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經典擷粹

    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一是因為學校教育日趨完善,已成為社會普遍認可的教育形式。社會上,各行各業的拔尖人才,幾乎都出自學校教育。

    二是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家長們往往都沉浸在各自的工作中,沒有時間,也沒有系統知識和獨有的思想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三是社會上的一些誘惑太多,家長們往往沉不下心來,去教育孩子,乾脆寄期望於學校。

    以上淺見,請友情指正。

  • 2 # 伊水緣

    《將孩子教育完全寄託給學校是個大誤區》

    實事求是地講,孩子教育的開端很重要,而良好的開端源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根基是母親。所以,母親的素養具有決定性作用。

  • 3 # 微塵284926056

    學校就是教育學生的機構。那裡的老師們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他們知識淵博,他們循循善誘,他們口若懸河,能把他們的知識,道理傳授給學生。所以,家長們願意把孩子送到學校去

  • 4 # 老爸育兒也瘋狂

    家長完全把孩子教育的希望寄託在學校可以說是一種惰性的表現。

    教育孩子應該是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完成。

    家庭教育應該是基礎,是很多好習慣養成的根源,是孩子榜樣的發源地,是孩子品行教育的必須。

    學校教育只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現在學校都是拼命抓學習,而忽略了孩子很多其它方面的教育,家長可以和學校保持合作關係,但不能過於期待學校,學校教育不能保證你孩子的良好品德,不能給孩子良好的習慣,不能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也不能給孩子快樂和長遠的幸福感,對於財商教育更是趨近於零。

    社會教育就在於你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結果了,如果家庭和學校教育不當,社會會幫你完成。

  • 5 # 莫顯華

    我們同事間在研討的時候,總是說教育、教師這個職業是萬能的。剛好今天遇見這個問題,我就把自己的親身感受說一下,算是與大家一東西起探討吧。

    1、責任問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時候,部分人民也開始了精神生活的要求。通俗一點,就是需要休息、需要享受、需要清淨,或需要聊微信、需要刷屏、需要K歌、需要麻將、需要酒杯……,他們的孩子教育怎麼辦,他們認為有學校呢?

    2、時間問題: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很多家長迫於生活壓力,要不停的工作,加班加點。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被超越、被淘汰,甚至丟掉工作。確實沒有時間去管教孩子,他們的孩子也是靠學校。

    3、現實問題:由於中國建國時底子薄,雖然經歷40年改革開放,人們的物質生活都極大提高。但很多家長在他們孩時的年代裡,讀書的機會不多,甚至根本沒有讀過書。現在,他們只能以勞動人民的淳樸和善良來教育孩子,只能用勤勞的雙手和堅韌不拔的品質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更好的條件,他們也把知識的教育與傳授交給學校。對於這樣的家長,我無比的崇敬!

    4、思想問題:部分有權有錢的家長,似乎天天忙於事業,忙於為人民服務。他們有優勢,有資源,有人脈。誤以為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孩子的教育似乎與他們無直接關係。孩子在學校裡,學校就可以代替他們教育了。其實,他們沒有明白,他們的教育是學校能代替的嗎!

    綜上所述,這是問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我想說,他還將繼續存在一段時間!我想說,在不久的將來,以上情況會改變的!我想說,作為教師,我們會做我們能做的,也是我們該做的!

  • 6 # 拿筆小昕

    對專業知識的教育,責任就在學校啊。

    怎麼選學校是家長的事,但是一旦選定了學校家長就會對學校寄予期望。

    不然,送孩子去學校幹嘛呢?

    人的一生,都會經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做父母的希望每個階段的教育都能在孩子身上成功。

    家庭教育主要影響的是孩子的價值觀,從兒時的好奇與恐懼中,孩子受父母的影響養成了“性格”。所以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孩子“性格”的養成。

    而專業知識的教育,除非父母是某方面的專家,在孩子踏入社會之前,學校責無旁貸。

    當然學校面對性格各異的孩子們,經常也會頭疼。最頭疼的是家長將家庭教育的責任,過多的轉嫁給了學校。

    也許這點,才是樓主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吧。

    人的一生除了父母,如果能遇到一群好的老師,

    那麼孩子真是幸運的。好的老師不但能給予孩子專業知識,也能教會孩子如何做人,自古以來師生之間的佳話這裡就不囉嗦了。

    在孩子性格的養成期,學校和老師雖沒有絕對的義務,但如果要把學校辦好,輔助家長培養學生的性格是不可少的。所以,學校都有自己的“校風”,校風優良的學校總是得到家長們的尊重與認同,也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家長不惜重金追逐。

    社會教育,就顯得有些冰冷了,畢竟在競爭的環境裡,現實熾熱而冰冷。是真正的鍛鍊,以成敗論英雄,以實力分座次,並且無可逃避。

    學校介於家庭與社會之間,承擔著橋樑的作用,專業知識非家長所及,所以一旦選定了“校風”,那個家長不寄予期望呢。

    而期望是否落空,又或者是否有驚喜,其實承擔這一切的還是家長與孩子。

    所以,期望歸期望,家庭教育的責任,還是在父母身上,無可替代。

    安得名校千萬間,大庇天下父母俱歡顏?

    中國父母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忙碌著為中國夢做貢獻。但願孩子們上的學校,都是能不辜負期望的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微博裡@加名字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