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13972807437

    1、皇帝乘坐肩輿轎子的時候是由8人或16人抬行,是皇帝在宮內往來時乘坐的代步工具。 皇帝叫龍輦,皇后叫鳳輦,公主、皇子叫輦。龍輦前面由六匹駿馬駕馭,車身鑲嵌有金銀玉器,寶石珍珠;車身還雕刻有龍鳳圖案,盡顯皇家的尊貴豪華氣派。 龍輦僅有皇帝和皇后可以乘坐,也是皇權至高無上的標誌。龍輦相關記載始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其中有“乘六馬”的記載;《後漢書·輿服志》中也有“天子所御駕六,餘皆駕四”的記載,這些所描述都為龍輦原型。 后妃所用的輿轎有大儀輿,十六人舁之;輕輿,又稱翟輿,八人舁之。皇貴妃所乘的輕輿,八人舁之。貴妃以下乘輿,四人舁之。除轎之外,還有御車,也各有專名:皇后用的車有鳳車、儀車;嬪妃用的車有翟車、曲蓋車等。 2、高階官員乘坐肩輿由4到8人抬行,清代有所謂“八抬大轎”就是從這來的。 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撫乘“八人抬”,督撫部屬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欽差大臣,乘“八人抬”等。 四品自僉都御史以下,只乘二人肩輿,單引不喝道。當時正陽門專許輿入,車不準行,故京官無乘車者。後來漸有驢車、騾車。 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後,騾車漸多而驢車漸少,嘉道年間則京官無乘驢車者。鹹同以後京官惟尚書以上乘四人肩輿、侍郎坐綠呢圍車、三品坐藍呢圍車,旁開窗。四品以下,車與一般朝臣相同。 乾隆十五年有上諭只准王公及滿洲一品大臣照常坐轎,不準滿洲都統與部院二品以下堂官坐轎。但漢官不在此禁,故漢官二品亦有坐轎者。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載:“乾隆五十五年上諭:‘內外文武大臣特恩賞在紫禁城內騎馬,用資代步。但年老有疾之人,上馬亦覺艱難,嗣後已經賞馬之大臣,因有疾艱於步履者,仍加恩准令乘坐椅,旁縛短木,用兩人舁行入直。’” 《清史稿》載:“漢官三品以上、京堂輿頂用銀,蓋幃用皂。在京輿夫四人,出京八人。四品以下文職,輿夫二人,輿頂用錫。直省督、撫,輿夫八人。司道以下,教職以上,輿夫四人。雜職乘馬。……庶民車,黑油,齊頭,平頂,皂幔。轎同車制。其用雲頭者禁止。” 官員需按例,百姓有錢也不得逾制。當今社會對乘車也有限制,但只是管官不管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一個賭徒,如何能夠戰勝越輸越賭的人性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