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二菇涼耶

    老舍的《駱駝祥子》與《月牙兒》雖有著共同主題(揭示美好人性無力抵禦惡劣環境的侵蝕而必然走向墮落);但奇怪的是文學界普遍認為

    《駱駝祥子》遠比《月牙兒》經典。本文認為,《駱駝祥子》裡描寫美好人性在環境的壓迫下走向墮落的過程更全面、

    更深入,對主題的闡述更典型,因此能夠超越《月牙兒》而成為經典之作。一、共同的主題不同的地位

    老舍是現當代文學史裡極有特色的作家,特色在於其創作一直隨著現當代文學的發展而轉向。從最初的啟蒙主義文學(《二馬》《離婚》《貓城記》),到“論語派”的幽默小品;再轉向為《月牙兒》《駱駝祥子》等描寫美好人性的毀滅的作品;再轉向文化救國的宣揚(

    《四世同堂》);建國後其創作又轉向頌歌(《龍鬚溝》);再轉向嚴肅的社會歷史劇(《茶館》)。老舍創作隨著現當代文學發展的不停轉向使其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的標本,研究老舍個案實際上就研究了整個現代文學的相當部分的內容。

    老舍的創作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主題,在相同的時期往往是寫同一個主題。

    《月牙兒》(1935)和《駱駝祥子》(1936)創作於同一時期(1935年4月,中篇小說

    《月牙兒》在天津《國文週報》發表……1936年9月,《駱駝祥子》在《宇宙風》第二十五期連載)①

    ,事

    實上這兩部小說也是屬於同一主題。但是關於這兩篇小說的主題,在當前的現代文學史教材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理解偏差,目前比較常見的說法是《月牙兒》

    與《駱駝祥子》的主題是揭露舊社會的黑暗。這種說法固然有相當的道理,但並沒有抓住要害,沒有真正揭示出《月牙兒》和《駱駝祥子》的主題。

    《月牙兒》與《駱駝祥子》的真正主題是:自然(美好)人性無法抵禦惡劣環境的侵蝕而必然走向毀滅。透過對兩篇小說的情節進行分析,不難確定這個主題。

    《月牙兒》:主人公是一個小姑娘,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去世,與母親相依為命,但在那個時代靠女人的艱辛勞動很難維持生計,她家的東西都典當掉了,母女倆整天捱餓而難以忍受;後來母親再嫁,繼父對主人公很好,母女倆又有飯吃了,好景不長,有一天繼父失蹤了,再也沒有回來;母女倆又陷入了飢餓的深

    淵,母親為養活主人公,當了妓女,用賣身得來的錢給主人公買飯,讓她上學,但是主人公很恨母親的賣身選擇;主人公愛上一個青年,倆人戀愛同居,但某天有位少婦告訴她真相,原來她的男朋友已是有婦之夫,少婦懇求主人公放棄她丈夫,講義氣的主人公就與男友分手了;分手後沒有經濟來源,主人公去飯館做女招待,但飯館的顧客常動手動腳,主人公因為反抗而離開飯店;喪失生活來源的主人公陷入了飢餓的恐慌,只好考慮也去賣身而艱難地維持生計;在賣身的過程中染病,即使這樣,為填飽肚子,仍然要抱病賣身;主人公終於理解她所恨的母親賣身的苦衷了,面子並不重要,肚子餓才是最大的真理;新上任的官員掃清娼妓,把主人公當暗娼抓起來,而納稅的娼妓仍然營業;主人公看透了社會的汙穢,現實的無情……

    《駱駝祥子》:祥子是個非常優秀的農村青年,他崇尚個人奮鬥,勤奮拉車,終於攢夠資金買上自己的黃包車;一次出車時祥子被軍隊抓壯丁,車子被沒收;祥子逃離軍營,並偷回三匹駱駝換回部分積蓄;他繼續勤奮拉車,到了再次攢夠買車的錢時,卻被孫偵探把血汗錢敲詐一空;祥子受虎妞的勾引被迫與之成親,身體素質在辛勤的勞作中下降,虎妞難產而死使得祥子在喪事中花光了買車的積蓄;祥子與妓女小福子相愛,但是卻沒錢娶她;祥子在夏家受夏太太勾引而染病,這時他已基本墮落———偷懶、抽菸、喝酒、打架、宰客;祥子終於找到穩定的拉車工作,他興沖沖去找小福子,卻發現小福子已被逼自殺;祥子終於完全自甘墮落,吃喝賭懶,成為麻木可憐一無是處的墮落者。

    很明顯,這兩篇小說說的是同一個主題:美好人性在惡劣的外在環境侵蝕下無力抵禦而必然走向毀滅。《月牙兒》的主人公本來有著美好的人性,她單純、自尊、善良、講義氣,但是在男友的欺騙下她開始了對人性的懷疑,在飯店裡也只有甘心墮落才能夠留下來,失業後又只能靠出賣肉體才能填飽肚子;被抓進監獄後又認清了社會上層的黑暗……任何美好的人性,處在主人公的位置,都無法抵禦惡劣環境的侵蝕而必然走向墮落。《駱駝祥子》裡的祥子本來也是美好人性的代表,但是對這樣一個美好的人性,社會一次又一次地剝奪他的勞動成果,摧毀他的希望,祥子的每次奮鬥都在惡劣的環境下成為泡影,最終祥子從肉體到精神都走向了徹底毀滅。任何美好人性處於祥子的位置,都很難避免走向墮落的命運,因為人相對於惡劣環境來講,實在是太渺小了。揭示美好人性無法抵禦惡劣環境的侵蝕而必然走向墮落,這就是《駱駝祥子》與《月牙兒》的共同主題。

    老舍也曾公開闡明人與惡劣環境的關係這一主題。老舍自認深受康拉德里的“人與環境”主題的影響,“不管人有多麼大的志願和生力,不管行為好壞,一旦走入這個魔咒的勢力圈中,便很難逃出……人物不盡是被環境鎖住而不得不墮落的,他們有的很純潔很高尚;可是即使這樣,他們的勝利還是……

    nothing”②。

    雖然闡述的是共同的主題,但是文學史對《駱駝祥子》與《月牙兒》的價值評價卻相去甚遠。例如廣泛使用的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教材裡,《月牙兒》的內容只有寥寥數語,而《駱駝祥子》則用上好幾頁來解讀;在評論界,在學生那裡,幾乎都知道《駱駝祥子》,而知道《月牙兒》的則少之又少。這就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兩篇作品表達的是同一主題,為什麼對其評價卻有天壤之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靜者善思,善思者知行合一,世事洞明”為何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個性突出,表現欲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