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nBeta
-
2 # 象過河軟體拯救網際網路計劃是什麼?
這個計劃是由全球資訊網之父蒂姆·伯納斯-李(爵士)發起的一項全球行動計劃,主要目的是想要保護網際網路免受幕後操縱、虛假新聞、侵犯隱私和其它不良之徒的侵害。各種壞現象正在將網際網路變成一個“數字反烏托邦”或是惡性土壤。這就是《網際網路契約》,它呼籲全世界的政府、公司和個人做出具體承諾,保護網際網路不被濫用,確保其能造福人類。
為什麼不可能實現?這份《網際網路契約》雖然是由80個組織進行一年多的研究,概述了針對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原則各三個。雖然也得到了150多個組織的支援,表面看起來很強大了,但是依然有很多企業、組織沒有加入契約。最為重要的是政府不會支援這個契約,不管是哪國政府都不願意支援,畢竟政府的情報機構需要獲取更多的資訊,特別是隱私資訊,比如“米國”的稜鏡計劃。
雙重標準讓契約名存實亡舉個例子:谷歌、Facebook都是支援《網際網路契約》的,但是他們是怎麼做的?最近谷歌爆出一個重大丑聞:谷歌未經病人同意,就採集了5000萬美華人的健康醫療資訊。這還是在美國本土,谷歌的發源地,那在其它地方呢?更早一些時候,Facebook和谷歌因為瘋狂採集隱私遭到輿論抨擊,網路上掀起了“解除安裝Facebook”的運動,人們要求扎克伯格辭職。百度、淘寶這些國內的企業,哪些不是在採集你的資訊,特別是隱私資訊,然後在根據你的資訊“瘋狂”的向你推送各種廣告。這些大企業還好一些,最起碼幹啥事還能告訴你,哪些小一點的企業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採集你的資訊:位置資訊,簡訊,通訊錄,通話記錄這些不相關的資訊都在不知不覺中被“偷走了”。《網際網路契約》對於這些大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缺乏約束力,僅僅是移除名單,明顯就是“沒卵用”。
對個人來說更是雞肋 雙重標準最為明顯Facebook和谷歌也被指對平臺上的資訊和言論缺乏稽核,導致假新聞假資訊氾濫,干擾了選舉,另外各種極端言論加劇了社會撕裂、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這又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既想要自己的言論自由,又想對別人的言論進行審查。每個人都有利己的想法,憑藉透過一個毫無約束力的《網際網路契約》讓人做到利人利己,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關於網路資訊審查,讓我想起一件往事:2010年穀歌退出中國的原因之一總結這個《網際網路契約》在沒有政府支援,影響政府收集情報資訊,影響企業收入報表和個人約束乏力的情況下,能實現部分就已經很好了,大部分是無法實現的。技術是不斷髮展的,它能帶來有利的一方面,同樣它也有壞的一方面。就像你用百度、360、搜狗查詢東西,享受他們的免費服務,那就要接受他們的廣告。
全球資訊網之父Tim Berners-Lee爵士週一制定了一項全球計劃,並呼籲採取行動,旨在保護網路的未來,防止人類陷入數字“反烏托邦”。Berners-Lee於2018年在里斯本的網路峰會上首次宣佈該計劃,該計劃是在過去一年中與政府、企業和公民共同制定的。
“網路契約”(Contract for the Web)的目的是防止數字鴻溝的擴大並打擊網路最惡劣的方面,以增強和保護後代。正如合同的簽訂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過程,所有網路的利益相關者都參與其中一樣,合同的設計旨在使全世界的公司、政客和日常網際網路使用者平等地維護契約。
Berners-Lee在一份宣告中說道:“網路的力量在於改變人們的生活,豐富社會並減少不平等,是當今時代的決定性機遇之一。但是,如果我們現在不採取行動-一起行動-防止網路被想要利用,分裂和破壞的人濫用,我們就有浪費這種潛力的風險。”
該契約圍繞九項關鍵原則展開,這些原則廣泛涵蓋了影響網路的許多問題,從資料濫用到網際網路關閉。這些進一步分為三類,分別由政府、公司和公民承擔。它們分別如下:
對於政府
確保每個人都可以連線到網路
始終保持所有人都可以訪問網際網路
尊重和保護人們的線上隱私權和資料保護權
對於公司
使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網際網路
尊重和保護人們的隱私和個人資料
開發鼓勵人類最好的技術並挑戰最壞的技術
對於公民
成為網路的創造者和合作者
建立尊重公民話語和人格尊嚴的強大社群
爭取網路保持開放
這些原則似乎有些重複,但不同之處在於堅持這些原則的方式。以隱私權和資料保護權為例:對於政府而言,尊重和保護這些權利意味著制定法規和監督濫用行為,並確保以打擊犯罪或保護國家安全為名開展的活動是相稱的。但是對於公司而言,尊重和保護資料權利和隱私可能意味著改變其業務模型中內建的工具、功能和策略。
其他原則,例如成為創造者和合作者或開發對人類有益的技術意味著什麼,則更易於解釋和辯論。但是,鼓勵人們思考其含義是Berners-Lee想要的關鍵部分。他表示:“這取決於我們所有人如何為想要的網路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