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克觀察

    施羅德不但卸任後有在俄企擔任高管的背景,而且還始終主張團結歐洲對抗美國影響力。所以他主張克里米亞入俄既是作為親俄立場的表態,又是向歐洲提供解決影響歐盟多年整合的烏克蘭問題的一種途徑,讓歐洲國家認清俄羅斯實際控制的既定事實,透過與俄對話擺脫與俄無謂的內耗,轉而把更多精力放在發展歐洲對抗美國單邊主義影響力上。

    施羅德稱克里米亞入俄符合國際法的言論,來自於6月14日在勃蘭登堡參加德國社會民主黨競選會議上的一次演講,在演講中他稱:

    “自古以來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領土之一。儘管蘇聯時期克里米亞曾被劃分,但現在時代早已不同。”

    此外他還表示,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擁有一定法理依據,這並不是分裂,而是公眾認可,因此克里米亞迴歸俄羅斯不能被視為一種“侵略行為”,所以應該解除對俄的制裁。不過在頓巴斯問題上,他則強調了俄烏雙方遵守明斯克協議的重要性,並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施羅德表態之後,引起了德國國內的軒然大波,外界普遍認為其親俄背景促成了他的言論。

    確實,施羅德在擔任德國總理期間,不僅與俄總統普京私交甚好,而且也主張發展對俄關係,由於能源問題的穩定,使得其在經濟領域上獲得了德國民眾的一致認可。自從2005年施羅德在總理競選者敗北卸任後,由於其和俄羅斯良好的關係,先後擔任了“北溪”的顧問委員會主席,而後擔任“北溪-2號”專案股東委員會的負責人,在此期間還擔任了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獨立董事。

    而在2014年以來的烏克蘭問題上,他也一直反對對俄進行制裁。

    正是由於受僱於俄羅斯企業和與普京私交甚好的背景,所以被普遍認為其擁有親俄背景,在德國利用政治影響力為俄羅斯利益代言,所以一直為人所詬病。

    在眼下的歐洲表態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公開支援俄羅斯很有可能面臨身敗名裂的下場。那麼為什麼施羅德寧肯冒著身敗名裂的下場,也要表示出緩和同俄羅斯關係的舉動呢?這並不是一個單純利益驅動,而是出於對歐洲關係的考量。

    施羅德是一直致力於整合歐洲的德國政治家,在他的任內摒棄黨派偏見,繼承了基民盟前總理科爾的理念加強了歐洲的一體化,面對美元氣勢洶洶的絞殺,排除困難與法國促成了整合歐洲的歐元誕生與流通,所以在整合歐洲方面施羅德是有發言權的。

    他曾說過一句話:

    未來只有歐洲的德國,沒有德國的歐洲

    這句話默大媽看了不知會作何感想。

    在實現歐洲一體化立場上,施羅德的主張除了要維持歐元穩定,另一個問題就是要保持和平避免內耗與衝突。歐洲是由20多個國家組成,各國雖然因歐元合作,但是矛盾仍然存在。想要在這種複雜條件下維持並推動歐洲的一體化,就需要透過保持地緣政治穩定,來溫和有序的處理各國之間的矛盾,直至整合成功。任何劇烈的地緣動盪,或許一時能夠對歐洲起到團結作用,但在矛盾沒有解決前,只能會加劇內部問題的爆發,反而會不利於一體化。

    由於自古以來俄羅斯是歐洲不穩定因素,所以施羅德認為發展對俄關係有利於歐洲內部整合,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在能源需求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保持對俄關係也有利於歐洲能源安全穩定。所以在他的任期當中促成了“北溪”能源管道計劃,時至今日對德國都起到了重大作用,為默克爾政府對抗美國特朗普在“北溪-2號”管道上的施壓起到了支撐。

    但是2014年烏克蘭問題的發生打破了歐洲整合程序。在烏克蘭親西方勢力上臺後,逼迫俄羅斯為了爭取同北約軍事組織的戰略緩衝區,引發了頓巴斯戰爭和佔領克里米亞。

    而烏克蘭問題造成的連鎖反應就是,那就是在歐洲腹地出現了極不穩定的地緣政治問題,由於歐盟是經濟政治聯盟並不具備軍事屬性,原本加入歐盟的俄羅斯鄰國東歐地區以及波羅的海國家就不得不依賴北約軍事組織才能自保,這樣北約軍事組織的影響力就蓋過了歐盟,而北約則是美國主導的。

    最主要的是,歐盟各國為了鞏固民意支援率,放棄了與俄對話為主的選項,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隨著美國力求透過對俄製裁解決地緣政治問題,來繼續整合的事業。但是美國主導的北約組織已經將槍口抵住了俄羅斯的腦門,俄羅斯決定破釜沉舟,這種情況下制裁是起不到應有作用的,反而會激化矛盾,所以歐洲追隨美國腳步主張以制裁促和談的策略並不成功,這也是為什麼明斯克協議簽署了四五年,甚至出來第二版,也沒能解決問題的原因所在。

    現在克里米亞問題非但沒有因歐洲制裁而解決問題,反而因北約不斷向黑海增兵愈演愈烈,東歐國家對於歐盟的耐心在漸漸消失,歐洲整合遙遙無期,而歐元也因此在外匯市場上受到阻擊,更不用說歐債危機,這種內耗對於歐洲百害而無一利。

    面對這種情況,不但施羅德表示需要停止內耗,就連德國前總理科爾、法國前總統卡德斯等老牌政治家都曾表示,歐盟在克里米亞上的制裁政策非但無法輕易解決問題,反而在加重內耗,對此的建議是要麼以與俄和談為主導,要麼索性壯士斷腕承認克里米亞換取歐洲地緣政治穩定。

    所以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施羅德只不過為了歐洲發展說了句大實話,但是由於其親俄和現在歐洲反俄的大背景下,自然為人所詬病。

  • 2 # 汪澄3

    施羅德是個厚道人,早年就表示不反共,不反華。維護二次大戰成果,維護世界和平。他不忘初心,始終如一。值得世界人民,特別是華人民尊敬。俄羅斯普大哥也不食言,有恩必報。給老施晚年一個飯碗。在國際交往中要不忘老友,才能使朋友感到誠信!

  • 3 # 會惠慧

    克里米亞原本就是俄羅斯的固有領土,前蘇聯解體時才劃給烏克蘭,克里米亞人又願意迴歸俄羅斯,烏克蘭又沒有能力對抗俄羅斯,其他國家也是瞎胡鬧騰,沒有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釋出招聘廣告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