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鈞雖然有許多傑出的發明創造,卻始終也未能受到封建統治者們的重視,反而常常受到阻撓和蔑視,才能也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對此,馬鈞的好友傅玄曾慨嘆說:馬先生的巧,雖古時的公輸般、墨翟,近時的張平子(張衡)也比不過,但公輸般、墨翟為時所用,有益於世;平子雖任侍郎,馬先生雖為給事中,但都沒有做工官,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用人不能盡其才,實在太可惜了。儘管如此,馬鈞並沒有過多計較,而是在完成了指南車的製造之後,便又開始了一個造福於子孫後代的構思,即要發明一種新的灌溉機構——龍骨水車。
離馬鈞在洛陽的住處不遠的地方,有一片坡地,由於地勢較高,無法引水灌溉,一直荒蕪著。馬鈞覺得,如果能解決灌溉問題,則將是一片好菜地。由此,又萌發了他要發明新的灌溉機具的想法,並開始了對以往的灌溉工具的研究。
中國在東漢以前的主要提水灌溉工具是桔槔和轆轤。桔槔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應用,實際上它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的提水裝置。它是在井旁支一個木架,在木架上安裝一根結實的木杆,木架將木杆分成短端和長端,短端繫著木桶,長端墜個石塊。當桶向上提水的時候,由於槓桿和墜石的作用,便比較省力了。轆轤則是利用輪軸原理製成的一種提水灌溉工具,它特別適用於深水井。但無論是桔槔還是轆轤,都不能連續灌溉,且效率也很低。馬鈞在研究了原有灌溉器具的基礎上認為,只有使提水工具連續動作才能提高灌溉效率。為此,他開始了新的設計和試驗。經過反覆的試驗和研究,終於製造了一種新的灌溉器械——龍骨水車,完成了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一項發明。
龍骨水車又叫翻車、踏車或水車。其構造是這樣的:用木板作一個長約6.6米、寬約1.32~2.31米、高約0.33米的木槽,在木槽的一端安裝一個比較大的帶齒輪軸,軸的兩端安裝可以踏動的踏板。在木槽的另一端安裝一個比較小的齒輪軸。在兩個齒輪軸之間安裝上木鏈條(即所謂龍骨),木鏈條上栓上串板。這樣,在灌溉農田的時候,就把木槽的安有小齒輪軸的一端放入池塘或河中,人只要踏動大齒輪軸上的踏板,就可以使串板在槽裡運動,刮水而上,實現了將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的目的,並且可以“更出更入”,迴圈不息,能連續不斷地提水。龍骨水車比原來的提水工具效率提高近百倍。特別是由於它的結構輕便靈巧,婦女兒童都能踏轉,所以很受歡迎,並迅速得到推廣應用。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提水工具。
一千多年來,馬鈞發明的龍骨水車,一直作為一種重要的農業灌溉工具,在中國的農村被廣泛的應用著。甚至在今天,江南的一些地方仍在使用著。
馬鈞雖然有許多傑出的發明創造,卻始終也未能受到封建統治者們的重視,反而常常受到阻撓和蔑視,才能也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對此,馬鈞的好友傅玄曾慨嘆說:馬先生的巧,雖古時的公輸般、墨翟,近時的張平子(張衡)也比不過,但公輸般、墨翟為時所用,有益於世;平子雖任侍郎,馬先生雖為給事中,但都沒有做工官,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用人不能盡其才,實在太可惜了。儘管如此,馬鈞並沒有過多計較,而是在完成了指南車的製造之後,便又開始了一個造福於子孫後代的構思,即要發明一種新的灌溉機構——龍骨水車。
離馬鈞在洛陽的住處不遠的地方,有一片坡地,由於地勢較高,無法引水灌溉,一直荒蕪著。馬鈞覺得,如果能解決灌溉問題,則將是一片好菜地。由此,又萌發了他要發明新的灌溉機具的想法,並開始了對以往的灌溉工具的研究。
中國在東漢以前的主要提水灌溉工具是桔槔和轆轤。桔槔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應用,實際上它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的提水裝置。它是在井旁支一個木架,在木架上安裝一根結實的木杆,木架將木杆分成短端和長端,短端繫著木桶,長端墜個石塊。當桶向上提水的時候,由於槓桿和墜石的作用,便比較省力了。轆轤則是利用輪軸原理製成的一種提水灌溉工具,它特別適用於深水井。但無論是桔槔還是轆轤,都不能連續灌溉,且效率也很低。馬鈞在研究了原有灌溉器具的基礎上認為,只有使提水工具連續動作才能提高灌溉效率。為此,他開始了新的設計和試驗。經過反覆的試驗和研究,終於製造了一種新的灌溉器械——龍骨水車,完成了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一項發明。
龍骨水車又叫翻車、踏車或水車。其構造是這樣的:用木板作一個長約6.6米、寬約1.32~2.31米、高約0.33米的木槽,在木槽的一端安裝一個比較大的帶齒輪軸,軸的兩端安裝可以踏動的踏板。在木槽的另一端安裝一個比較小的齒輪軸。在兩個齒輪軸之間安裝上木鏈條(即所謂龍骨),木鏈條上栓上串板。這樣,在灌溉農田的時候,就把木槽的安有小齒輪軸的一端放入池塘或河中,人只要踏動大齒輪軸上的踏板,就可以使串板在槽裡運動,刮水而上,實現了將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的目的,並且可以“更出更入”,迴圈不息,能連續不斷地提水。龍骨水車比原來的提水工具效率提高近百倍。特別是由於它的結構輕便靈巧,婦女兒童都能踏轉,所以很受歡迎,並迅速得到推廣應用。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提水工具。
一千多年來,馬鈞發明的龍骨水車,一直作為一種重要的農業灌溉工具,在中國的農村被廣泛的應用著。甚至在今天,江南的一些地方仍在使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