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點歷史君
-
2 # 清水空流
雍正的行為用現在的說法就是高薪養廉,看來雍正皇帝還是很前衛的,但結果卻是很糟糕,種下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在沒有任何配套措施的情況下,所謂的高薪養廉不過是空中樓閣。
雍正實施養廉銀的目的就是就是從制度上杜絕貪汙。提高官員收入。彌補那些清廉官員的經濟不足,使得其不需要貪汙就能過得很好,這是值得肯定的。但這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還需要配套的額制度體系的約束和規範。比如說兩江總督一年俸祿是155兩白銀。得到養廉銀的數量——1.8萬兩白銀,約合300萬元人民幣。不僅兩江總督這樣的封疆大吏,就是重九品的芝麻小官多少都有一些。可謂是全體成員受益,皆大歡喜。
最初還是不錯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逐漸顯現。到了乾隆一朝就是無官不貪的地步。那問題出在哪裡?除了制度本身之外,關鍵在於不到2萬兩白銀供養一個總督尚書級別的官員根本無法滿足其一年的需求。這兩萬兩白銀要供養一品大員的一家老小三妻四妾。聘用幕僚秘書、招募不入流衙門吏員,私人家丁,僕婦,廚師。上下打點,迎來送往這些都需要主官個人掏銀子。兩萬兩白銀肯定不夠。除了貪汙別無他法。而雍正出臺“養廉銀”,意思就是我給你錢了不要貪了,花錢換取官員的清廉!這雍正的主觀意圖,但與實際需求根本南轅北轍。這實際上就是制度的缺失。
養廉銀作為清朝的一項重大措施,的確在官員腐敗上,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有那麼多錢,但最後還是無法阻止官員貪腐,究其原因,其實還是養廉銀的制度本身,有點問題。
我先來說一下,養廉銀設立的初衷。養廉銀是雍正在位期間,在公元1723年出臺的制度。在康熙統治的末期,清朝的國庫空虛,地方官員結黨營私,上下剋扣,百姓民不聊生。尤其是地方在耗羨上做文章,大力搜刮百姓錢糧,中飽私囊,所納之錢糧,早就遠遠超過了地方府庫需要的正常開支。
對於這一弊端,康熙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明面上禁止這種特殊地向百姓徵收錢糧的方式,但是暗地裡又默許這種做法。原因很簡單,朝廷也需要耗羨來填充國庫,而且康熙晚年身體也越來越差,如何平衡耗羨帶來的負面作用,擔子就交給了後來的雍正皇帝。
雍正即位之後,果然大刀闊斧地開始了反貪。首先就是耗羨歸公,將徵收的錢糧不經過地方官之手,直接到省裡,清算之後再按各地方縣所需要的錢,一一下發。此舉頗見成效,極大程度上改革了貪腐的現象。
但是隨之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就是官員俸祿太低,如果貪不到銀子,誰又能為他辦事呢?官員手裡俸祿不夠,自然還是會想變得辦法去貪汙,最後受苦的還是百姓。在《清會典事例》中記載了各個官級的俸祿:
“正、從一品俸銀一百八十兩米一百八十斛正、從二品俸銀一百五十五兩米一百五十解..正從七品俸銀四十五兩米四十五斛正、從八品俸銀四十兩米四十斛正九品俸銀三十三兩一-錢一分四釐米三十三斛一斗一升四合從九品,俸銀三十一兩五錢二分米三十一斛五斗二升。”其中正七品官員俸祿只有40多兩,還要養活手底下一大幫人,根本就不夠花。雍正也看出了這個問題,有了這個契機,雍正才決定出臺“養廉銀”制度,目的也明顯,按照史書記載是:
“恐各官無以養廉,以致苛索百姓,故於耗羨中籌定數目,以為日用之資。”雍正還是很體貼官員的,為了怕他們繼續向百姓索取,不如直接把俸祿給到位了,用從百姓徵收的耗羨之中,提取一部分作為官員的“養廉銀”,這是養廉銀設立的目的。
有了那麼多錢,為何還是無法阻止朝廷官員腐敗?養廉銀製度開始的時候,的確頗見成效。養廉銀到底多給了多少錢?實際上這是按照品級來劃分的,品級越高的養廉銀也越高。總督每年的養廉銀大概有2萬兩左右,巡撫大概1.5萬兩,就算是縣令,每年也有1.2000兩的養廉銀。比他們原來的俸祿,要超過10倍乃至1.200倍!
舉個例子,養廉銀製度上來之後,山西巡撫諾岷正常的俸祿一年是155兩,養廉銀卻有3.17萬兩,超過了原來俸祿的204.5倍,再比如河南巡撫田文鏡,養廉銀也有2.89萬,超過了原本俸祿的186.5倍!
有了這麼多錢,開始的時候的確朝野上下一片祥和,官員手裡有銀子,貪腐的現象的確減少了。但是沒多久,從乾隆年間開始,養廉銀的積極作用就失去了,朝廷官員的腐敗又一次開始了。原因有三點。
①按照上面所說,養廉銀的發放,是根據官員的官階大小,正一品官員的養廉銀最多。這種分配方式,就極其不合理。不按照官員為朝廷所做的貢獻發放,反而單單按照官職分配。一來會讓官員的積極性大幅度下降,二來時間一久,地方官員就會產生不平等的心理,那怎麼辦呢?當然是繼續向百姓索取。所以,時間一久,腐敗的現象就會重新出現,而且會比之前更多,因為官員們已經將,養廉銀當成了正常收入,所以最後才出現了這種現象:提解已久,耗羨漸同正項,州縣官員,重新徵收,與耗羨之外又增耗羨,養廉之中又私取養廉”②養廉銀本身的來源,就很有問題。從百姓的耗羨之中,來貼補官員的俸祿與朝廷的國庫。開始的時候,百姓的生活的確比之前要好一點,但是沒多久就不行了。為了得到養廉銀和填充國庫,就需要更多的耗羨,百姓的生活反而更加艱苦。雍正出臺養廉銀的時候,知道這項政策的弊端,並說:錢糧之加耗羨原非應有之項。朕勤求治理愛養黎民本欲將此項悉行禁革。最後為了解決當時的貪腐,還是實行了,所以當後來乾隆繼位之後,國庫空虛靠耗羨也填補不了,自然也沒錢去給養廉銀了。從乾隆年間開始,到後來的道光、咸豐,養廉銀幾乎已經成了空架子,要麼直接不發,要麼就少發很多。時間一久,養廉銀就沒有了作用,官員手裡沒了銀子,自然繼續貪腐。用大肆徵收百姓的錢來貼補官員,這本身就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甚至還一度引起了民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