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用來形容老師教誨學生像及時的雨水滋潤萬物一樣,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現在常常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春風化雨出處:《孟子·盡心上》原文: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春風化雨”中“化”字是化生和養育的意思,這個詞的本意是指能長養萬物的風和雨,現常被用來比喻良好的教育薰陶。“有如時雨化之者”指的是:教導學生要像及時的雨水滋潤萬物一樣。在漢代劉向編著的《說苑·貴德》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吾不能以春風風人,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後人沿用至今,常以“春風化雨”或“時雨春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潤物無聲出處:唐·杜甫《春夜喜雨》原文: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詩中原句是說春雨隨春風而來,在夜裡悄悄灑落,無聲得滋潤萬物。“潤物無聲”原是形容春雨的,後也被用來形容教育,含有潛移默化的意思。擴充套件資料春風化雨的近義詞:化雨春風、春風風人 、夏雨雨人、時雨春風。杜甫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參考資料: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用來形容老師教誨學生像及時的雨水滋潤萬物一樣,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現在常常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春風化雨出處:《孟子·盡心上》原文: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春風化雨”中“化”字是化生和養育的意思,這個詞的本意是指能長養萬物的風和雨,現常被用來比喻良好的教育薰陶。“有如時雨化之者”指的是:教導學生要像及時的雨水滋潤萬物一樣。在漢代劉向編著的《說苑·貴德》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吾不能以春風風人,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後人沿用至今,常以“春風化雨”或“時雨春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潤物無聲出處:唐·杜甫《春夜喜雨》原文: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詩中原句是說春雨隨春風而來,在夜裡悄悄灑落,無聲得滋潤萬物。“潤物無聲”原是形容春雨的,後也被用來形容教育,含有潛移默化的意思。擴充套件資料春風化雨的近義詞:化雨春風、春風風人 、夏雨雨人、時雨春風。杜甫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