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
【原文】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遷。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譯文】
傲慢不可滋長,慾望不可放縱,志向不可自滿。享樂不可達到極點。
對於賢能的人要親近並敬重,要敬畏並愛戴。對於所愛的人要了解他的惡德,對於憎恨的人要看到他的優點。能積聚財富,但又能分派濟貧;能適應平安穩定,又能適應變化不定。
遇到財物不要隨便獲得,遇到危難不應苟且逃避。爭執不要求勝,分派不要求多。不懂的事不要下斷語,已明白的事不要自誇知道。
2、《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
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蓋言子之志於公乎?”世子曰:“不可。
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曰:“然則蓋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謂我欲弒君也。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辭於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於死。
申生不敢愛其死。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伯氏不出而圖吾君。伯氏苟出而圖吾君,申生受賜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為恭世子也。
晉獻公想要殺掉他的太子申生。
公子重耳告訴申生說:“你為什麼不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對父親說呢?”太子說:“不行。父親有驪姬才得安樂,我說出來會傷他的心。”重耳又說:“那麼為什麼不逃走呢?”
太子說:“不行。父親會說我想謀害他。天下哪裡有沒有國父的國家?再說我能逃到哪裡去呢?”於是申生派人向狐突告別說:“我申生有罪,沒有聽從您的忠告,以至於只有去死。
我不敢貪生怕死。雖然如此,但我們國君年紀老了,愛子年紀又小。國家有許多憂患,您又不肯出來為國君出謀劃策。如果您肯出來為國君出謀劃策,我就得到了您的恩惠,甘願去死。
”申生再拜叩頭行禮,接著自盡身亡。因此,人們送他溢號稱“恭世子”。
3、《魯莊公及宋人戰於乘丘》
魯莊公及宋人戰於乘丘,縣賁父御,卜國為右。馬驚,敗績。公隊,佐車授綏。公曰:“末之,卜也!”縣賁父曰:“他日不敗績,而今敗績,是無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誄之。士之有誄,自此始也。
魯莊公和宋華人在乘丘交戰,縣賁父為魯莊公駕車,卜國在車右邊護駕。拉車的馬受驚,將車翻倒。莊公摔下車來。
副車上的人遞下繩子,拉莊公上了副車。莊公說:“卜國啊,沒有勇力呀!”縣賁父說:“以前沒有翻過車,今天卻車翻人墜,這是我們沒有勇氣!”於是兩人殉職而死。事後馬伕洗馬時,發現馬大腿內側中了飛箭。
莊公說:“原來翻車不是他們的罪過。”於是莊公作文追述他們的功德。為士作文悼念的風習,就是從這開始的。
4、曾子寢疾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
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卜也!”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
斯季孫只賜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簀。”自此始也。曾子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嚴重。樂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腳旁,童僕坐在牆角,手拿燭火。
童僕說:“席子花紋華麗光潔,是大夫用得席子吧?”樂正子春說:“住口!”曾子聽到了,突然驚醒過來說:“啊!”童僕又說到:“席子花紋華麗光潔,是大夫用得席子吧?”曾子說:“是的,這是季孫送給我的,我沒有力氣換掉它。
曾子說:“你愛我不如愛那童僕君子愛人是用德行,小人愛人是姑息遷就。我現在還要求什麼呢?我只盼望死得合於正禮罷了。”於是大家扶起曾子,換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還沒有放安穩,曾子就去世了。
5、《子夏其子而喪其明》
子夏其子而喪其明。曾子吊之,曰:“吾聞之也:朋友喪明,則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無罪也!”
曾子怒曰:“商!女何無罪也?吾與女事夫子於洙泗之間,退而老於西河之,使西河之民疑女於夫子,爾罪一也。喪爾親,使民未有聞焉,爾罪二也。喪爾子,喪爾明,爾罪三也。”
而曰:“女何無罪與?”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過矣!吾過矣!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子夏因兒子死了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前去弔唁並說:“我聽說朋友的眼睛失明瞭,就要為它哭泣。”
曾子哭了,子夏也哭起來,說道:“天啊!我沒有罪過呀!”曾子氣憤地說:“你怎麼沒有罪過呢?以前我和你在洙水和泗水侍奉老師,後來你告老回到西河,使西河的人們把你比作老師。
這是你的第一條罪過。你居親人之喪,沒有可以為人特別稱道的事這是你的第二條罪過。你兒子死了就哭瞎了眼睛。這是你的第三條罪過。”
曾子接著反問道你難道就沒有罪過嗎?“子夏聽後仍掉手杖,下拜說:”我錯了!我錯了!我離開朋友獨自居住太久了。
1、《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
【原文】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遷。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譯文】
傲慢不可滋長,慾望不可放縱,志向不可自滿。享樂不可達到極點。
對於賢能的人要親近並敬重,要敬畏並愛戴。對於所愛的人要了解他的惡德,對於憎恨的人要看到他的優點。能積聚財富,但又能分派濟貧;能適應平安穩定,又能適應變化不定。
遇到財物不要隨便獲得,遇到危難不應苟且逃避。爭執不要求勝,分派不要求多。不懂的事不要下斷語,已明白的事不要自誇知道。
2、《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
【原文】
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蓋言子之志於公乎?”世子曰:“不可。
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曰:“然則蓋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謂我欲弒君也。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辭於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於死。
申生不敢愛其死。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伯氏不出而圖吾君。伯氏苟出而圖吾君,申生受賜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為恭世子也。
【譯文】
晉獻公想要殺掉他的太子申生。
公子重耳告訴申生說:“你為什麼不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對父親說呢?”太子說:“不行。父親有驪姬才得安樂,我說出來會傷他的心。”重耳又說:“那麼為什麼不逃走呢?”
太子說:“不行。父親會說我想謀害他。天下哪裡有沒有國父的國家?再說我能逃到哪裡去呢?”於是申生派人向狐突告別說:“我申生有罪,沒有聽從您的忠告,以至於只有去死。
我不敢貪生怕死。雖然如此,但我們國君年紀老了,愛子年紀又小。國家有許多憂患,您又不肯出來為國君出謀劃策。如果您肯出來為國君出謀劃策,我就得到了您的恩惠,甘願去死。
”申生再拜叩頭行禮,接著自盡身亡。因此,人們送他溢號稱“恭世子”。
3、《魯莊公及宋人戰於乘丘》
魯莊公及宋人戰於乘丘,縣賁父御,卜國為右。馬驚,敗績。公隊,佐車授綏。公曰:“末之,卜也!”縣賁父曰:“他日不敗績,而今敗績,是無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誄之。士之有誄,自此始也。
【譯文】
魯莊公和宋華人在乘丘交戰,縣賁父為魯莊公駕車,卜國在車右邊護駕。拉車的馬受驚,將車翻倒。莊公摔下車來。
副車上的人遞下繩子,拉莊公上了副車。莊公說:“卜國啊,沒有勇力呀!”縣賁父說:“以前沒有翻過車,今天卻車翻人墜,這是我們沒有勇氣!”於是兩人殉職而死。事後馬伕洗馬時,發現馬大腿內側中了飛箭。
莊公說:“原來翻車不是他們的罪過。”於是莊公作文追述他們的功德。為士作文悼念的風習,就是從這開始的。
4、曾子寢疾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
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卜也!”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
斯季孫只賜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簀。”自此始也。曾子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譯文】
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嚴重。樂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腳旁,童僕坐在牆角,手拿燭火。
童僕說:“席子花紋華麗光潔,是大夫用得席子吧?”樂正子春說:“住口!”曾子聽到了,突然驚醒過來說:“啊!”童僕又說到:“席子花紋華麗光潔,是大夫用得席子吧?”曾子說:“是的,這是季孫送給我的,我沒有力氣換掉它。
曾子說:“你愛我不如愛那童僕君子愛人是用德行,小人愛人是姑息遷就。我現在還要求什麼呢?我只盼望死得合於正禮罷了。”於是大家扶起曾子,換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還沒有放安穩,曾子就去世了。
5、《子夏其子而喪其明》
子夏其子而喪其明。曾子吊之,曰:“吾聞之也:朋友喪明,則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無罪也!”
曾子怒曰:“商!女何無罪也?吾與女事夫子於洙泗之間,退而老於西河之,使西河之民疑女於夫子,爾罪一也。喪爾親,使民未有聞焉,爾罪二也。喪爾子,喪爾明,爾罪三也。”
而曰:“女何無罪與?”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過矣!吾過矣!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譯文】
子夏因兒子死了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前去弔唁並說:“我聽說朋友的眼睛失明瞭,就要為它哭泣。”
曾子哭了,子夏也哭起來,說道:“天啊!我沒有罪過呀!”曾子氣憤地說:“你怎麼沒有罪過呢?以前我和你在洙水和泗水侍奉老師,後來你告老回到西河,使西河的人們把你比作老師。
這是你的第一條罪過。你居親人之喪,沒有可以為人特別稱道的事這是你的第二條罪過。你兒子死了就哭瞎了眼睛。這是你的第三條罪過。”
曾子接著反問道你難道就沒有罪過嗎?“子夏聽後仍掉手杖,下拜說:”我錯了!我錯了!我離開朋友獨自居住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