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
關於霸王龍的爭論多在於它們的進食方式以及移動方式。關於霸王龍的進食方式有食腐動物與掠食動物兩種看法。科學家目前只能透過其糞便化石、足跡化石(霸王龍的腳印)及相關動物的齒痕去推斷霸王龍的進食方式。
早在1917年,勞倫斯·賴博研究蛇發女怪龍的一個狀態良好的骨骸時,根據蛇發女怪龍的牙齒很少磨損的狀況,提出蛇發女怪龍是種食腐動物,而其近親也是霸王龍。這個觀點很快就遭到推翻,因為獸腳類恐龍的牙齒可以無限替換。自從霸王龍被發現以來,絕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它們是種掠食動物;但是像許多現代大型掠食動物一樣,在獵物缺乏的時候,它們也可能會採取食腐方式或向其他掠食動物搶奪食物。
著名的鴨嘴龍類專家傑克·霍納認為霸王龍是種食腐動物,不是主動的獵食動物,是食腐派的主要倡導者。霍納主要在他的書籍中談論這個看法,他只在一次官方的科學會議中提及這個假設。霍納根據以下特徵提出這個假設:
與其他掠食動物相比,霸王龍類的前肢異常細小,完全不能在獵食過程中,抓住並固定獵物。
相對於它們的腦部,霸王龍類具有大比例的嗅球與嗅覺神經,這顯示霸王龍類具有高度發展的嗅覺器官,可能用來聞出遠距離的屍體氣味,類似現代的禿鷹。近年有科學家研究21種恐龍的腦部結構,發現霸王龍的嗅覺器官是其中最發達的一種。掠食派的主張者認為,現代的食腐鳥類(例如禿鷹)都是大型飛行鳥類,它們使用敏感的器官搜尋屍體,並以節省力氣的方式滑翔,以搜尋大面積的土地。格拉斯哥的研究人員提出,一個生物繁盛的生態系統,例如塞倫蓋提國家公園,可提供大型獸腳類食腐動物足夠的屍體來源;但依這種方式,這些獸腳類食腐動物必須是冷血動物,這樣從屍體取得的卡路里才能多於日常消耗量。另一個問題則是,類似塞倫蓋提國家公園的現代生態系統並沒有大型陸棲食腐動物,因為食腐的飛行鳥類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搜尋食物,而獸腳類食腐動物並不會遇到飛行食腐鳥類的競爭。
霸王龍類的牙齒可用來壓碎骨頭,使它們可以從屍體咬下包含骨髓在內的大量食物,骨髓通常是動物身上最不營養的部分。凱倫·欽與其同事在一些糞化石中發現了骨頭的碎片,而這些糞化石可能是由霸王龍類動物所留下,但她們也指出,霸王龍類的牙齒無法像土狼一樣啃咬、咬碎骨頭。
某些霸王龍的獵物能夠快速移動,而霸王龍只能行走而非奔跑,更顯示霸王龍是食腐動物。另一方面,近年研究認為霸王龍的速度雖然比現代大型陸棲掠食動物緩慢很多,但足以追上同時代大型鴨嘴龍類與角龍。霸王龍也可能採用伏擊的方式來捕食鴨嘴龍類和角龍類。
有些其他的證據則顯示霸王龍具有獵食的行為。在2006年,肯特·史蒂文斯指出霸王龍的眼睛朝向前方,使它們具有雙眼視覺,略優於現代的鷹。他也指出隨著霸王龍類的演化,它們的雙眼視覺能力更好。若霸王龍類是食腐動物,很難解釋雙眼視覺如何經過自然選擇而儲存下來;因為食腐動物並不需要立體視覺與深度知覺。很多食肉動物都具有著雙目視覺,最典型的就是當代的食肉目哺乳動物。此外,在現代動物中,立體視覺主要出現在掠食動物身上;靈長類則是個例外,因為它們需要良好視力才能在樹枝間行動、攀爬。
霸王龍的腦部模型,位於雪梨澳洲博物館。霸王龍的嗅球發展非常良好
在發現“蘇”的挖掘地點中,一個老年埃德蒙頓龍化石的尾部發現了一個癒合的傷痕,是由霸王龍類恐龍造成的。這個癒合的傷痕顯示霸王龍是種主動的掠食動物,而非積極的食腐動物。一個三角龍的腸骨也發現了癒合過的咬痕,也是由暴龍類造成的。而另一個三角龍的額角與頭盾鱗狀骨則發現霸王龍類的咬痕、斷裂後的癒合痕跡。此外,在2003年,一個研究估計霸王龍的咬合力為10000牛頓到15000牛頓之間,這種力量足以殺死一隻三角龍。
古生物學家彼得·賴森在檢驗“蘇”的時候,發現“蘇”的腓骨、尾椎、臉部骨頭上具有斷裂與癒合的痕跡,而且頸椎上嵌有一顆其他霸王龍的牙齒。如果賴森的發現屬實,這將顯示霸王龍類之間具有打鬥行為,可能是為了食物、求偶、甚至是同類相食,但真正理由仍不確定。然而,一個近期的檢驗顯示這些推論的傷口,大部分其實是感染或動物死亡後的損傷,只有少部分傷口被推論為物種內打鬥行為而造成的。
有些科學家表示既然霸王龍是食腐動物,應該有其他食肉恐龍是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頂級掠食動物。該地區的大型獵物則是大型頭飾龍類與鳥腳下目。在食腐動物的前提下,由於其他的霸王龍科動物具有與霸王龍相同的特徵,那麼當地的馳龍科恐龍將是當時北美洲的頂級掠食動物。而支援霸王龍為食腐動物的絕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強壯且巨大的霸王龍很容易就能從較小型的掠食動物口中輕易搶食屍體。
在1999年,專門研究恐龍牙齒的William Abler提出一項假設,霸王龍的唾液帶有細菌,可以使逃脫的獵物遭到感染、進而死亡,類似現代科莫多龍。William Abler提出霸王龍牙齒的前後側都有鋸齒狀邊緣,生前可能夾帶獵物的小型肉屑,並帶有細菌。當霸王龍咬到的獵物逃脫時,唾液的細菌將使獵物感染而死亡。傑克·霍納則認為,霸王龍、科莫多龍的牙齒鋸齒邊緣形狀並不相同。此外,每種動物的唾液都帶有細菌,所以霸王龍會用唾液的細菌殺死獵物的理論,顯得有點多餘。
在2010年,傑克·霍納等古生物學家提出霸王龍可能會有同類相食的行為。他們研究某些霸王龍化石的齒痕,發現也是來自於霸王龍,而這些齒痕分佈於肱骨、蹠骨、腳掌。他們推測,霸王龍可能會有物種內打鬥的行為,然後將戰敗死亡的同類屍體吃掉。因為在互相打鬥時,霸王龍不太可能咬到同類對手的後肢,所以後肢的齒痕可能是屍體被撕咬時所留下的。由於這些部位的肉量較少,他們推測這些屍體的主要部位被其他動物撕咬、吞食後,霸王龍再吞食這些肉較少的部位。另一種可能則是,霸王龍會以同類的屍體為食。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
關於霸王龍的爭論多在於它們的進食方式以及移動方式。關於霸王龍的進食方式有食腐動物與掠食動物兩種看法。科學家目前只能透過其糞便化石、足跡化石(霸王龍的腳印)及相關動物的齒痕去推斷霸王龍的進食方式。
早在1917年,勞倫斯·賴博研究蛇發女怪龍的一個狀態良好的骨骸時,根據蛇發女怪龍的牙齒很少磨損的狀況,提出蛇發女怪龍是種食腐動物,而其近親也是霸王龍。這個觀點很快就遭到推翻,因為獸腳類恐龍的牙齒可以無限替換。自從霸王龍被發現以來,絕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它們是種掠食動物;但是像許多現代大型掠食動物一樣,在獵物缺乏的時候,它們也可能會採取食腐方式或向其他掠食動物搶奪食物。
著名的鴨嘴龍類專家傑克·霍納認為霸王龍是種食腐動物,不是主動的獵食動物,是食腐派的主要倡導者。霍納主要在他的書籍中談論這個看法,他只在一次官方的科學會議中提及這個假設。霍納根據以下特徵提出這個假設:
與其他掠食動物相比,霸王龍類的前肢異常細小,完全不能在獵食過程中,抓住並固定獵物。
相對於它們的腦部,霸王龍類具有大比例的嗅球與嗅覺神經,這顯示霸王龍類具有高度發展的嗅覺器官,可能用來聞出遠距離的屍體氣味,類似現代的禿鷹。近年有科學家研究21種恐龍的腦部結構,發現霸王龍的嗅覺器官是其中最發達的一種。掠食派的主張者認為,現代的食腐鳥類(例如禿鷹)都是大型飛行鳥類,它們使用敏感的器官搜尋屍體,並以節省力氣的方式滑翔,以搜尋大面積的土地。格拉斯哥的研究人員提出,一個生物繁盛的生態系統,例如塞倫蓋提國家公園,可提供大型獸腳類食腐動物足夠的屍體來源;但依這種方式,這些獸腳類食腐動物必須是冷血動物,這樣從屍體取得的卡路里才能多於日常消耗量。另一個問題則是,類似塞倫蓋提國家公園的現代生態系統並沒有大型陸棲食腐動物,因為食腐的飛行鳥類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搜尋食物,而獸腳類食腐動物並不會遇到飛行食腐鳥類的競爭。
霸王龍類的牙齒可用來壓碎骨頭,使它們可以從屍體咬下包含骨髓在內的大量食物,骨髓通常是動物身上最不營養的部分。凱倫·欽與其同事在一些糞化石中發現了骨頭的碎片,而這些糞化石可能是由霸王龍類動物所留下,但她們也指出,霸王龍類的牙齒無法像土狼一樣啃咬、咬碎骨頭。
某些霸王龍的獵物能夠快速移動,而霸王龍只能行走而非奔跑,更顯示霸王龍是食腐動物。另一方面,近年研究認為霸王龍的速度雖然比現代大型陸棲掠食動物緩慢很多,但足以追上同時代大型鴨嘴龍類與角龍。霸王龍也可能採用伏擊的方式來捕食鴨嘴龍類和角龍類。
有些其他的證據則顯示霸王龍具有獵食的行為。在2006年,肯特·史蒂文斯指出霸王龍的眼睛朝向前方,使它們具有雙眼視覺,略優於現代的鷹。他也指出隨著霸王龍類的演化,它們的雙眼視覺能力更好。若霸王龍類是食腐動物,很難解釋雙眼視覺如何經過自然選擇而儲存下來;因為食腐動物並不需要立體視覺與深度知覺。很多食肉動物都具有著雙目視覺,最典型的就是當代的食肉目哺乳動物。此外,在現代動物中,立體視覺主要出現在掠食動物身上;靈長類則是個例外,因為它們需要良好視力才能在樹枝間行動、攀爬。
霸王龍的腦部模型,位於雪梨澳洲博物館。霸王龍的嗅球發展非常良好
在發現“蘇”的挖掘地點中,一個老年埃德蒙頓龍化石的尾部發現了一個癒合的傷痕,是由霸王龍類恐龍造成的。這個癒合的傷痕顯示霸王龍是種主動的掠食動物,而非積極的食腐動物。一個三角龍的腸骨也發現了癒合過的咬痕,也是由暴龍類造成的。而另一個三角龍的額角與頭盾鱗狀骨則發現霸王龍類的咬痕、斷裂後的癒合痕跡。此外,在2003年,一個研究估計霸王龍的咬合力為10000牛頓到15000牛頓之間,這種力量足以殺死一隻三角龍。
古生物學家彼得·賴森在檢驗“蘇”的時候,發現“蘇”的腓骨、尾椎、臉部骨頭上具有斷裂與癒合的痕跡,而且頸椎上嵌有一顆其他霸王龍的牙齒。如果賴森的發現屬實,這將顯示霸王龍類之間具有打鬥行為,可能是為了食物、求偶、甚至是同類相食,但真正理由仍不確定。然而,一個近期的檢驗顯示這些推論的傷口,大部分其實是感染或動物死亡後的損傷,只有少部分傷口被推論為物種內打鬥行為而造成的。
有些科學家表示既然霸王龍是食腐動物,應該有其他食肉恐龍是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頂級掠食動物。該地區的大型獵物則是大型頭飾龍類與鳥腳下目。在食腐動物的前提下,由於其他的霸王龍科動物具有與霸王龍相同的特徵,那麼當地的馳龍科恐龍將是當時北美洲的頂級掠食動物。而支援霸王龍為食腐動物的絕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強壯且巨大的霸王龍很容易就能從較小型的掠食動物口中輕易搶食屍體。
在1999年,專門研究恐龍牙齒的William Abler提出一項假設,霸王龍的唾液帶有細菌,可以使逃脫的獵物遭到感染、進而死亡,類似現代科莫多龍。William Abler提出霸王龍牙齒的前後側都有鋸齒狀邊緣,生前可能夾帶獵物的小型肉屑,並帶有細菌。當霸王龍咬到的獵物逃脫時,唾液的細菌將使獵物感染而死亡。傑克·霍納則認為,霸王龍、科莫多龍的牙齒鋸齒邊緣形狀並不相同。此外,每種動物的唾液都帶有細菌,所以霸王龍會用唾液的細菌殺死獵物的理論,顯得有點多餘。
在2010年,傑克·霍納等古生物學家提出霸王龍可能會有同類相食的行為。他們研究某些霸王龍化石的齒痕,發現也是來自於霸王龍,而這些齒痕分佈於肱骨、蹠骨、腳掌。他們推測,霸王龍可能會有物種內打鬥的行為,然後將戰敗死亡的同類屍體吃掉。因為在互相打鬥時,霸王龍不太可能咬到同類對手的後肢,所以後肢的齒痕可能是屍體被撕咬時所留下的。由於這些部位的肉量較少,他們推測這些屍體的主要部位被其他動物撕咬、吞食後,霸王龍再吞食這些肉較少的部位。另一種可能則是,霸王龍會以同類的屍體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