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書畫賞析

      本人認為宋代中國歷史上最開名的一個朝代,宋開國之祖趙匡胤注重文治,規定“ 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而造成 宋代知識分子風骨盛行。國策是他們的保護傘,宋初的幾位皇帝,也都尊循這是國策。特別是仁宗皇帝在位四十多年,仁政愛民,為文人營造了相對寬容的政治空間。 因此湧現了一大批敢於直諫的文人士大夫,他們多數在朝中或地方擔任要職。有時他們對皇帝旨意有所拂逆,一般也不貶謫,平調離職而已。最嚴重的不過是落一階官,即少拿一級俸祿,生活還是無憂的。由於北宋前朝王朝極少深罪言者,士大夫們文人風骨意識的自覺崛起。士大夫文人們都把自己看成是天下安危的擔當者。

    范仲淹就是當時風骨文人的典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成了文人的自覺的行為準則。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撿盡寒枝不肯棲的蘇軾,風骨是一個文人的脊樑,是歷史上活得最灑脫的人,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 ·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還有倔宰相王安石與司馬光,文宗歐陽修!他們雖然政見不和,但都是憂國為民為己任,都有令人肅然起敬的文人風骨。

    只是北宋後期,奸臣當道,一些文人士大被壓遠離朝綱,趙佶雖一身文人藝術家之氣,然治國無方,以至成亡國之君,北宋亡後,又湧現了一大批不肯屈服的文人。

    堅持抗金文武兼備的岳飛!岳飛雄才大略,鐵骨錚錚,是身經百戰,從未敗兵的大英雄。可情南宋小朝庭,早已不是當年!

    滿江紅·怒髮衝冠

    宋·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壯志難酬。詞中之龍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 ·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歷史上第一才女李清照!風骨絲毫不讓鬚眉。

    夏日絕句

    宋 ·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留取丹心照汗青"寧死不屈的文天祥!

    過零丁洋

    宋 ·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鄭思肖的無根之蘭)

    學習伯夷、叔齊不食周粟,不臣服蒙元的統治,自稱“孤臣”的鄭思肖。

    【題畫菊】

    宋 鄭思肖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宋之文人風骨,本人認為是非常令人敬慕的,是一個文人應有的操守氣節!菅菅奸詐之小人,是絕寫不出流傳千古的文字的!

  • 2 # 戈壁灘駝鈴

    所謂文人風骨,就是堅持真理,堅守節操,不阿諛逢迎,不做有辱斯文之事。

    如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是他的精神風骨。

    說起宋代文人,當首推范仲淹,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表現一個文人,一個政治家,憂國憂民的情懷。

    他剛正不阿,受權貴呂夷簡排擠絕不妥協,最後被貶饒州(現在的江西波陽),做官。

    他正直高尚的性格從來沒有因被貶官而改變過。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就是在被貶途中寫下的不朽名篇。

    歐陽修寫作嚴謹,改革宋代文風,作品通俗易懂,言簡意賅,著名的《醉翁亭記》反覆修改。這也算文人的風骨吧!

    還有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等……,或達觀,或嚴謹,或作學問都是文人的典範,宋代是中國歷史上詞賦最盛行的時代,留下許多不朽篇章。

    這僅是本人一點見解,望友友們批評指正。

  • 3 # 鄭秦雲

    宋太祖立國後稱,不斬殺文士,把文官地位拼命上提,使文官可以定國策。都定了哪些國策呢?一是婦女纏小腳,一下影響了千餘年,連越南、北韓都跟著纏,從北宋一下纏到民國年間。二是確定完善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推行形式主義文風。使八股文風流行千餘年,至今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還有餘韻。三是文官節制武官。宋太祖說不殺文士可沒說不斬武將。凡著名的武將都難逃覆滅命運。荻青、岳飛、楊家將相繼遭文官節制到死,使男兒習文不習武成為風尚,使邊境戰爭中有時竟無丁可抽,使十二寡婦徵西竟能成行。這種自毀長城的作法使漢人戰鬥力江河日下,節節敗退,使北宋一統江山被韃子打成了南宋的半壁河山,最後連南宋丞相文天祥也成了韃子俘虜。文天祥挺有文官風骨,畄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畄取丹心照汗青"的名言,讀了無不讓後人感動不已,但有什麼用呢?山河破碎、命運飄零皆因重文抑武造成。如果大宋文武並重,走富國強兵之路,八個韃子政權也成不了氣候。明朝為何滅國,繼續抑武崇文,無力應對突發事件,國內軍方組織不起有力反擊,使滿清八旗子弟乘風得勢。當然,這是後話。沒有武裝組織的鐵臂銅腰,光靠文官的風骨,有個屁用,添酸而已,不是文酸,就是心酸。

    咸陽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閃光少女》裡的古風插曲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