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畝仙客

    鄭伯克段於鄢。一場因為母親偏心惹出來的禍。

    鄭莊公的母親生鄭莊公的時候難產,而生小兒子共叔段的時候,是順產。而且小兒子共叔段長得也好看,所以很討母親的歡心。後來鄭莊公即位後,鄭莊公的母親想讓鄭莊公把一塊兒十分肥沃的土地給段,鄭莊公沒有同意。但是最後,還是把另一塊十分重要的地方共賞給了段,因此有了共叔段之稱。而且後來鄭莊公的母親越來越偏心,竟然發展到要和共叔段密謀害死鄭莊公以圖王位的地步,但是面對母親的一次又一次索取。鄭莊公沒有立刻發怒。有一個公子呂向鄭莊公進言,說有毒瘤就一定要會拔掉,否則就會遺害越來越深。鄭莊公說了一句千古留存的話,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就在鄭莊公的母親要聯合共叔段謀害鄭莊公的時候。鄭莊公反敗為勝,殺死了共叔段。並且跟她母親發誓,不到黃泉不相見。可是不久之後,鄭莊公就後悔了。這時有大臣向他進言說,可以挖地三尺,挖到泉水的時候,再透過地道和他母親相見。這樣既不用違背誓言,又可以和他母親相見。鄭莊公採用了這個建議,和她母親在地道里相見。兩人其樂也融融。好像詩經裡還有這個吧。

    小兒子,大孫子從來是老人喜歡的人。但是也不用偏心到這個程度吧。

  • 2 # 弋北談古今

    鄭莊公與親弟弟的故事主要記載在左丘明寫的一篇散文《鄭伯可段於鄢》中,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因為權力而四分五裂的家庭,一個被母親所討厭但是最終贏得兄弟之間戰爭的鄭莊公。面對母親的偏心,鄭莊公對於共叔段的做法在文章中都有詳細的體現,下面來總結分析鄭莊公的做法:

    一:容忍母親的做法,體現鄭莊公的孝心。春秋時期,諸侯國進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於是鄭莊公因為是長子所以順利的繼承了鄭國的君主之位。因為他是一位國君,為了能夠體現自己的孝道,對民眾起到一個教化的作用,並且維持自己的正面形象。所以,面對於母親的不合理的要求,即使有朝廷大臣的反對,依舊一一實現,並且將弟弟調至京城。

    二:任共叔段做大,以正當藉口進行誅滅。共叔段原本的封地在共城,但是在母親的提議下又封到了京城。這時候京城在共叔段的統治一下收攏了臨近的兩座小城,城主跑到鄭莊公那裡告狀,但是因為還不到時候,所以鄭莊公只好表面上和顏悅色的勸慰。等到了共叔段即將造反的時候,共叔段用計知曉了段和母親的計謀,將計就計,不費兵卒便將共叔段的部隊一網打盡。這樣鄭莊公又佔得了道德的制高點,又以正當名義出兵消滅了共叔段,並且宣傳了自己的仁義。一舉兩得。

    從鄭莊公的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鄭莊公是一位及其有心機的君主,他可以忍辱負重等到局勢適合的時候將自己的弟弟殲滅,又趁機宣傳了自己的仁義,並且自己尊重母親的形象在諸侯之間得到讚譽。

    所以,鄭莊公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仁慈,可以為了自己的目的忍受偏心,也可以在合適的時候毫不留情的對弟弟下手。這也是所有的有作為的君主所擁有的品質。

  • 3 # 象園IT茶農

    瞭解鄭莊公和叔段的恩怨情仇之前,我想有一個成語想必大家都聽過,多行不義必自斃,意思是多做壞事,必定是自我找死。成語出自《左傳·隱公元年》說的就是鄭莊公和他的弟弟叔段的事。

    鄭莊公,姬姓,名寤生,鄭武公的大兒子。要說寫名字取得也夠難聽的,現在話就是姓姬,叫難產,夠噁心了。從現代醫學分析來看,武姜頭胎生子,難產的可能性比較大,再加上那年頭哪有什麼好的醫療條件,所以估計莊公出生的時候把他的母親折騰得夠嗆,所以給他取了這麼一個不待見他的名字。三年後莊公的弟弟叔段出生的時候就順利多了,天下父母都是偏心的,所以就格外喜歡叔段。

    母親不喜歡歸不喜歡,這個反而激發了寤生小朋友的上進心,所以寤生從小勤奮好學,莊重有度,又處處展現出過人的政治謀略。叔段,估計被武姜慣的不成樣子了。作為父親當然是比較理智的所以無論老婆怎麼喜歡老二他還是毅然決然的立成器的老大寤生為太子。

    寤生被立為太子的那天起,估計武姜和叔段就開始不消停了。但是武公在,他們也就是偶爾私下裡發下不滿情緒。

    公元前744年鄭武公病重,武姜決定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希望病入膏肓的武公改立叔段為太子,因為叔段賢明,結果還是被武公拒絕了。

    第二年,武公病逝。寤生繼位成為新一人鄭國國君。新君登基,當然是要大赦天下,大發賞賜。這時莊公的母親武姜章莊公請求將虎牢關一帶封給叔段,莊公以地勢險要,先公不許封賞為由給回絕了。武姜也就退而求其次軟硬兼施給叔段爭取到京邑。京邑是鄭國大邑,城垣高大,人口眾多,地產豐盛。叔段高興極了,到了京邑即開始整頓軍備,陰謀鄭都。

    將叔段分封到京邑,遭到大夫祭仲的反對,人為是國家的禍根。面對質疑,鄭莊公的政治天才得到了絕好展現。他發揚勞動孔夫子(不好意思這個時候孔老夫子還沒出生,沒關係先客串一下)的誨人不倦的精神,苦口婆心的給祭仲分析了利弊關係,以及為了走向,還有應對之策。

    首先莊公很無奈地表明,這是母親的要求,他也推辭不掉。另外既然是禍患那早晚都要面對。立意很明確。

    其次,即使叔段以後後為患,但是現在表現的中規中矩,也沒有處理他的理由。處理會背上不孝不悌的罵名。還不如給個地方讓他的野心像野草一樣蔓延吧,到那時候收拾他就明正言順了。分析得很到位。

    最後,叔段到了京邑胡搞,後面會眾叛親離的,多行不義必自斃。目的很明確,要說這招真狠。

    叔段繼續在京邑熱火朝天地準備著,要說這叔段還真不是玩政治的那塊料。準備了足足二十餘年,還有母親在鄭都作為內應,結果在公元前722年進攻鄭都的時候潰不成軍。撤回根據地京邑的時候發現人都跑完了,沒有群眾基礎了,只能繼續跑,最後實在沒招了,自殺了。

    鄭武公的眼光還是毒,叔段的政治素養跟鄭莊公簡直不在一個數量級。鄭莊公將《孫子兵法》有用的爐火純青,欲將取之,必先與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韜光養晦,一鳴驚人。

    鄭重宣告一下,《孫子兵法》在莊公所在年代,連作者還沒出生呢。由此可見莊公的政治思維有多超前,難怪會被稱為春秋小霸。連一代偉人毛主席都說鄭莊公是個很厲害的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27歲,手裡有個大概三千萬,一輩子不上班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