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706377238564

    王子猷的“乘興而行,興盡而返”,可謂之為“瀟灑”。

    “乘興而行,興盡而返”語出《世說新語》,說的是東晉名士王徽之雪夜拜訪好友戴安道但卻不入而返的故事。

    故事全文如下: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這篇小文,寥寥幾語,卻意境清美,也很有意思。王徽之,字子猷,東晉大名鼎鼎的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個兒子,生性灑脫,放浪不羈。王家住在山陰,即今天的浙江紹興,有一天下著紛飛的大雪,王徽之從睡覺醒來,命人擺上好酒,周圍皎潔明亮,此情此景,他不禁想起了左思的《招隱詩》。

    左思的《招隱詩》是什麼樣的詩呢?《招隱詩》一共有兩首,第一首最為膾炙人口:

    杖策招隱士,荒塗橫古今。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沉。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餱糧,幽蘭間重襟。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這是一首隱逸詩,以諸多的大自然的意象描寫隱居的清幽環境,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苦惱。

    那時,魏晉名士圈流行的風尚是隱居清談,比如竹林七賢。王徽之自然是名士圈比較活躍的一個,他在雪夜吟詠這樣的一首詩,可能心血來潮,也可能是早有想法,可以確定的是他對隱逸是相當推崇的。

    詩歌向來少不了唱和,無人一起對吟,難免清淡了許多。這時,他就突然想起自己的好友戴安道,戴安道是東晉時期著名的畫家,北方士族,一生無意於做官,即使是皇帝多次徵召,也不去。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吧,王徽之後來也辭官歸鄉了。

    戴安道住在浙江紹興嵊州市,離王徽之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但是王徽之想都沒想便連夜乘小船前往,小船緩緩行駛了一夜,終於到了,可他連門都沒有進又返回來了,同行的人很不能理解,既然都到家門口了,為什麼不進去呢?王徽之回答:“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興之所至,興盡而歸,瀟灑自適,真性情的人一定是遵循自己的內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梅盆栽怎麼修剪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