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約1250—1324間)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年輕時熱衷過功名,但仕途並不得意,後隱居杭州。他工於雜劇,與關漢卿、白仁甫、鄭光祖並稱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孤雁漢宮秋》等。其散曲豪邁、清逸,被推崇為“元人第一”。這首《天淨沙·秋思》最為著名。元周德清《中原音韻·小令定格》說此曲為“秋思之祖”。王國維《人間詞話》評曰:“廖廖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有元一代詞家,皆不能辦此也。”《顧曲麈談》也贊其“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摹仿此曲,而終無如此自然,故餘以為不可及者此也。”
這首曲子的題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國文壇古老的傳統。自屈原的《離騷》起一直延續到現在。《樂記》中說:“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內心的情意活動起來。那又是什麼東西能讓外物動起來呢?《詩品》雲:“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他認為,這種能讓物動,從而引起你內心感動的是‘氣’。那氣又是什麼呢?古人認為,宇宙間有陰陽二氣,是它們的執行才產生了天地萬物和四時晨昏。譬如:夏天陽氣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極點就開始衰落,陰氣漸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際陰氣最重,因而草木衰敗。陰到極點又轉為陽,陽生而萬物長,所以春天就會百花齊放。由於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內心也就隨著這些變化而感動。春天草木的萌發讓人聯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歡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讓人聯想到生命的衰老與終結。因此會讓人感到憂愁和悲傷。《離騷》中屈原嘆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宋玉在《九辯》裡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陸機《文賦》雲:“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雖然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但他們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佈景:“又是黃昏,一天快要結束。夕陽斜掛在山頭欲落還留的樣子,依依不捨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滿目淒涼,藤是枯萎的藤,已經沒有了生命。樹是千年老樹,颯颯的西風在吹著它走向風燭殘年。道是荒涼的古道,馬是體弱無力的瘦馬。飄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對如此蕭瑟的景色怎麼能不斷腸呢。你看這小橋、流水、人家都是那麼安詳,那麼靜諡。又是那麼溫馨。而我的家鄉、親人卻又離我那麼遠。哦,他們還好嗎?天氣漸漸變冷,他們加了衣服嗎?買了被子嗎?這一切的一切是都麼讓人牽掛。既然那麼讓人牽腸掛肚,我為什麼不早點回去呢?為了所謂的前程嗎?為了那所謂的功名嗎?那功名離我近嗎?遠嗎?京城的路還有多長呢?我又是那麼的迷茫。在這樣的黃昏中,在這樣的古道上。又是這樣蕭瑟的季節。我是繼續去追求功名呢?還是會去服侍那年老的雙親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滿懷愁緒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蕭瑟的景色讓人滿目淒涼,又加上安詳,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做反襯,使愁情更為深切,悲傷更為悽瀝。寫景之妙盡妙於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覺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經不能自己。至於成篇可讓人泣不成聲也。最絕處在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寫人之瘦而偏不寫人,由寫馬之瘦而襯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貧。路途跋涉之艱辛。求功名之困苦。讓人讀之而倍感其苦,詠之而更感其心。讀此曲而不淚下者不明其意也。
詩解:
這首小令,前三句各寫了不同的三種事物。我們看到:西風瀟瑟的深秋季節,地下沒有紅花,樹上不見綠葉,也沒有芳草,有的只是乾枯的藤,蒼老的樹,和歸巢的晚鴉,以及一曲溪水,溪上有小橋,橋畔有人家。這景色,正彷彿前人曾經寫過的:“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隋煬帝)。從第三句看,與前兩句不同:既有“瘦馬”,自然有人騎在這疲憊無力的馬上(隱約寫出人)。這時候,“夕陽西下”,眯出時間。“斷腸人在天涯”——直至此刻,才明顯地寫到旅人,寫到旅人的心情。這是一幅悽清、蕭瑟、充滿離愁的畫面。開頭兩句寫景,對這幅蕭瑟悽清的秋景圖,作進一具皴染。第五句是結穴之筆,於是人物形象,特別是人的感情,躍然紙上,使形象鮮明起來。
《天淨沙·秋思》文學鑑賞
《天淨沙·秋思》這首元曲中的小令,用寓情於景的方法,透過對秋天黃昏時的景物描寫,刻畫了一個奔波在外的遊子形象,表達了異鄉遊子的羈旅之思
這首小令先寫景再寫情,寫景為抒情服務。作者馬致遠先是採用白描的方法,僅僅用了18個字就描繪出9種不同的景物,將它們和諧而又自然地納入一個畫圖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枯藤老樹昏鴉”說明此時乃深秋時節,“古道西風瘦馬”則間接刻畫出異鄉遊子的形象。與此同時,作者也將自己悲涼的感情寄託於此景中,使原本已十分淒涼的景物更令人傷感。作者也十分注意景與情的配合,例如“小橋流水人家”,本是及其常見的普通景物,但當它與“斷腸人”同處於一個畫面之時,便不再是孤立的景象,而成為“斷腸人”心碎斷腸之觸發物,使圖景帶上悲涼氣氛,真可謂“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作者對景物的描寫不僅言簡意駭,讀起來琅琅上口,而且將全文的感情基調推上一個高度,很好地為下文的抒情作了鋪墊。後兩句則直抒胸臆,“夕陽西下”,作者的惆悵悲哀之情溢於言表,“斷腸人在天涯”則點明全文主旨,此時,作者的羈旅之思體現得淋漓盡致
全曲中作者注意詞句的前後照應,如“昏”與“夕陽”,“天涯”與“古道”,雖無一個“思”字,但全文卻始終圍繞此字來寫,作者的惆悵悲哀之情無處不在,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這首被喻為“秋思之祖”的元曲小令確實有它獨到過人之處。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約1250—1324間)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年輕時熱衷過功名,但仕途並不得意,後隱居杭州。他工於雜劇,與關漢卿、白仁甫、鄭光祖並稱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孤雁漢宮秋》等。其散曲豪邁、清逸,被推崇為“元人第一”。這首《天淨沙·秋思》最為著名。元周德清《中原音韻·小令定格》說此曲為“秋思之祖”。王國維《人間詞話》評曰:“廖廖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有元一代詞家,皆不能辦此也。”《顧曲麈談》也贊其“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摹仿此曲,而終無如此自然,故餘以為不可及者此也。”
這首曲子的題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國文壇古老的傳統。自屈原的《離騷》起一直延續到現在。《樂記》中說:“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內心的情意活動起來。那又是什麼東西能讓外物動起來呢?《詩品》雲:“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他認為,這種能讓物動,從而引起你內心感動的是‘氣’。那氣又是什麼呢?古人認為,宇宙間有陰陽二氣,是它們的執行才產生了天地萬物和四時晨昏。譬如:夏天陽氣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極點就開始衰落,陰氣漸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際陰氣最重,因而草木衰敗。陰到極點又轉為陽,陽生而萬物長,所以春天就會百花齊放。由於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內心也就隨著這些變化而感動。春天草木的萌發讓人聯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歡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讓人聯想到生命的衰老與終結。因此會讓人感到憂愁和悲傷。《離騷》中屈原嘆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宋玉在《九辯》裡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陸機《文賦》雲:“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雖然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但他們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佈景:“又是黃昏,一天快要結束。夕陽斜掛在山頭欲落還留的樣子,依依不捨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滿目淒涼,藤是枯萎的藤,已經沒有了生命。樹是千年老樹,颯颯的西風在吹著它走向風燭殘年。道是荒涼的古道,馬是體弱無力的瘦馬。飄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對如此蕭瑟的景色怎麼能不斷腸呢。你看這小橋、流水、人家都是那麼安詳,那麼靜諡。又是那麼溫馨。而我的家鄉、親人卻又離我那麼遠。哦,他們還好嗎?天氣漸漸變冷,他們加了衣服嗎?買了被子嗎?這一切的一切是都麼讓人牽掛。既然那麼讓人牽腸掛肚,我為什麼不早點回去呢?為了所謂的前程嗎?為了那所謂的功名嗎?那功名離我近嗎?遠嗎?京城的路還有多長呢?我又是那麼的迷茫。在這樣的黃昏中,在這樣的古道上。又是這樣蕭瑟的季節。我是繼續去追求功名呢?還是會去服侍那年老的雙親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滿懷愁緒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蕭瑟的景色讓人滿目淒涼,又加上安詳,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做反襯,使愁情更為深切,悲傷更為悽瀝。寫景之妙盡妙於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覺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經不能自己。至於成篇可讓人泣不成聲也。最絕處在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寫人之瘦而偏不寫人,由寫馬之瘦而襯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貧。路途跋涉之艱辛。求功名之困苦。讓人讀之而倍感其苦,詠之而更感其心。讀此曲而不淚下者不明其意也。
詩解:
這首小令,前三句各寫了不同的三種事物。我們看到:西風瀟瑟的深秋季節,地下沒有紅花,樹上不見綠葉,也沒有芳草,有的只是乾枯的藤,蒼老的樹,和歸巢的晚鴉,以及一曲溪水,溪上有小橋,橋畔有人家。這景色,正彷彿前人曾經寫過的:“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隋煬帝)。從第三句看,與前兩句不同:既有“瘦馬”,自然有人騎在這疲憊無力的馬上(隱約寫出人)。這時候,“夕陽西下”,眯出時間。“斷腸人在天涯”——直至此刻,才明顯地寫到旅人,寫到旅人的心情。這是一幅悽清、蕭瑟、充滿離愁的畫面。開頭兩句寫景,對這幅蕭瑟悽清的秋景圖,作進一具皴染。第五句是結穴之筆,於是人物形象,特別是人的感情,躍然紙上,使形象鮮明起來。
《天淨沙·秋思》文學鑑賞
《天淨沙·秋思》這首元曲中的小令,用寓情於景的方法,透過對秋天黃昏時的景物描寫,刻畫了一個奔波在外的遊子形象,表達了異鄉遊子的羈旅之思
這首小令先寫景再寫情,寫景為抒情服務。作者馬致遠先是採用白描的方法,僅僅用了18個字就描繪出9種不同的景物,將它們和諧而又自然地納入一個畫圖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枯藤老樹昏鴉”說明此時乃深秋時節,“古道西風瘦馬”則間接刻畫出異鄉遊子的形象。與此同時,作者也將自己悲涼的感情寄託於此景中,使原本已十分淒涼的景物更令人傷感。作者也十分注意景與情的配合,例如“小橋流水人家”,本是及其常見的普通景物,但當它與“斷腸人”同處於一個畫面之時,便不再是孤立的景象,而成為“斷腸人”心碎斷腸之觸發物,使圖景帶上悲涼氣氛,真可謂“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作者對景物的描寫不僅言簡意駭,讀起來琅琅上口,而且將全文的感情基調推上一個高度,很好地為下文的抒情作了鋪墊。後兩句則直抒胸臆,“夕陽西下”,作者的惆悵悲哀之情溢於言表,“斷腸人在天涯”則點明全文主旨,此時,作者的羈旅之思體現得淋漓盡致
全曲中作者注意詞句的前後照應,如“昏”與“夕陽”,“天涯”與“古道”,雖無一個“思”字,但全文卻始終圍繞此字來寫,作者的惆悵悲哀之情無處不在,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這首被喻為“秋思之祖”的元曲小令確實有它獨到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