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想人99638797
-
2 # 小雅家庭教育
首先,找到問題背後的原因。請家長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之前是否發生過什麼事情,孩子面對挑戰才會畏畏縮縮。比如:孩子小的時候有人嚇唬過他,說你不允許這樣不允許那樣,這樣很危險;或者和孩子說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等等,有沒有這種情況。
我有一個同事,他兒子在五六歲的時候膽子就特別小,也不太喜歡做有挑戰性的事情,每次媽媽一離開他,他就使勁的哭,不讓媽媽走。後來我和媽媽溝通的時候,媽媽說:孩子小的時候不聽話就嚇唬他說不要他了,把他關到小黑屋裡等等。所以,孩子從小心裡就埋下一顆種子,心裡就有一個陰影,等他長大以後,這個心理陰影也一直伴隨著他。孩子做事情就會畏畏縮縮,恐怕媽媽不要他了,恐怕被關到小黑屋裡。
第二,問題的兩面性。孩子膽子小也許做事情小心謹慎,它的另外一面說明什麼?他的優點是什麼?是孩子做事情穩重、嚴謹,注意小節,不魯莽。當我們認為孩子出現問題,認為這個問題是孩子缺點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著從另外一面來看待這個問題,看看孩子的優點是什麼,找到優點以後可以不斷地放大這個優點,而忽視原來那個缺點。
第三,及時給予孩子鼓勵。當孩子嘗試著敢於面對挑戰的時候,即使他做的不好,家長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肯定他,欣賞她,告訴他,說:孩子以前你都不敢面對挑戰,現在透過自己的努力你做到了,兒子你真棒!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力量和保護,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家長更應該欣賞孩子做到了這個結果,及時給予肯定,而不是去挑剔孩子,給孩子貼標籤。
同樣,當孩子失敗的時候,沒有再繼續挑戰的勇氣,家長應該做的是去鼓勵孩子,可以和孩子說:沒關係,小的時候媽媽還沒你做的好呢!要允許孩子失敗,接納孩子的不完美,而不是指責、批評孩子,打消他的積極性,和孩子說:你看人家孩子都能做到,比你小的孩子都可以做到,你怎麼不敢面對?這樣的結果只能讓孩子沒有勇氣再去接受挑戰。
最後,我們可以結合孩子自身的特點來挖掘他自身的潛力,鼓勵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比如:我們可以問問孩子他喜歡做什麼事情?我們要接納孩子,給他自由空間,鼓勵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們要培養的是一棵參天大樹,而不是一個盆景。如果孩子完全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做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失去自我。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擅長的方面去培養他,當他取得成功以後鼓勵他,孩子一樣很有成就感的。
回覆列表
作者結合例項,寫了這麼長,在悟空問答的文章中還是難得的。只是對“挑戰表現”缺乏系統的定位。人性的自我是個多元的心態系統,有本能慾望、心智、情感、自尊心、責任擔當之心、情結-習好、理想信仰七個單元系統,其中自尊心就是為了維護自我受尊重才有了刷存在感,也是有縱深層次的:依賴的迎合表現、形為模式的迎合表現、比較的形式表現(也就是虛榮心)、競技能力或心智的拓展表現、自我挑戰表現、創造能力表現、現實成績或社會成就表現→核心點力圖實現自我的存在價值表現!當作者明白了自尊心單元(板塊)有了深淺不同的縱深層次時,就能理解“為何有人虛榮心只存在於生命時段的一瞬間,有的人確維持了一生”,同時,也能理解有的人能激起鬥志遇挫俞勇,有的人卻無力面對…當然還要搞清人行為支配的原動力和後動力問題。因為人的本能慾望、原生依賴、好奇心…都承載著原生動力,激情釋放、膽量突破、興趣凝聚或興趣凝固、拼爭挑戰、擔當凸顯…都承載著後動力,人的動機主張沒有了原動力或後動力支撐,就會出現行為支配不力,當有了原動力或後動力時,才會發生行為支配有力…一個人餓極了就會搶食,這就是原動力支配。一個孩子一成被父母訓養成了一個聽話的乖乖男或乖乖女,衣食無憂,在傢什麼不用做,自然沒有了爭強好勝之心,也就沒有了一顆比拼挑戰的心。即使有不甘服輸的心,缺乏膽量支撐,同樣會面對挑戰畏畏縮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