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416381105893
-
2 # 藍風24
1、《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此時杜甫因陝西旱災來到四川定居成都已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深,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文章中雖沒有一個喜字,但四處洋溢著作者的喜。春夜喜雨》抒發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的喜愛讚美之情。
雖有的不是50字,但願對你有用.........................
3、這首詩作於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這時已經在成都草堂居住了兩年。從上年的冬天到這年的二月間,成都一帶發生了旱災。經歷過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溫暖;經歷過旱災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貴。所以當春雨來臨之際,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詩中描繪了春夜雨景,謳歌了春雨滋潤萬物之功。
4、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多好的雨水啊,它似乎知道季節的來臨,當春天萬物萌生之際便應時而發生。“好”字統攝全篇。俗話說:“春雨貴如油”,當萬物需要滋潤時,它便來了,故謂“知時節”,也自然是“好雨”。詩人採用擬人化的寫法,將春雨寫得有情有知,善解人意,喜悅之情形於筆端。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它隨著微風悄悄地在夜間飄落,柔情地滋潤萬物,細微得聽不到一點響聲。這兩句用擬人化手法,在無聲之處,將雨的連綿滋潤之態寫得十分傳神,把雨好、人喜寫得含蓄而又生動。詩句不用“灑”或“落”,而用“潛”字,十分恰切形象,準確傳遞了那種不知不覺的情境。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評價說:“雨驟風狂,亦足損物。曰潛曰細,寫得脈脈綿綿,於造化發生之機,最為密切。”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看那四方郊野黑雲密佈,只有江中船上的漁火閃爍著一點光明。詩人又以開闊的夜景去描繪那聽不見的細密春雨。前一句以烏雲說明天陰雨長,正好滿足了自然萬物的需求。後一句與前一句形成對比,在無邊的暗夜中跳出亮色調,色彩鮮明,富有畫意。同時見出春天的雨勢,雖然黑雲密佈,但並沒有風雨飄搖之勢,,所以船上人才會那般平和。“野徑”,鄉間小路,這裡泛指四方郊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等到天亮後,去看那被雨水滋潤的紅花叢,經雨而溼重的鮮花定會開滿錦官城。這一聯由雨夜想象天晴,花兒飽含雨水的感覺,如在目前,花枝經受不起花朵份量的情狀,也呈現出來。說明這雨整整下了一夜,已經下透了。詩人的想象,極大地拓展了詩的情感與思維空間,使得詩意更深一層,喜悅之情也不言自明。“紅溼”,雨後的花叢,紅潤一片。“花重”,花朵經雨而溼重,一說色澤濃豔。明代譚元春在《唐詩歸》評價:“‘紅溼’字已妙於說雨矣。‘重’字尤妙,不溼不重。”“錦官城”。即成都。
回覆列表
《春夜喜雨》賞析:(不含標點50字)
詩人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謳歌了滋潤萬物的春雨。全詩詩境與畫境渾然一體,是一首傳神入化的詠雨詩。
原詩: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釋義: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春天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
隨著春風在夜裡悄悄落下,無聲的滋潤著春天萬物。
雨夜中田間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燈火獨自閃爍。
天剛亮時看著那雨水潤溼的花叢,嬌美紅豔,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詩寫於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作此詩時,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杜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流離轉徙的生活後,終於來到成都定居。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杜甫這首五言律詩是他在成都第二年所作的著名詩篇之一,歷來為人們所傳誦。當時,詩人在親戚和朋友的幫助下,加上自己的苦心經營,他寓居的浣花草堂基本建成。
經過長期顛沛流離和飽經憂患的杜甫,生活總算暫時得以安定,所以他才有町能對成都自然景物進行深入的觀察和細緻的琢磨,並在此基礎上創作了不少吟詠它們的詩篇。《春夜喜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首。
詩一開頭,杜甫就讚美春夜所下的雨是“好雨。”為什麼是“好雨”?因為在春季農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潤。農諺雲:“春雨貴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寶貴。
由於成都地處“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氣候溫和,雨量充足,一到春天雖然常常晚上下雨,但次日卻又有明媚的Sunny。
這就正如詩人在另一首詩中所描繪的:“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水檻遣心二首》)在正需要雨水之時,雨就降下來了,它是“知時節”的,所以“當春乃發生”。
這種為萬物生長所必須的“及時雨”,真是難得的好雨!這兩句詩,是採取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繪的。把無情作有情,把無知當有知,杜甫作詩常常如此。這裡把春雨當作有知覺的,故它能根據需要,應時而降。詩中的“知”字和“乃”字,一呼一應,極為傳神,詩人喜雨的心情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