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二戰期間的美國軍隊,分為陸軍和海軍兩部分,航空兵部隊並不是單一的兵種,它隸屬於陸軍。有意思的是,陸軍向來以“老大”自居,海軍也因經費充裕而高高在上,兩軍種誰也不服誰,經常因為經費撥款、優先權等事情,爭得不可開交。

    不過,大敵當前兩軍種也能精誠團結,其中杜立特空襲東京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這項計劃中,海軍的航空母艦搭載陸軍的轟炸機,奔襲6000多公里轟炸東京,為日本偷襲珍珠港報仇。但鮮為人知的是,杜立特的轟炸機隊也是海軍幫助訓練的。

    陸軍基地裡唯一的海軍軍官。

    1942年2月,杜立特經過精心挑選和訓練,24架轟炸機機組已經完成了在陸地上的訓練科目,準備到靠近海邊的艾格林基地,練習海上飛行科目。他意識到必須有一名經驗豐富、善於駕駛過載飛機在航母起飛的海軍軍官,幫他訓練部下。

    海軍推薦了一位29歲的飛行教官——亨利.米勒中尉,儘管他不知道要為陸軍做什麼,但聽到是協助杜立特時,他爽快地答應了,因為杜立特是軍界人人皆知的飛行高手。然而,當其來到基地報到時,才發現3千多人的基地,只他一人穿的是海軍軍服。

    他向基地指揮官介紹,稱自己是一名運輸機飛行員和教練,並詢問:“陸軍讓我來到底幹什麼”,基地指揮官也不清楚是什麼任務。當一臉霧水的米勒,被送到杜立特的駐地後,才知道自己的任務,就是教陸軍飛行員如何從航母甲板起飛。

    陸軍飛行員們得知米勒來教他們飛行,多少有些不服氣。這其中不僅有兩軍種多年來的矛盾,更因為米勒只有29歲,顯然比他們年輕。當得知米勒並沒有開過B-25時,牴觸和瞧不起的態度油然而生,並取笑他:“我們對海軍也一無所知”。

    米勒知道自己要想樹立威信,必須要有本事。

    陸軍的小夥子們看到這麼年輕的海軍教練,並沒有把他太當回事。他們邀請米勒登上轟炸機試飛了一圈,並炫耀式的解釋到, B-25的起飛速度是170公里/小時。米勒自然明白對方的不信任和挑釁,他決定在起飛速度上給他們好好上一課。

    其實,在航母飛過運輸機的米勒,飛了一圈之後,便知道轟炸機除了大些,操作控制系統與運輸機大同小異,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面對學員們的刁難,他提出按照他的經驗,B-25只需一半的速度,也就是85公里/小時的速度,飛機就能飛上天。

    學員們紛紛搖頭,說道:“這根本不可能”。米勒要求飛行員雙腳踩住制動,把穩定杆拉回四分之三,加大油門,當發動機全速咆哮時,鬆開制動踏板,拉回操縱桿直到飛機升空。這一次,轟炸機只用了不到100公里/小時,就飛向天空。

    首次嘗試這種飛行的學員們在驚歎的同時,對這位年輕的教練十分信服。接下來的訓練就容易很多了,學員們虛心接受米勒的教導,按照他的方法開始進行訓練。當然,這些挑選出來的精英們,學得都很快,並與米勒建立了很好的友誼。

    米勒的指導,是杜立特空襲東京的關鍵。

    儘管米勒沒有駕駛過B-25,但憑藉開運輸機的經驗,很快就掌握了轟炸機的引擎特點和效能。然而,在“大黃蜂號”航母256米長的甲板上,並在滿載轟炸機的情況下,留給飛機起飛的距離只有100多米,他必須將這個距離精確到每一寸。

    當然,米勒對成功在甲板上起飛還是充滿信心的。在他看來,滿載的轟炸機在風速和航母的速度疊加在一起,就能形成70公里/小時的風速,稍加訓練,完全可以在甲板上滑行約80米後起飛。米勒經過仔細研究,制定了一個標準的起飛程式。

    學員們都認為這是一項不可思議的挑戰。杜立特作為指揮官,看到部下為難的樣子,他首先登上轟炸機,第一個飛出了米勒的要求。其他學員不好再“吐槽”了,一個個投入到訓練中,並將“看誰能在最短的距離起飛”,作為一場激烈的競賽。

    功夫不負有心人,杜立特的小夥子們都達到了在航母甲板起飛的要求。除了訓練,米勒還向學員們學習海軍禮儀,教他們如何向船尾的國旗和值班員敬禮,如何洗澡不浪費水,以及一些海軍術語。他希望兩軍種能夠避免不愉快,團結一致。

    總之,杜立特空襲東京,米勒中尉功不可沒。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沒學過書法的人,寫出跟書法大師一模一樣的字,又怎麼判定所謂的功力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