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編劇演繹法

    一個火車站,一雙新皮鞋,兩個小男孩構成了一部時長約四分半鐘的佳片。

    故事主人公,一個貧窮的藍衣男孩因舊拖鞋意外損壞而發愁,此時此刻,他什麼都不想要,只想要一雙新鞋。

    另一個格子衫男孩正小心翼翼擦拭的那雙新皮鞋走進了他的視野。

    不過,讓兩個孩子都沒想到的是,格子衫男孩上火車時因為疏忽,其中一隻鞋被擠掉在站臺上。

    說曹操,曹操到。藍衣男孩撿到這隻新鞋,提前圓夢。

    影片在這裡巧妙地利用光的明暗轉換(主要是火車擋住孩子的面部光線)和火車啟動時的反覆聲響來表現藍衣男孩此時內心的掙扎,內心經過一番天使與惡魔的對壘,隨著火車開動,一縷Sunny照射在藍衣男孩的臉上,雖然十分不捨,但他還是選擇把鞋子還給它的主人。

    瘦小的身軀追逐著火車,幾次嘗試遞鞋未果,隨後,藍衣男孩用盡力氣把鞋子扔給格子衫男孩,但還是沒成功。

    就在這時,格子衫男孩卻果斷地把另一隻新鞋脫下“送”給了藍衣男孩。

    看到這裡,想到一則情節類似的小故事。印度著名民族領袖甘地,生前坐火車時不小心把穿著的一隻鞋掉在鐵軌上,甘地立刻把另外一隻鞋也扔了出去,眾人不解,甘地答:“如果有需要的人經過那裡,撿到的就不是一隻鞋,而是一雙。”

    短片透過兩個男孩做出的選擇和“甘地扔鞋”的小故事都在表達同一個立意:學會捨得和成全。

    有的時候,學會放下執著去成全別人,收穫到的遠遠比失去的那部分更有價值。

    這種價值基於人與人相處的簡單道理:對彼此的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俗語“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指的是哪三白?現在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