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彩筆空題斷腸句

    我認為,諸葛亮輔佐劉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諸葛亮有其自身“擇主而侍”、“待價而沽”的思想。二是隻能說和劉備機緣巧合。

    其次,再說第二個問題。我認為,諸葛亮和劉備純粹是機緣巧合。為什麼這樣說呢?在當時那個情況下,中國境內的軍閥,真正有名望的也就是一個曹操,一個劉表,一個孫權,一個劉璋,一個張魯,還有一個有名望無實力的劉備。這個情況諸葛亮肯定是清楚的,他肯定能想到他要輔佐的人必定是這幾個人中的一個,他肯定在心中已經對這幾個人有所取捨。我想,被他排除的首先應該是劉表,因為他和劉表是親戚,他應該最瞭解劉表,並認為劉表不是平定天下之人,否則,怎麼不去幫劉表?張魯和孫權估計諸葛亮也看不上,否則,他哥當時就在東吳還是大官他怎麼不去?所以,只有三個人是當時諸葛亮可能選擇的目標:曹操、劉璋、劉備。曹操雄霸北方,挾天子以令不臣。劉璋割據四川,號稱天府之國,又是漢室宗親。劉備雖是流寇,但也是名滿天下,獻帝親認皇叔。個人認為,這三個人諸葛亮一個也不認識,並且這三個人也不認識諸葛亮。正是在這個時候,走投無路的劉備在徐庶推薦下才知道有個諸葛亮,並說有“皓月之輝”,把諸葛亮吹上了天。於是,劉備急病亂投醫,率先造訪了諸葛亮,這才造就了一段“三顧”機緣。如果沒有徐庶推薦,以諸葛亮的性格,估計是要終老山林了。

  • 2 # 責任即方向

    這是符合相互需要做出的選擇。

    諸葛亮的才能和志向非同一般——“每自比管仲,樂毅。”他需要一個能夠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間環境,同時必須受到重用,甚至專用。它有志成為一個實際上的新政權、新國家、新王朝的開國元勳。他要輔助的人必須是能夠使他實現這一理想抱負的人。符合這些條件的顯然只有劉備一個人。

    而此時的劉備猶如無頭的蒼蠅,行動缺少謀劃和指引。急需一位出謀劃策、指點迷津的人。而諸葛亮完全符合他的期許,他只需拿出誠意和實際行動來打動對方,贏得諸葛亮的輔佐。

  • 3 # 葉子寫實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先需要考慮幾個方面。

    1,諸葛亮的出身。諸葛亮曾經在《出師表》裡寫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也就是他的出身並不高,並不是名滿天下的有名氏族的公子哥。《三國志》記載諸葛亮的父親以及叔叔也都是東漢末年的官吏,但也並不是像曹操和袁紹一樣的大氏族。再加上諸葛亮出山時只有二十六七歲,初入仕途沒有歷練,並沒有那麼大的名氣。

    2,諸葛亮的朋友圈。在亂世裡謀士擇主,一般有兩個方式,自薦和朋友薦。漢初時,儒生酈食其就是自己去找的劉邦,為漢朝出謀劃策立下了很多功勞。再比如曹操的著名謀士郭嘉和司馬懿都是荀彧推薦的,而諸葛亮選擇劉備後也啟動了自己整個朋友圈。諸葛亮是琅琊人,早年失去雙親跟隨叔叔來到荊州並定居下來。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荊州的劉表應該是最先知道諸葛亮有才的,然而“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劉表既沒有識別人才的能力,更沒有宏圖大志,也不是諸葛亮選擇的物件。

    3,諸葛亮對自己的定位。諸葛亮出山時,曹操已經平定北方,兵精糧足謀士眾多。 東吳孫權也佔據了江東佔領八十一州,江南名仕都被收攬其中。而此時的劉備,還只是借住在劉表的新野,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根據地。這就如同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到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上班,就要從最基層的做起;而到一個剛剛成立的小公司去上班,領導肯定要委以重任,言聽計從。

    諸葛亮對自己的定位就是要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4,諸葛亮個人的喜好。謀士擇主不僅要審時度勢,也是有喜好的。諸葛亮最有名的就是《隆中對》,實際上就是給劉備設計的戰略計劃書,劉備的發展方向也是按照《隆中對》的戰略方向走的。但顯然《隆中對》是專門為劉備量身定做的, 也可以說,諸葛亮本身就是在等待劉備。

    曹操曾經在諸葛亮的家鄉一帶屠過城,這時間正與諸葛亮的童年重合,曹操的行徑很可能給諸葛亮的童年造成了陰影,讓他痛恨曹操。同時期劉備也曾自領徐州牧,在統治徐州的期間對老百姓愛戴有加,一度成為諸葛亮的偶像,可能在他的印象中,只有這樣的人物才配統治天下。

    諸多因素加在一起,讓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孔明,幫助自己建立了蜀漢,成就了自己的一番霸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科技巨頭為何請求FCC放寬6GHz Wi-Fi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