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德和世紀
-
2 # 澡雪堂主談修心
從思想的角度講
從思想的角度講,六祖慧能應該比不過孔孟和老莊,因為六祖畢竟不識字,完全憑的是天性,孔孟老莊可就不一樣了,首先老子是周王朝守藏室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以及國家檔案館的館長,在文字書籍流通困難的年代,這是個不得了的職務,實實在在是佔盡了便宜。
孔子也一樣,用他自己的話講,“十五而有志於學”,這是名符其實的童子功,文化功底是相當紮實的,孟子就更不用講了,《三字經》裡說“昔孟母,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為了讓他有一個好的生長環境,三次搬家,幾千年來一直被傳為美談。
六祖的父親雖然是個官員,但他是在父親被貶到廣東以後才出生的,而且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裡非常困難,他一直靠打柴賣錢來贍養老母親,所以從這點來看,六祖和孔孟等聖賢是沒有可比性的。
思想是什麼?我們之所以瞭解一個人的思想,是因為用文字和語言表達出來了,表達出來的叫語言文字,沒有表達出來的才叫做思想,所以我們現在看《六祖壇經》,有好幾個版本,大概就是因為六祖不識字,平時講經說法,由弟子們分別記錄整理。
他因為不識字,又無法逐字校對,這樣不同的弟子記錄下來,版本上肯定會有差別,據說在敦煌出土的版本,就和世面上普遍流通的版本有很多不同之處,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從實際境界上講如果從求證到的實際境界上講,他們是沒有區別的,中國的儒道文化,與印度的佛教文化,最終的目的都交織在一個點上,佛教講究心物一元,中國則追求天人合一,這是同樣的境界。
道家的老子講“夫物芸芸,復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乃明,不知常,妄作兇。”這話只有真正參透了天地造化之後才講得出來。
儒家孔子講“成性、存存,道義之門。”這和老子上面講的沒什麼區別,孔子的孫子子思也講“唯天下至誠謂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這講的就更透了,如果展開來講的話,可能會成為好大的一篇文章。
另外還有孟子的“浩然之氣”,還有莊子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等等等等,按禪宗的話講,這都是過來人才能講出的話,鸚鵡學舌式的講是絕對講不出來的。
六祖慧能雖然沒有上面這些文化大師們的文化功底,但境界畢竟是有的,而且與他們並無差別,這就如同大家都吃過同樣的水果,有文化的人在經典裡讀到過,馬上能知道吃的是什麼,然後引經據典的來一段,非常的愜意。
六祖沒讀過那些書,所以講不出那麼多道道,但他畢竟吃過同樣的東西,所以他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且讓有同樣境界的人一看,馬上就能明白。
比如六祖最有名的五句偈,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性自效能生成法。”這和上面子思講的“唯天下至誠……可以與天地參矣!”這段話境界上完全一樣。
總結所以六祖慧能與孔孟老莊相比,我們可以這樣總結,從文字表達上來講,六祖確實比不過他們,但從修行所證到的實際境界上來看,他們之間沒有區別,他們都是聖賢,聖賢有聖賢的境界,這是靠修出來的,用現在話來講,是實踐,有實實在在的實踐經驗,而不是花架子,非常值得我們尊敬!
回覆列表
慧能是唯心論。
老莊是一源論。
孔孟是唯物論。
也就是說,慧能講的是有自身入手,以意識來感悟,參悟。一切的境界都是因為意識形態的改變,而改變的。這就是識至本心,達諸佛理。走現代科學發現講,意識是可以決定物質的形態的。至於改變多少,還待科學的新發現!
而老莊是透過觀察,發現一切物體本歸一體。至於這個是什麼,他們也不明白。只是強曰為道!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就是《齊物論》的核心,《道德經》的精髓!
孔孟之說,只是以眼前為依據,不入玄學的深奧,也不解佛家哲理。只以所見與所作處世。內守中,外行庸。所謂中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順其自然,以求心安。所謂庸者,平凡,真實,克己,奉公。做一個最純粹的人,最簡單的人。無虛假,不妄為的人!
三者,哪個更好呢?
走佛家說起,他是以細緻的推理,推演,來走根本上解決人類的認識問題。如果由此明白了道理,並堅信,踐行,那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有利益的!這只是走平凡的角度看。如果走近代科學試驗,發現看。佛家的哲學,推演更具備科學性!比如《佛說入胎經》《佛說宇宙種》等等
走道家講,他也是以哲理,推演來走根本上解決的。但走留世的經典看,沒有佛家經典講的細緻!如《愣嚴經》《楞伽經》《華嚴經》《心經》《金剛經》等等
而儒家講的,很淺顯易懂,只是教大家做個純粹的人而已!既不講深處的哲理也不講人與物的根本關係。所以他們的弟子也就很難擺脫,對物質,權利的貪婪,貪戀!所以他的學說最不夠科學的!走漢朝的獨尊儒學起,到大清的滅亡。幾千年裡,中國的科技,等毫無發展,就是因為董仲舒提出的,獨尊儒學造成的!
他們三者,都有個共同點,就是自利利他。除去這些,就是哲學性,哲理性,思考性,科學性的不同了。如深些,細緻些的佛教,有比較深入的道教,而儒家就是最簡單的了。
如果按等級劃分的話。個人感覺,佛教,道教是聖人,而儒家是賢人!
如果按現代話講,佛教是博士,道教是研究生,而儒家最多就是中學而已!
個人見解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