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零下清晨

    詩歌是藝術形式的一種,各個時代都有各個時代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如大家常說的:唐詩,宋詞,元劇,明清小說。

    現代詩顧名思義出現在現代,在中國,鼎盛的時期應該是民國和共和國80年代左右。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的巨大發展,藝術的表現形式也更加多元。當代以音樂和影視尤為突出。老百姓對藝術的追求不再是寫詩,而是聽聽音樂,看看電視劇,看看電影等。

    雖然現代詩已經不是最熱的藝術形式,但並不影響現代詩的藝術魅力,而且會一直存在,溫暖你我的心靈。

  • 2 # 點史

    一定有

    現在是新時代,是一個變革發展的時代,一切都是新的,許多有知識有學問的人都開始有自己的獨特寫作方法,對聯,詩歌,散文,小說,大家都開始有了新的寫法,新的寫作方式,符合大眾的,喜聞樂見的文化,不落後,不死板,在新文化和新時代中寫出了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也是被人們所接受的!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有思想,有想法的人很多,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時代,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網路的新寫作和新交流也是大勢所趨,更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我們一面不忘記中華幾千年來優秀的傳統文化,另一面要在此基礎上研究和探索出符合我們現在人的文化,所以說這是一個不斷傳遞和交流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也需要方方面面的網路人才!

  • 3 # 紅塵一過客

    世間萬物都有發展規律,都在向前發展的。

    江湖每天都在大洗牌,若不發展就會被淘汰!

    白雲悠悠,歲月悠悠,人生都在追求。舊的變新,新的變舊,變幻無窮,變化多端,無止無休無盡頭。

    詩歌亦是如此!

    從古代到今天的各種流派,無論舊詩新詩,古詩現代詩。千變萬化不離其宗。詩歌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生活處處有詩意,人人都可是詩人。

    至於以後詩歌如何形式出現,自有時間來證明。有些是人為,有些是時代的產物。

    有句話我不得不認同。現今網路發達,詩歌普及但愛之越來越少,成小眾。

    有人感嘆,現實認可孔方兄,光會寫詩有何用!!!

  • 4 # 我的名字一叫真

    現代詩歌剛走了一百年,和唐詩的八百多年比,才是“初級階段”,詩歌從語言的更新到形式的探索還在繼續。現代漢詩道路還遠著呢!

  • 5 # 光穆詩

    “式微式微,胡不歸?”

    在我看來,這句詩也許在較深層次上既解答了問題也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了中肯的答案。

    在相當程度上,現代詩歌確實顯現出沒落的趨勢,外部的社會大環境,諸如現在人偏愛看小說、電影、電視劇,喜歡碎片化閱讀,沒幾個有那些閒情逸致讀詩,全華人民都忙著發展經濟,貢獻GDP……我不否認這一籮筐的客觀現實,但是沒有更多好詩的問世才是問題的根本內因。

    從我的論點出發——“胡不歸”來看,無論寫古體詩還是現代新詩,作為作者的“人”本身的問題很重要,其人是否具有深厚的人文內涵和古典文學功底,是衡量詩作質量的一個比重很大的標尺。我所說的詩,是那些真正能打動人、給人以心靈啟迪和美好享受的作品,如果順口溜、打油詩偶爾也有幾件作品能達到此效果,姑且也算在內,但不是最主要的。

    現代詩歌式微是古今文化斷代和人文精神青黃不接的結果,這個時代,登臺便為師,老師一大堆,真正的大師卻沒寥寥無幾。而且“大師”這個詞,早已被人為搞貶值了。大師不再崇高,不再高尚,不再高深。也許是人們整體水平普遍提升了,才顯得當今的“大師”不再有多麼了不起;也可能是因為大師的編制,使得人們對真正的大師已經麻木了,真大師之後沒落民間,閉門謝客。但是,無論如何,有一個事實無可否認——這些年許多真正有學問、有功底的大師病的病,走的走,巨星隕落,青黃不接。

    今天,要發展中國詩歌,不要總盯著那一大堆外因去鑽牛角尖,客觀事實我們固然不能忽視,但要首先解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人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人的“質量”問題,人的“質量”直接影響詩的質量。

    我認為,作為詩作者,我們與其抱怨為什麼現代人都不讀詩,以及現代詩為何沒落等等問題,不如靜下心來,迴歸古典,迴歸自然,向古人虛心求教,從古典文化精神中汲取營養、為我所用,如此更為妥當。

    中國文化精神歷來是漸變式的,講究傳承,不像西方是突變式的。我們的變化發展雖然慢,但是穩,而且動能持久,影響深遠。這是中國文化演化方式的特點。

    眾所周知,中國古典文學,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典型,漢賦、魏晉玄言詩、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些都是歷代文學的高峰。唐詩達到高峰之後,時人既要繼續寫詩,又要進一步發展,詩餘便應運而生。同樣的,當宋詞達到高峰之後,當時人又進一步發展,於是詞餘便應運而生。從這個意義上講,現代詩要想達到高峰,不能老是死死模仿古人,任憑你再怎麼玩命創作,終究趕不上唐宋,更別說形成高峰了。好詩幾乎被唐宋人寫盡了,人家先發制人,達到一定的高度就形成一個“峰值”,你要是還想在原地原封不動的超越,這顯然是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這麼說並非厚古薄今,而是希望為今人作詩探索出一條屬於我們自己的路徑出來——當然,此路行之何其難也!既不能不學古人,學了古人以後,還不能死在古人藩籬之下,必須要能入得進去、跳的出來。

    總的來說,新事物“戰勝”舊事物的過程,不應該是單純的否定和推翻的過程,而應該是心平氣和地虛心借鑑和理性地揚棄的過程。

    竊以為,現代詩的未來之路必定是全新的,寬廣的,前所未有的。但是現代詩要想“活”的有聲有色,“活”的精彩,“活”出境界,別開生面,獨闢蹊徑的話,那麼其背後的作者的對古典文化精神一定是充滿溫情的,對華人文傳統的態度,一定是充滿敬意的,其思想一定是自由、獨立而開放的,其人文精神底蘊一定是深厚而宏富的。

  • 6 # 大寫小說

    現代詩歌通俗易懂,古代詩歌含蓄深奧,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創作出既有哲理,又有韻律的美妙境界,才能將詩歌發揚光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唇部防曬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