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雙面魔傑

    因為現在雲計算逐漸成為了資訊科技發展的戰略重點,它集合了眾多計算資源,讓每一位網民都可以隨時獲取資源,而這背後真正依賴的並不是高高在上的雲朵,是陸地上有無數臺伺服器構成的資料中心。

    那麼對於資料中心來說冷卻屬於資料中心的主要成本因素,所以怎麼解決冷卻降溫這個問題就是節約成本要考慮的最大的問題。

    Facebook位於瑞典呂勒奧的資料中心,距離北極圈不到70km,這裡常年低溫可以將冷空氣吸入散熱。阿里巴巴位於杭州千島湖的資料中心,這裡年平均氣溫17℃,可以利用深層湖水的迴圈流動,幫助伺服器降溫。而騰訊位於貴州貴安的資料中心,這裡有五條山洞,隧道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安全隱蔽且溫度較低。微軟更是腦洞大開,直接將伺服器沉到了海底,想要利用海洋的自然冷卻能力,打造一個綠色節能的海底資料中心。

    所以這沒有什麼是尖端技術。只是微軟為了節省維護伺服器(包括冷卻)的費用而已。就比如華為在大山深處建立資料中心一樣,他們的目的都是相同的。

  • 2 # 菜雞聊科學

    二零一八年六月,微軟將一個長度十二米,直徑約三米的資料中心沉入了蘇格蘭的海底,這個資料中心裝載著八百四十八臺伺服器,準備進行長達五年的可靠性測試。但電器大都是特別怕水的,為什麼微軟還要將伺服器部署在海底呢?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了給伺服器降溫,我們的個人電腦都要使用到風扇來給CPU散熱,更何況是無數臺伺服器聚集在一起的溫度了。對此伺服器的各大廠商們也都想盡了降溫方法。

    比如華為就在貴州的一座大山上建立了一個數據中心,因為這裡的氣候適宜,即便是在最炎熱的夏季溫度也只有二十度左右。還有位於杭州千島湖的阿里巴巴,也利用了深層湖水的迴圈流動來給伺服器散熱以及距離北極圈不過七十千米的facebook,更是利用了這裡的冷空氣來給伺服器降溫。

    而微軟公司將伺服器放入海底的這個想法則是利用了水的傳導性。

    首先海水的質量較大,流動性廣泛,且溫度很低,伺服器利用周圍的水流解決了最基本的散熱問題。同時從環境來看,伺服器在水下的熱度所產生的影響只有千萬分之一,並且還可以利用海浪發電,為伺服器提供更多清潔、可持續的能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降低了成本。據統計,全球資料中心每年消耗的電量佔到了全球總電量的百分之二,而其中的能量消耗成本是整個it行業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

    與其花費鉅額代價買空調或者風扇降溫,不如直接將伺服器沉入海底,利用可再生能源給資料中心帶來足夠的能量。這個專案被稱為Natick。

    微軟公司為了讓這個方案可行,也是下足了血本,他們請來了法國的一個專門研究軍用潛艇密封性和防水性的專業團隊,並用一百五十天時間嘗試試驗才取得成功。

    不過這個方法並不是一勞永逸的,因為部署在海里的伺服器無法進行正常維護,只能持續幾年時間後重新取回,然後再用新的伺服器來代替。所以微軟為了延長伺服器的使用壽命,會用氮氣填充來防止內部的腐蝕。

    其實早在二零一五年八月,微軟就曾在加州的海岸附近進行過為期四個月的試驗性嘗試,最後的結果跟預期相符,因此才將這個專案延續下來。

    這個專案的好處除了降低成本之外,還值得一提的就是距離了。延遲對於網路提供者來說簡直就是災難,而降低延遲最好的方法就是將伺服器儘可能的靠近使用者。

    目前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距離海岸兩百公里以內的範圍,而將伺服器部署在這裡,無疑是大大降低了延遲的問題。

  • 3 # 價值分享觀察

    其實沒什麼不同,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散熱。

    所以,不管是微軟還是蘋果,不管是華為還是谷歌,他們建伺服器的時候都會從幾個方面考慮:成本、安全。從成本方面來說,主要是場所、電力和硬體成本。而電力方面又因伺服器散熱而需要考慮降溫的成本,實際上很多伺服器的電力都因散熱而浪費掉。

    所以,微軟把伺服器沉到海底也是基於上面說的幾點考慮。首先不需要場地成本,透過集裝箱的方式沉入海底,避免了建設機房的成本;其次透過海水散熱減少了空調的使用,這種天然的降溫方式比耗費大量的空調降溫要划算得多,對於微軟在向雲廠家轉型的過程中,大規模採用海底部署的方式節省的成本是非常可觀的。

    現在很多的雲廠家,都在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儘可能地降低成本來部署伺服器。比如谷歌想出了用廁所的水給伺服器來散熱,當然是與汙水淨化廠合作的方式。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公司把伺服器部署在貴州的深山老林裡面。比如蘋果公司就把中國區的資料伺服器放在了貴州。後續包括阿里、華為、中國移動等公司把伺服器建立在貴州後,騰訊公司也把伺服器建在了貴州。其原因主要包括:當地的氣候比較涼爽和穩定,電力便宜,地質穩定。所以伺服器建在這些地方是比較安全和划算的。

    所以來說,廠家肯定是因地適宜的選擇合適的方式,並沒對錯,目的完全相同。

  • 4 # 百變金剛007

    眾所周知,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在全球範圍內也誕生了很多的科技巨頭企業,像微軟、華為、蘋果等公司都是家喻戶曉的科技企業,而對於這些大型的科技企業來說,建立一個合適的伺服器資料中心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在網際網路時代,所有的資料傳輸幾乎都需要依賴於伺服器的支撐才行,所以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都有自己的伺服器資料中心!

    目前幾乎所有的大型網路運營公司,都在尋找並研發最合適的伺服器冷卻技術;因為伺服器的執行會產生大量的熱量,而且還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這對於建設伺服器的場所來說,就有嚴格的要求;像馬雲的阿里雲以及亞馬遜和360等企業就將自己的資料中心給建在了寧夏,而華為、騰訊和蘋果iCloud則選擇將資料中心給建在了貴州的大山中,其目的就是為了利用該地獨特的氣候,以達到低溫和自然風製冷的效果,並有效地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據悉,在貴州的大山深處,華為選擇了將山體挖空來放置伺服器。據悉,華為貴州伺服器中心僅一期的建築面積就超過40萬平方米,可以容納60萬臺儲存伺服器,其規模無疑也是十分龐大的,那麼華為為何會選擇在貴州“挖空”一座大山來建資料中心呢?這裡面有這幾個關鍵原因。

    貴州之所以會受到華為等無數科技企業的青睞,並在這裡建設自己的伺服器中心,主要是因為貴州的地理位置優越,這裡山區眾多,而且氣候宜人,就算是在夏天平均氣溫也僅僅在25度上下,很適合伺服器的散熱;而且貴州很多山區都有天然的溶洞,建設伺服器中心也有利於形成恆溫恆壓的環境,在貴州還很少會發生地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生,這些有利條件可以充分保障大資料中心的穩定性。

    除了華為這樣的企業將資料中心給建設在大山中以外,還有美國微軟將伺服器給沉入海底,想要在海底建設自己的資料中心;據悉,早在2014年的時候,美國微軟就發起了“水下資料中心建設計劃”,為了完成這一計劃,微軟公司還展開了相關的海底實驗,微軟公司為了解決海底伺服器的防水問題,甚至還花巨資聘請了艦艇製造商“法國海軍集團”,採用潛艇級別的防水和散熱技術來建設自己的水下資料中心。微軟用重達17噸的鋼製密封艙,裝下近300臺電腦伺服器和超過100種的感測器,然後沉入加州海岸底,這些海底伺服器則透過艙內外安置的冷熱交換器,將艙內的高溫水與艙外海水迴圈交替,以達到散熱的目的。

    這些科技企業之所以會大費盡周折地去嘗試將伺服器放置在大山深處和海底,主要都是因為伺服器也特別怕熱,特別是成千上萬臺伺服器組成的資料中心,散熱一直都是一個難題,每年僅僅是這些服務區的散熱和電費運營都是一大筆的開銷。綜合來看,相比於微軟的海底資料中心,華為的大山資料中心建設方案無疑更為成熟一些,因為將資料中心給建設在深山中,可以不受海岸線等地理位置的限制,而且研發和建設成本也更低,目前微軟團隊仍處於試驗中,距離成熟的商用仍有一段距離,所以華為挖空深山放置伺服器方案無疑要更加的技高一籌,不知道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上經常說愛你一輩子,真正能做到的應該沒有吧?舉個例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