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禮賢下士 人人都喜歡在能禮賢下士的官手下幹事,這種官能體恤民情,不輕易發怒,有的甚至能做到愛民如子,在大一統的集權制下,在長官意志可以代替一切的情況下實在是不可多得。人們都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天子者得諸侯,得諸侯者得大夫,看來還是得人心是上策。《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中的孟嘗君就是這樣一位禮賢下士的人。他與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和趙國的平原君並稱為戰國四公子。 馮諼者,策士也。在孟嘗君不知其身份和才能時,便欣然讓他寄食於自己門下。孟嘗君是在馮諼窮愁潦倒,“貧乏不能自存”的情況之下收留他的。孟與屬下有這樣一段對話:“客何好?”曰:“客無好也。”“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從這段對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孟嘗君與人為善、助人為樂、襟懷大度、禮賢下士的大家風範。 孟的左右卻看不起馮諼,讓馮“食以草具”。馮諼沒住多久便發起牢騷來:“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得知後便令屬下“食之,比門下之客”。 沒過多久,馮諼又不滿了:“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孟又令“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 馮故意得寸進尺,不分尊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感到十分厭惡,認為馮是個貪得無厭的小人。而孟得知馮有老母后,便令“給其食用,無使乏。” 馮受孟大恩,處心相報,但報恩的方式十分獨特:苦心為他設計了“三窟”。使得孟為相多年,無絲毫災禍。 第一窟:馮到薛地為孟收債,“矯命以債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此為“市義”,意即收買人心。 第二窟:齊泯王繼位後,以“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為由,迫使“孟嘗君就國於薛”,途中,“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禮賢下士的義舉傳遍諸侯國,在他西遊於梁時,梁王空出相位,派出使者,並備黃金千斤,車百乘,前去迎聘孟嘗君。孟固辭不往,坐觀齊王反應。 第三窟:齊王聞之,君臣恐懼。如果孟嘗君為他國所用,必對齊構成威脅,便派特使準備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最高禮節)前往,還修書致歉:“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阿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並許以重任:“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由此,孟嘗君的統治地位得以鞏固,“為相數十年,無疑慮纖介之貨者。” 孟嘗君有後來的結果,計謀全在馮諼,可見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孟的成功在於他的“禮”和“仁”,其實,他的才華遠不及馮。這給我們的後人留下了諸多啟示:在位者要有管理能力,在這個大前提之下,就在於你如何征服人心了。即使劉備摔阿斗是假摔,但他畢竟是摔了,感動得趙子龍涕淚皆下。而今,某些人還不能做到這一點,對部下,有的人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威風八面,不可一世。本事沒有二兩,權利卻有千斤,看到不順自己心的事,張口就罵娘,動怒就處分,絲毫沒有寬容之心。有朝一日不在位上,人家又會拿你當角兒看麼,不罵你八輩祖宗就夠仗義的了。 發達國家以人為本,美國有一對夫婦的小孩被開水燙傷,因為傷得不重,送孩子到醫院稍稍遲了一點,被醫生斥為不人道。 國外某大公司為收買人心,專門設立了一個精神發洩室,把公司高層管理要員全部做了橡皮人,旁邊丟了幾根大木棒,若工人不滿公司某個領導,操起木棒隨便打。無怪乎工人從內心深處喊出了“誓與公司共存亡”的口號。 我們的管理者不妨向古今中外的仁義者學一學,再“一日三省吾身”,這樣,你做起領導來就會感到得心應手,擁護你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也談禮賢下士 人人都喜歡在能禮賢下士的官手下幹事,這種官能體恤民情,不輕易發怒,有的甚至能做到愛民如子,在大一統的集權制下,在長官意志可以代替一切的情況下實在是不可多得。人們都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天子者得諸侯,得諸侯者得大夫,看來還是得人心是上策。《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中的孟嘗君就是這樣一位禮賢下士的人。他與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和趙國的平原君並稱為戰國四公子。 馮諼者,策士也。在孟嘗君不知其身份和才能時,便欣然讓他寄食於自己門下。孟嘗君是在馮諼窮愁潦倒,“貧乏不能自存”的情況之下收留他的。孟與屬下有這樣一段對話:“客何好?”曰:“客無好也。”“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從這段對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孟嘗君與人為善、助人為樂、襟懷大度、禮賢下士的大家風範。 孟的左右卻看不起馮諼,讓馮“食以草具”。馮諼沒住多久便發起牢騷來:“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得知後便令屬下“食之,比門下之客”。 沒過多久,馮諼又不滿了:“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孟又令“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 馮故意得寸進尺,不分尊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感到十分厭惡,認為馮是個貪得無厭的小人。而孟得知馮有老母后,便令“給其食用,無使乏。” 馮受孟大恩,處心相報,但報恩的方式十分獨特:苦心為他設計了“三窟”。使得孟為相多年,無絲毫災禍。 第一窟:馮到薛地為孟收債,“矯命以債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此為“市義”,意即收買人心。 第二窟:齊泯王繼位後,以“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為由,迫使“孟嘗君就國於薛”,途中,“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禮賢下士的義舉傳遍諸侯國,在他西遊於梁時,梁王空出相位,派出使者,並備黃金千斤,車百乘,前去迎聘孟嘗君。孟固辭不往,坐觀齊王反應。 第三窟:齊王聞之,君臣恐懼。如果孟嘗君為他國所用,必對齊構成威脅,便派特使準備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最高禮節)前往,還修書致歉:“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阿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並許以重任:“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由此,孟嘗君的統治地位得以鞏固,“為相數十年,無疑慮纖介之貨者。” 孟嘗君有後來的結果,計謀全在馮諼,可見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孟的成功在於他的“禮”和“仁”,其實,他的才華遠不及馮。這給我們的後人留下了諸多啟示:在位者要有管理能力,在這個大前提之下,就在於你如何征服人心了。即使劉備摔阿斗是假摔,但他畢竟是摔了,感動得趙子龍涕淚皆下。而今,某些人還不能做到這一點,對部下,有的人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威風八面,不可一世。本事沒有二兩,權利卻有千斤,看到不順自己心的事,張口就罵娘,動怒就處分,絲毫沒有寬容之心。有朝一日不在位上,人家又會拿你當角兒看麼,不罵你八輩祖宗就夠仗義的了。 發達國家以人為本,美國有一對夫婦的小孩被開水燙傷,因為傷得不重,送孩子到醫院稍稍遲了一點,被醫生斥為不人道。 國外某大公司為收買人心,專門設立了一個精神發洩室,把公司高層管理要員全部做了橡皮人,旁邊丟了幾根大木棒,若工人不滿公司某個領導,操起木棒隨便打。無怪乎工人從內心深處喊出了“誓與公司共存亡”的口號。 我們的管理者不妨向古今中外的仁義者學一學,再“一日三省吾身”,這樣,你做起領導來就會感到得心應手,擁護你的人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