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詮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照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可以說出來的東西,就不是恆常的,可以用名去稱謂,就不是恆常的名稱。照這樣解釋,道和名都是指稱謂、言說或指稱。這是道、名的第一層意思。但是道的本意是道路,當然也可以引伸為人生的道路。人的一生就像在一條道路上行走,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道路。有的人因偶然的機會,兩條道路碰在一起;有的雖碰在一起,但隨即又分開了;有的走進了羊腸小道,走進了歧路,從此再也碰不到了。道是人走出來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此所謂“道”,也就是要有一條人人都可以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要為人生找出一條可以走得通的路。因為我們走的路都不通,表面上我們都在道上行走,但我們都是在可道上行走,都不是常道,因此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走進了歧路,有的走得很辛苦。在人生道上,我們都會進行種種的活動。每一項活動大抵都會有所成,這有所成也就是名,所謂功名是也。每項活動都是可道,每項做成的活動都是可名。因此“名”不必專指稱謂;事實上老子關心的也不是世間所有事物的稱謂會否長久的問題。“桌子”作為桌子的名稱固然是可名,但這一可名是否常名卻不是老子所關心的。名是功名,名份或人間的一切價值。人生的一切活動都是一種創造,我們都要實現某種價值。但是當我們自以為創造了很多東西,自以為實現了很多價值,老子卻說,你所實現的價值是真的實現了嗎?這就叫名可名,非常名。一般的,我們總認為文明是進步的,社會一定要發展,可道可名的東西都是好的。但是老子偏偏在這裡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要我們反省,人門社會的種種真的是屬於常道、常名嗎?當你自以為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當你提出一項很了不起的學說、觀點,老子卻冷冷地說,道可道,非道;名可名,非常名。你的所謂事業,你的所謂成就是否真的是常道常名?很顯然,老子說這句話,是要我們時時反省,當你以為一件事很重要的時候,那件事真的就那麼重要嗎?當你以為一件事不很重要的時候,難道它就真的不那麼重要嗎?當你以為你很有成就的時候,那些成就真的就是成就嗎?當你認為自己沒有成就的時候,難道你就真的一點成就也沒有嗎?當我們的社會迅速發展,科技無遠弗屆的時候,難道這些真的表示我們進步了嗎?可是,另一方面,難道不也是表示我們確是進步了嗎?……翻開《道德經》劈頭就是這一句,老子並不是要否定我們所做的一切活動,而是要讓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恆久存在的。在這可道可名之外,還有一層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醒我們注意這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矇蔽。那麼這不可道不可名的常道是什麼呢?在整本《道德經》內,老子至始至終都沒有告訴我們,因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老子也把這真正的大道說出來,那就不是真正的常道了。即使用“道”這個名稱,老子也只是說這是勉強為之(強字之曰道),請大家不要太執著於“道”這個名稱。既然老子沒有告訴我們道是什麼,那麼《道德經》五千言都說了些什麼呢?其實,老子一方面有所言,另一方面卻也無所言,在言與不言不間,老子就將那恆常不變的大道向我們透露了出來。我們再繼續看下去。老子雖然沒有向我們解釋“道”是什麼,但是卻接著提出“無”和“有”,要我們從“無”、“有”去體會道。首先,老子把我們注意力引到了天地萬物。他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始是根源,天地本就是無,就是說天地之初開,本沒有什麼東西去推動,天地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天地雖然不去推動萬事萬物的形成,但萬物卻在天地中形成了,這就是“有,名萬物之母”。“有”是對萬物的總稱(母),也就是萬物都存在了。因此天地的“無”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就永遠是虛無,也不會生出萬物。正因為天地的“無”才有了“有”。“故常無,欲以觀其;常有,欲以觀其徼”。天地能夠化生萬物,成就萬物,就在於“無”。因為“無”,故有無窮的妙用。但是這無窮的妙用還要具體落實到萬物。一落實到具體的物,則物物皆有各自之特性,此即“徼”,我們就是透過“有”來觀照每一物的特性。這句話落實到具體的人生修養,就是說我們不要自己限定了自己,不要只從自己的觀點去觀看他人,觀看萬物。我們首先要“無”掉自己,沒有了自己,才可就每一物的特性而欣賞之,觀照之。這就是用“有”來觀其徼。蘇轍《老子解》在注這一句的時候說:“聖人體道以為天下用,入於眾有而‘常無’,將以觀其妙也。體其至無而‘常有’,將以觀其徼也。”所謂“入於眾有而常無”就是說不滯於物,不被每一事物牽引拖累;“體其至無而常有”,就是說不泥於道,不會永遠處於“無”,因為永遠處於“無”就成了空虛的了,道的“無”還要進一步創生萬物。因此本章第一句是提出一大道,當然老子沒有正面說我的大道是什麼,他只是說我的道是不可道、不可名的。然後第二句指出道的特點,即道透過“無”“有”化生萬物。第三句則是落實到人的修養層面來講。最後第四句則是作一總結。兩者,是指“無”和“有”,“同出而異名”,名稱雖不相同,但都是從道而來,也就是說都是屬於“道”,道既是“無”,也是“有”,道之“無”產生萬物,道之“有”成就萬物。從道的觀點看,萬物都是玄同混一,根本沒有分別,這就是道的奧妙深遠。只是我們能體會到道的奧妙幽遠,也就是進入了眾妙之,即進入了一無邊廣大的天地。
《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詮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照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可以說出來的東西,就不是恆常的,可以用名去稱謂,就不是恆常的名稱。照這樣解釋,道和名都是指稱謂、言說或指稱。這是道、名的第一層意思。但是道的本意是道路,當然也可以引伸為人生的道路。人的一生就像在一條道路上行走,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道路。有的人因偶然的機會,兩條道路碰在一起;有的雖碰在一起,但隨即又分開了;有的走進了羊腸小道,走進了歧路,從此再也碰不到了。道是人走出來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此所謂“道”,也就是要有一條人人都可以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要為人生找出一條可以走得通的路。因為我們走的路都不通,表面上我們都在道上行走,但我們都是在可道上行走,都不是常道,因此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走進了歧路,有的走得很辛苦。在人生道上,我們都會進行種種的活動。每一項活動大抵都會有所成,這有所成也就是名,所謂功名是也。每項活動都是可道,每項做成的活動都是可名。因此“名”不必專指稱謂;事實上老子關心的也不是世間所有事物的稱謂會否長久的問題。“桌子”作為桌子的名稱固然是可名,但這一可名是否常名卻不是老子所關心的。名是功名,名份或人間的一切價值。人生的一切活動都是一種創造,我們都要實現某種價值。但是當我們自以為創造了很多東西,自以為實現了很多價值,老子卻說,你所實現的價值是真的實現了嗎?這就叫名可名,非常名。一般的,我們總認為文明是進步的,社會一定要發展,可道可名的東西都是好的。但是老子偏偏在這裡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要我們反省,人門社會的種種真的是屬於常道、常名嗎?當你自以為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當你提出一項很了不起的學說、觀點,老子卻冷冷地說,道可道,非道;名可名,非常名。你的所謂事業,你的所謂成就是否真的是常道常名?很顯然,老子說這句話,是要我們時時反省,當你以為一件事很重要的時候,那件事真的就那麼重要嗎?當你以為一件事不很重要的時候,難道它就真的不那麼重要嗎?當你以為你很有成就的時候,那些成就真的就是成就嗎?當你認為自己沒有成就的時候,難道你就真的一點成就也沒有嗎?當我們的社會迅速發展,科技無遠弗屆的時候,難道這些真的表示我們進步了嗎?可是,另一方面,難道不也是表示我們確是進步了嗎?……翻開《道德經》劈頭就是這一句,老子並不是要否定我們所做的一切活動,而是要讓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恆久存在的。在這可道可名之外,還有一層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醒我們注意這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矇蔽。那麼這不可道不可名的常道是什麼呢?在整本《道德經》內,老子至始至終都沒有告訴我們,因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老子也把這真正的大道說出來,那就不是真正的常道了。即使用“道”這個名稱,老子也只是說這是勉強為之(強字之曰道),請大家不要太執著於“道”這個名稱。既然老子沒有告訴我們道是什麼,那麼《道德經》五千言都說了些什麼呢?其實,老子一方面有所言,另一方面卻也無所言,在言與不言不間,老子就將那恆常不變的大道向我們透露了出來。我們再繼續看下去。老子雖然沒有向我們解釋“道”是什麼,但是卻接著提出“無”和“有”,要我們從“無”、“有”去體會道。首先,老子把我們注意力引到了天地萬物。他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始是根源,天地本就是無,就是說天地之初開,本沒有什麼東西去推動,天地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天地雖然不去推動萬事萬物的形成,但萬物卻在天地中形成了,這就是“有,名萬物之母”。“有”是對萬物的總稱(母),也就是萬物都存在了。因此天地的“無”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就永遠是虛無,也不會生出萬物。正因為天地的“無”才有了“有”。“故常無,欲以觀其;常有,欲以觀其徼”。天地能夠化生萬物,成就萬物,就在於“無”。因為“無”,故有無窮的妙用。但是這無窮的妙用還要具體落實到萬物。一落實到具體的物,則物物皆有各自之特性,此即“徼”,我們就是透過“有”來觀照每一物的特性。這句話落實到具體的人生修養,就是說我們不要自己限定了自己,不要只從自己的觀點去觀看他人,觀看萬物。我們首先要“無”掉自己,沒有了自己,才可就每一物的特性而欣賞之,觀照之。這就是用“有”來觀其徼。蘇轍《老子解》在注這一句的時候說:“聖人體道以為天下用,入於眾有而‘常無’,將以觀其妙也。體其至無而‘常有’,將以觀其徼也。”所謂“入於眾有而常無”就是說不滯於物,不被每一事物牽引拖累;“體其至無而常有”,就是說不泥於道,不會永遠處於“無”,因為永遠處於“無”就成了空虛的了,道的“無”還要進一步創生萬物。因此本章第一句是提出一大道,當然老子沒有正面說我的大道是什麼,他只是說我的道是不可道、不可名的。然後第二句指出道的特點,即道透過“無”“有”化生萬物。第三句則是落實到人的修養層面來講。最後第四句則是作一總結。兩者,是指“無”和“有”,“同出而異名”,名稱雖不相同,但都是從道而來,也就是說都是屬於“道”,道既是“無”,也是“有”,道之“無”產生萬物,道之“有”成就萬物。從道的觀點看,萬物都是玄同混一,根本沒有分別,這就是道的奧妙深遠。只是我們能體會到道的奧妙幽遠,也就是進入了眾妙之,即進入了一無邊廣大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