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5000多萬年前,靈長類動物呈輻射狀快速演化,從低等靈長類動物原猴類中(如狐猴、眼鏡猴)又分化出高等靈長類動物(即猿猴類,如獼猴、金絲猴、狒狒與猿). 注: 中國“曙猿“比早期高等靈長類動物猿猴類還要古老,基本屬於早期原猴,也就是說所謂“曙猿“實際上還是猴子,根本談不上人類的起源,如果說“曙猿“是猴子的起源還差不多. 約2500萬年前,猴類開始了向猿類的進化,原始猿類出現並逐漸從猴類分離出來.此時準確而言尚不屬人類範疇. 古類人猿最早出現在非洲東部南部,由原始猿類逐漸進化而來,分化為:低等類人猿(如長臂猿),高等類人猿(如猩猩),古猿等. 約1,200萬年前, 地殼運動使非洲東部的大地上形成一條大裂谷,大裂谷的形成把非洲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個獨立的動物系統, 大裂谷這個阻隔成為人和猿分道揚鑣的關鍵, 裂谷之西依然是茂密的溼潤的樹叢, 猿類為適應改變不大的環境, 它們不需作出太大的改變來協調, 就註定了它們的迄今仍處在猿類的階段, 如大猩猩等。 大裂谷以東由於地殼變動, 降雨量漸次減少, 林地消失出現了草原, 大部分與現今猿類共祖的祖先族群因而滅絕, 其中一小部分慣於攀爬的猿類適應了新環境, 學習在地上活動在開闊的環境中生活, 形成了獨特演化模式, 避開了滅絕的危機. 約600萬年前, 出現了一種大型的, 勉強以雙足著地, 雙手作輔助的靈長類動物-----古猿, 由於祗分佈於非洲大陸南部, 故名為南方古猿. 猿,13種大型的高智慧的靈長目動物的總稱.包括黑猩猩大猩猩長臂猿和猩猩.有人常把猿和猴相混淆,其實除了體形比猴大以外,猿還沒有尾巴,並且猿的手臂比腿長.猿生活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森林中,屬於猿的各種動物在行為和生活方式上也有很多不同. 現代猿類有4種:長臂猿、褐猿、黑猿和大猿。第一種為小型猿,後三種為大型猿。大型猿由於似人又被稱為“類人猿”。它們與人類最接近,被稱為是人類的“表兄弟”。 1.長臂猿(Hylobates)。它是一種低等猿,身高1米左右,體重約10千克,毛色駁雜,腦量不超過100~120毫升,純樹棲生活。長臂猿,顧名思義,它們的前肢很長,可接近身長的兩倍,是臂行的能手,在樹枝間擺盪躍進的速度之快,可以攫捕飛鳥。偶爾下地活動時,能直立起來,此時雙膝彎屈,用前肢張開或高舉在頭頂上來維持平衡。它發出的聲音猶如歌聲,委婉動聽。 長臂猿廣泛分佈於印度支那和馬來西亞地區。在中國的西雙版納和海南島熱帶雨林中也有分佈,但數量極其有限。除了上述的普通長臂猿外,還有一種第二趾和第三趾長在一起的合趾猿,它們形體較大,毛色黑亮,而且擁有發聲時起共鳴作用的喉囊,這種長臂猿只棲息在蘇門答臘一地。 2.褐猿(Pongo)。這種猿身體較大,雄性體高可達1.4米,體重為100~120千克,雌性明顯小得多,還不及雄性的一半大。雄性與雌性的區別還表現在:雄性兩頰有大肉疣,呈內凹的隆凸狀;雄性的頭骨上還有發達的矢狀骨脊;成年雄性的喉囊特別大,一直延伸到胸部,可用它來支援沉重的頭部。褐猿的腦量為300~500毫升。身上多毛且密,毛色呈微紅褐色(有些人稱它為“紅猩猩”)。前臂較長,可觸及到腳踝處。褐猿主要在樹上活動,手腳兼用,攀緣於樹叢中。下到地面時,手指攥成拳頭,以指揹著地支撐著身體,半直立姿態行走,腳掌以外側部著地呈“反踵狀”,行動緩慢,很少直立。褐猿主要以果實、嫩葉為食,常用強大的口齒來咬破堅果外殼。 褐猿現在只有一種,分佈在東南亞的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地區。目前褐猿在中國已無蹤影,但在地史上的更新世時期,它們曾廣泛分佈於中國的華南地區。 3.大猿(Gorilla)。這是身體最大的一種猿。雄性的身高達1.8米以上,最高的可達2米,肩寬1米,體重在200千克左右,雌性相對小些。大猿的腦量為400~600毫升。由於身體過於龐大,已不適應樹上生活,故多數時間在地面上活動。它以半直立姿勢行走,並以前肢作為支撐,以指節背面著地,像撐著柺杖似的。大猿可直立起來,此時整個腳掌著地,腳趾不彎曲。有時還站起來拍打胸部,外表顯得很兇猛,實際上性情是較為溫和的。基本屬素食性。大猿通常結成不大的群體,群體內包含著若干個家庭小群體,後者常由一隻雄性帶領數只雌性生活,但這種群體是臨時性的。 大猿主要分佈在非洲赤道地區的熱帶森林中,只有一個種,這個種可分佈兩個亞種,一個為沿海大猿或叫低地大猿,主要棲息在西非的喀麥隆和加彭地區;另一個為高山大猿,棲息在非洲的剛果和烏干達交界處3000米以上的山地裡。 4.黑猿(Pan)。黑猿數量最多,共有三個種。最著名的為普通黑猿,它最早為人們所知。黑猿的平均體重為50千克,身高達1.5米,雌雄兩性的差異要比大猿和褐猿小得多。毛色一般呈黑色,喜歡在樹上活動,能在樹上構築臨時用的巢,以供晚上睡覺用。善於臂行,有時下地活動可以勉強地直立行走,但快跑時需用前肢撐地。喜群居,每群可達10只以上,最多時可達30~40只。雜食性,除素食外,常捕捉小鳥獸吃。主要分佈在非洲的剛果河和尼日河流域熱帶森林中。 還有一種棲息在剛果河中游東面(薩伊)大約2000平方千米範圍內的矮種黑猿,它被稱為“卑格米黑猿”。但根據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這種稱號是錯誤的。因為實際上它們的個子並不矮,體重為25~48千克,普通黑猿為40~50千克。它們的平均身高為1.16米,平均腦量為350毫升,普通黑猿為400毫升。它們的頭小,面黑色,唇呈粉紅色,眼眶狹,面部突出。腳的第二、三趾間有蹼。一般也稱它們為波諾波黑猿(Bonobos),這個名字是來自一個小鎮的名稱“Bolobo”,因最初就是從這個小鎮上獲得其標本的。由於它們在1933年才被定名,故又被稱為“最新的猿”。它們大部分時間在樹上取食,有時到地面上用四足行走,50%的時間用雙足行走,此時是為了攜帶食物和其他物品。近年來它們被科學界所看重,認為它們的許多習性可能與人類的遠祖相近。 另外,還有一種禿頭黑猿,它的頭上幾乎沒有頭髮。
約5000多萬年前,靈長類動物呈輻射狀快速演化,從低等靈長類動物原猴類中(如狐猴、眼鏡猴)又分化出高等靈長類動物(即猿猴類,如獼猴、金絲猴、狒狒與猿). 注: 中國“曙猿“比早期高等靈長類動物猿猴類還要古老,基本屬於早期原猴,也就是說所謂“曙猿“實際上還是猴子,根本談不上人類的起源,如果說“曙猿“是猴子的起源還差不多. 約2500萬年前,猴類開始了向猿類的進化,原始猿類出現並逐漸從猴類分離出來.此時準確而言尚不屬人類範疇. 古類人猿最早出現在非洲東部南部,由原始猿類逐漸進化而來,分化為:低等類人猿(如長臂猿),高等類人猿(如猩猩),古猿等. 約1,200萬年前, 地殼運動使非洲東部的大地上形成一條大裂谷,大裂谷的形成把非洲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個獨立的動物系統, 大裂谷這個阻隔成為人和猿分道揚鑣的關鍵, 裂谷之西依然是茂密的溼潤的樹叢, 猿類為適應改變不大的環境, 它們不需作出太大的改變來協調, 就註定了它們的迄今仍處在猿類的階段, 如大猩猩等。 大裂谷以東由於地殼變動, 降雨量漸次減少, 林地消失出現了草原, 大部分與現今猿類共祖的祖先族群因而滅絕, 其中一小部分慣於攀爬的猿類適應了新環境, 學習在地上活動在開闊的環境中生活, 形成了獨特演化模式, 避開了滅絕的危機. 約600萬年前, 出現了一種大型的, 勉強以雙足著地, 雙手作輔助的靈長類動物-----古猿, 由於祗分佈於非洲大陸南部, 故名為南方古猿. 猿,13種大型的高智慧的靈長目動物的總稱.包括黑猩猩大猩猩長臂猿和猩猩.有人常把猿和猴相混淆,其實除了體形比猴大以外,猿還沒有尾巴,並且猿的手臂比腿長.猿生活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森林中,屬於猿的各種動物在行為和生活方式上也有很多不同. 現代猿類有4種:長臂猿、褐猿、黑猿和大猿。第一種為小型猿,後三種為大型猿。大型猿由於似人又被稱為“類人猿”。它們與人類最接近,被稱為是人類的“表兄弟”。 1.長臂猿(Hylobates)。它是一種低等猿,身高1米左右,體重約10千克,毛色駁雜,腦量不超過100~120毫升,純樹棲生活。長臂猿,顧名思義,它們的前肢很長,可接近身長的兩倍,是臂行的能手,在樹枝間擺盪躍進的速度之快,可以攫捕飛鳥。偶爾下地活動時,能直立起來,此時雙膝彎屈,用前肢張開或高舉在頭頂上來維持平衡。它發出的聲音猶如歌聲,委婉動聽。 長臂猿廣泛分佈於印度支那和馬來西亞地區。在中國的西雙版納和海南島熱帶雨林中也有分佈,但數量極其有限。除了上述的普通長臂猿外,還有一種第二趾和第三趾長在一起的合趾猿,它們形體較大,毛色黑亮,而且擁有發聲時起共鳴作用的喉囊,這種長臂猿只棲息在蘇門答臘一地。 2.褐猿(Pongo)。這種猿身體較大,雄性體高可達1.4米,體重為100~120千克,雌性明顯小得多,還不及雄性的一半大。雄性與雌性的區別還表現在:雄性兩頰有大肉疣,呈內凹的隆凸狀;雄性的頭骨上還有發達的矢狀骨脊;成年雄性的喉囊特別大,一直延伸到胸部,可用它來支援沉重的頭部。褐猿的腦量為300~500毫升。身上多毛且密,毛色呈微紅褐色(有些人稱它為“紅猩猩”)。前臂較長,可觸及到腳踝處。褐猿主要在樹上活動,手腳兼用,攀緣於樹叢中。下到地面時,手指攥成拳頭,以指揹著地支撐著身體,半直立姿態行走,腳掌以外側部著地呈“反踵狀”,行動緩慢,很少直立。褐猿主要以果實、嫩葉為食,常用強大的口齒來咬破堅果外殼。 褐猿現在只有一種,分佈在東南亞的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地區。目前褐猿在中國已無蹤影,但在地史上的更新世時期,它們曾廣泛分佈於中國的華南地區。 3.大猿(Gorilla)。這是身體最大的一種猿。雄性的身高達1.8米以上,最高的可達2米,肩寬1米,體重在200千克左右,雌性相對小些。大猿的腦量為400~600毫升。由於身體過於龐大,已不適應樹上生活,故多數時間在地面上活動。它以半直立姿勢行走,並以前肢作為支撐,以指節背面著地,像撐著柺杖似的。大猿可直立起來,此時整個腳掌著地,腳趾不彎曲。有時還站起來拍打胸部,外表顯得很兇猛,實際上性情是較為溫和的。基本屬素食性。大猿通常結成不大的群體,群體內包含著若干個家庭小群體,後者常由一隻雄性帶領數只雌性生活,但這種群體是臨時性的。 大猿主要分佈在非洲赤道地區的熱帶森林中,只有一個種,這個種可分佈兩個亞種,一個為沿海大猿或叫低地大猿,主要棲息在西非的喀麥隆和加彭地區;另一個為高山大猿,棲息在非洲的剛果和烏干達交界處3000米以上的山地裡。 4.黑猿(Pan)。黑猿數量最多,共有三個種。最著名的為普通黑猿,它最早為人們所知。黑猿的平均體重為50千克,身高達1.5米,雌雄兩性的差異要比大猿和褐猿小得多。毛色一般呈黑色,喜歡在樹上活動,能在樹上構築臨時用的巢,以供晚上睡覺用。善於臂行,有時下地活動可以勉強地直立行走,但快跑時需用前肢撐地。喜群居,每群可達10只以上,最多時可達30~40只。雜食性,除素食外,常捕捉小鳥獸吃。主要分佈在非洲的剛果河和尼日河流域熱帶森林中。 還有一種棲息在剛果河中游東面(薩伊)大約2000平方千米範圍內的矮種黑猿,它被稱為“卑格米黑猿”。但根據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這種稱號是錯誤的。因為實際上它們的個子並不矮,體重為25~48千克,普通黑猿為40~50千克。它們的平均身高為1.16米,平均腦量為350毫升,普通黑猿為400毫升。它們的頭小,面黑色,唇呈粉紅色,眼眶狹,面部突出。腳的第二、三趾間有蹼。一般也稱它們為波諾波黑猿(Bonobos),這個名字是來自一個小鎮的名稱“Bolobo”,因最初就是從這個小鎮上獲得其標本的。由於它們在1933年才被定名,故又被稱為“最新的猿”。它們大部分時間在樹上取食,有時到地面上用四足行走,50%的時間用雙足行走,此時是為了攜帶食物和其他物品。近年來它們被科學界所看重,認為它們的許多習性可能與人類的遠祖相近。 另外,還有一種禿頭黑猿,它的頭上幾乎沒有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