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叫達戈的男神,熱戀著美麗的女神沃洛色嫫。一次,達戈用風月磨成一面寶鏡送給心愛的女神色嫫。
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寶鏡,寶鏡的碎片散落人間,變成了114個晶瑩的海子,像寶石一樣鑲嵌在山谷幽林之中。從此,人間便有了這處童話世界般的夢幻仙境九寨溝。
2、傳說玉皇大帝聽人稟報,說九寨溝的藏族村民,世代熱愛保護自然環境,使其變為人間天堂。速委派欽差大臣下來調查瞭解,是否屬實。
欽差大臣,實地考察瞭解,的確不錯,景色優美,如詩如畫:座座綠色的山林夾著條條深溝,“丫”字型的深溝碧水長流;山、林、溝、水,連成一體;群瀑躍動,浪花飛舞,歌聲迴盪;天在樹中藍,鳥在林中語,花在水中開,水在樹間流,樹在水中長。
雪峰伴綠林,一步一景,一步一色;動與靜結合,剛與柔相濟。原始森林面積達到3萬公頃,原始生物2756種.。紅杉、冷杉、雲杉、雲松、華山松,等稀有的植物60餘種;獨葉草、雪蓮花、報春、蟲草稀等70餘種稀有草本植物;大熊貓、白唇鹿、扭角鹿、金貓等珍稀動物幾十種。
3、熊貓海和箭竹海是一對姐妹海,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動物的活化石”,有熊貓必定有供熊貓食用的箭竹。冬季,熊貓海冰清玉潔,結上厚厚的冰層。
但箭重型海還是一汪碧水。箭竹海中,有許多被鈣化的枯木,形成奇特的珊瑚樹,而在腐木上又可見一些新生的樹,這被稱為腐木更新,或叫枯木逢春和再生樹。
無風的時候,可欣賞到箭竹海的倒影。熊貓海得名是由於傳說九寨溝的熊貓特別鍾愛這個海子,常在此海遊玩;盛夏時節,海邊水底天生的黑紋酷似熊貓,因此而得名。
4、九寨溝,一個五彩斑斕、絢麗奇絕的瑤池玉盆,一個原始古樸、神奇夢幻的人間仙境,一個不見纖塵、自然純淨的“童話世界”!
她以神妙奇幻的翠海、飛瀑、彩林、雪峰等無法盡覽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成為全國唯一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頂桂冠的聖地。
九寨溝以原始的生態環境,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和雪山、森林、湖泊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風光,顯現“自然的美,美的自然”。
被譽為“童話世界九寨溝的高峰”、彩林、翠海、疊瀑和藏情被稱為“五絕”。因其獨有的原始景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被譽為“人間仙境”。
5、很久很久以前,千里岷山白雪皚皚,有個美麗純樸的藏族姑娘名叫沃諾色嫫,靠著天神賜給的一對金鈴,引來神水澆灌這塊奇異的土地。
於是,這塊土地上長出了蔥鬱的樹林,各種花草豐美,珍禽異獸無數,使得這塊曾經荒漠的土地,頓時變得充滿生機。 一天清晨,姑娘唱著山歌,來到清澈的山泉邊梳妝。
遇上了一個正在泉邊給馬飲水的藏族青年男子。那藏族男青年名叫戈達,早就對沃諾色嫫姑娘懷有愛戀之心,姑娘也暗暗地十分喜愛這個勇敢聰明的小夥子。
這時在清泉邊不期而遇,兩人心裡都充滿喜悅,正當姑娘和小夥在互相傾吐愛慕之情時,那知一個惡魔突然從天而降,硬將姑娘和小夥子分開,並搶走了姑娘手中的金鈴。
還逼姑娘一定要嫁給他做妻。沃諾色嫫姑娘哪裡肯從,戈達奮力與惡魔搏鬥,姑娘乘機逃進了一個山洞。那戈達畢竟不是惡魔的對手,只有跳出圈外,跑去喚來村寨中的相鄰親友。
與惡魔展開了殊死搏鬥,經過了9天9夜的鏖戰,終於戰勝了惡魔,救出了沃諾色嫫姑娘,金鈴亦從此回到了姑娘的手中。 姑娘和小夥子一路上邊搖動著金鈴,邊唱著情歌回家。
剎時間,空中彩雲飄舞,地下碧泉翻湧,形成了108個海子,作為姑娘梳妝的寶鏡。在戈達和沃諾色嫫結婚的宴席上,眾山神還送來了各種綠樹、鮮花、珍禽、異獸。
擴充套件資料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山地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南距成都市300多公里,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4297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80%。因溝內有樹正寨、荷葉寨、則查窪寨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物件是以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及其自然生態環境。有74種國家保護珍稀植物,有18種國家保護動物,還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古冰川地貌。
“九寨歸來不看水”,是對九寨溝景色真實的詮釋。泉、瀑、河、灘108個海子,構成一個個五彩斑斕的瑤池玉盆。長海、劍巖、諾日朗、樹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觀,呈“Y”字形分佈。
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被稱為“六絕”。神奇的九寨,被世人譽為“童話世界”,號稱“水景之王”。
九寨溝自然保護區地勢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懸殊,區北緣九寨溝口海拔僅2000米,中部峰嶺均在4000米以上,南緣達4500米以上,主溝長30多公里。峰頂和兩側山峰基本終年積雪。
九寨溝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地質背景複雜,碳酸鹽分佈廣泛,褶皺斷裂發育,新構造運動強烈,地殼抬升幅度大,多種營力交錯複合,造就了多種多樣的地貌。
發育了大規模喀斯特作用的鈣華沉積,以植物喀斯特鈣華沉積為主導,形成九寨溝豔麗典雅的群湖,奔瀉湍急的溪流,飛珠濺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連綿起伏的雪峰。
1、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叫達戈的男神,熱戀著美麗的女神沃洛色嫫。一次,達戈用風月磨成一面寶鏡送給心愛的女神色嫫。
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寶鏡,寶鏡的碎片散落人間,變成了114個晶瑩的海子,像寶石一樣鑲嵌在山谷幽林之中。從此,人間便有了這處童話世界般的夢幻仙境九寨溝。
2、傳說玉皇大帝聽人稟報,說九寨溝的藏族村民,世代熱愛保護自然環境,使其變為人間天堂。速委派欽差大臣下來調查瞭解,是否屬實。
欽差大臣,實地考察瞭解,的確不錯,景色優美,如詩如畫:座座綠色的山林夾著條條深溝,“丫”字型的深溝碧水長流;山、林、溝、水,連成一體;群瀑躍動,浪花飛舞,歌聲迴盪;天在樹中藍,鳥在林中語,花在水中開,水在樹間流,樹在水中長。
雪峰伴綠林,一步一景,一步一色;動與靜結合,剛與柔相濟。原始森林面積達到3萬公頃,原始生物2756種.。紅杉、冷杉、雲杉、雲松、華山松,等稀有的植物60餘種;獨葉草、雪蓮花、報春、蟲草稀等70餘種稀有草本植物;大熊貓、白唇鹿、扭角鹿、金貓等珍稀動物幾十種。
3、熊貓海和箭竹海是一對姐妹海,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動物的活化石”,有熊貓必定有供熊貓食用的箭竹。冬季,熊貓海冰清玉潔,結上厚厚的冰層。
但箭重型海還是一汪碧水。箭竹海中,有許多被鈣化的枯木,形成奇特的珊瑚樹,而在腐木上又可見一些新生的樹,這被稱為腐木更新,或叫枯木逢春和再生樹。
無風的時候,可欣賞到箭竹海的倒影。熊貓海得名是由於傳說九寨溝的熊貓特別鍾愛這個海子,常在此海遊玩;盛夏時節,海邊水底天生的黑紋酷似熊貓,因此而得名。
4、九寨溝,一個五彩斑斕、絢麗奇絕的瑤池玉盆,一個原始古樸、神奇夢幻的人間仙境,一個不見纖塵、自然純淨的“童話世界”!
她以神妙奇幻的翠海、飛瀑、彩林、雪峰等無法盡覽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成為全國唯一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頂桂冠的聖地。
九寨溝以原始的生態環境,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和雪山、森林、湖泊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風光,顯現“自然的美,美的自然”。
被譽為“童話世界九寨溝的高峰”、彩林、翠海、疊瀑和藏情被稱為“五絕”。因其獨有的原始景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被譽為“人間仙境”。
5、很久很久以前,千里岷山白雪皚皚,有個美麗純樸的藏族姑娘名叫沃諾色嫫,靠著天神賜給的一對金鈴,引來神水澆灌這塊奇異的土地。
於是,這塊土地上長出了蔥鬱的樹林,各種花草豐美,珍禽異獸無數,使得這塊曾經荒漠的土地,頓時變得充滿生機。 一天清晨,姑娘唱著山歌,來到清澈的山泉邊梳妝。
遇上了一個正在泉邊給馬飲水的藏族青年男子。那藏族男青年名叫戈達,早就對沃諾色嫫姑娘懷有愛戀之心,姑娘也暗暗地十分喜愛這個勇敢聰明的小夥子。
這時在清泉邊不期而遇,兩人心裡都充滿喜悅,正當姑娘和小夥在互相傾吐愛慕之情時,那知一個惡魔突然從天而降,硬將姑娘和小夥子分開,並搶走了姑娘手中的金鈴。
還逼姑娘一定要嫁給他做妻。沃諾色嫫姑娘哪裡肯從,戈達奮力與惡魔搏鬥,姑娘乘機逃進了一個山洞。那戈達畢竟不是惡魔的對手,只有跳出圈外,跑去喚來村寨中的相鄰親友。
與惡魔展開了殊死搏鬥,經過了9天9夜的鏖戰,終於戰勝了惡魔,救出了沃諾色嫫姑娘,金鈴亦從此回到了姑娘的手中。 姑娘和小夥子一路上邊搖動著金鈴,邊唱著情歌回家。
剎時間,空中彩雲飄舞,地下碧泉翻湧,形成了108個海子,作為姑娘梳妝的寶鏡。在戈達和沃諾色嫫結婚的宴席上,眾山神還送來了各種綠樹、鮮花、珍禽、異獸。
擴充套件資料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山地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南距成都市300多公里,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4297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80%。因溝內有樹正寨、荷葉寨、則查窪寨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物件是以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及其自然生態環境。有74種國家保護珍稀植物,有18種國家保護動物,還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古冰川地貌。
“九寨歸來不看水”,是對九寨溝景色真實的詮釋。泉、瀑、河、灘108個海子,構成一個個五彩斑斕的瑤池玉盆。長海、劍巖、諾日朗、樹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觀,呈“Y”字形分佈。
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被稱為“六絕”。神奇的九寨,被世人譽為“童話世界”,號稱“水景之王”。
九寨溝自然保護區地勢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懸殊,區北緣九寨溝口海拔僅2000米,中部峰嶺均在4000米以上,南緣達4500米以上,主溝長30多公里。峰頂和兩側山峰基本終年積雪。
九寨溝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地質背景複雜,碳酸鹽分佈廣泛,褶皺斷裂發育,新構造運動強烈,地殼抬升幅度大,多種營力交錯複合,造就了多種多樣的地貌。
發育了大規模喀斯特作用的鈣華沉積,以植物喀斯特鈣華沉積為主導,形成九寨溝豔麗典雅的群湖,奔瀉湍急的溪流,飛珠濺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連綿起伏的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