休息才是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健康的好方法。

    三、休息不足

    犯這樣過錯的人處處可見,最常見的是睡眠時間不足以及中午休息時間短。休息的目的是消除疲勞,而消除較重的疲勞必須有足夠的時間。比如,成年人勞動(工作)一白天,晚上一般都需要睡7~8個小時,青少年尤其是兒童則要求更多的睡眠。如果睡眠長期不足,勢必影響健康。疲勞經常得不到及時消除,勢必“積勞成疾”。有些人捨不得花時間去休息,認為休息是浪費時間,這乃是無知或誤解,只有休息得好,才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或勞動效率。常言說得好,凡是不會休息的人,都是不會工作的人。

    四、休息過度

    那麼,是不是休息得越多越好呢?生活中有許多喜歡多休息的“懶”人,他們好睡懶覺,好躺沙發,很少到戶外活動,而且亦很少娛樂。這種做法弊多利少。因為休息時間過久,勢必導致體力活動時間減少引起機體機能減弱,久之,體質隨之下降,免疫力降低,容易引起多種疾病,也是產生肥胖的重要原因,而肥胖又是各種疾病的溫床。同樣,大腦休息過多——總不願意開動腦筋,不僅會導致大腦的退化,智力減退變得遲鈍,而且也有害於健康。“懶人多病”、“懶人易早衰”就是這個道理。

  • 2 # 原力vv

    首先應該列一張計劃表。

    早上的6:00-9:00,這個時候比較適合學習。每學習一個小時就應該休息十分鐘,放鬆一下。

    下午的3:00-5:00是鍛鍊的最好時間,這個時候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什麼製作降落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