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年輕人多讀《莊子》、《老子》這類書真的會缺少鬥志跟上進心嗎?會影響到上進心嗎?為什麼好多大學生都勸解不讀《莊子》、《老子》。
23
回覆列表
  • 1 # Love蒲公英690

    腦袋在自己頭上,想讀什麼書,自己應該有自己判斷能力,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不是地攤文學,如果你愛古人可以讀,你覺得你喜歡自己國家的文明你應該讀,也許可以讓你博古通今,如果你像一些年輕人老是喜歡東洋文化西洋文化,那你沒有讀的必要,因為讀了你也許也不會去好好理解的,在選擇讀什麼書前,首先得把自己三觀擺正

  • 2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3 # 蜂聞言事

    我建議年輕人應該多讀老子的《道德經》

    全世界的學術研究者已經幫我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為什麼我們自己還要質疑呢?道德經已經被翻譯成各國的語言,印刷的數量和流傳的範圍都是全球各類書籍中最高的。

    我認為慾望會影響一個人最終人生的成就,慾望成為一個人的信仰,還有一個非常長期曲折艱難的過程,多閱讀傳統的文化書籍,可以幫你信仰的塑造提供更多有用的材料。

    人會天馬行空的想要獲得更多的物質和榮譽,這只是一個人的初級幻想,當幻想變成一種理性的思考,才逐步變成一個人人生的慾望,或者叫做夢想。但是這並不足以促使一個人走向成功,成功的路總是曲折,多災多難的,在這條路上,只有少數人會將慾望轉化為信仰,而信仰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

    莊老哲學,是帶領我們穿透人生的迷霧,看到遙遠世界的一隻眼睛。我們之所以會膽怯,會在困難面前退縮,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即將發生的未來,是否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是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而莊老哲學的智慧可以指導我們做出導致成功的決定。

    我認為大學生的建議,不應該成為影響你讀什麼書的決定。

    一種身份可能影響他說話的分量。大學生還沒有踏入社會,不否認他們閱讀了很多的書籍,接受了不少的書本知識,但他們人生的閱歷還非常的膚淺。

    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才能轉化為真正的生產力。他們的年齡和接受的教育都決定了他們有自己主觀的判斷,無所謂對錯,就是一個成年人正常的表達。對知識學術的研究,應該有的態度是獨立的思想,自由的靈魂。

  • 4 # 風水玄易閣

    我個人認為普通年輕人應該少讀老莊的書,因為老莊的書是出世智慧。而年輕人如朝陽,充滿無限生機,有使不完的勁,應該是入世階段,是無限Sunny的階段(可參考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是進取的階段,也就是老子說的為學日益階段。到中年,經歷些風雨後,也就懂的啦一些做人的道理,可以開始修學些出世智慧,也就是老子說的為學日損階段。當然你如果是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世上,如六祖和西藏靈童那樣就另說啦。

  • 5 # 文心何以雕龍

    裡面不但包涵很多哲理,還可以教會人去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獲得心靈上的真實自由。

    比如莊子莊子中一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生命是有限度的,而學問知識是無窮盡的,拿有限度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盡的知識,是必然會失敗的。

    人對知識的需要,猶如對水的需求,甚至更甚一籌。

    對一塊土地而言,水過少則乾渴,過量,則成災。

    因此,對於知識的追求也是如此,不要過猶不及,要恰到好處。

  • 6 # 待曉兒

    對於《莊子》、《老子》一類的書籍,年輕人除非做學問,否則不宜過於花費精力研讀。

    “少年老成”是一個極為糟糕的狀態,年輕人還是要有年輕人的衝動。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

    有兩條路,一條平平無奇但平坦舒適;另一條生趣盎然卻荊棘叢生。一個小女孩即將踏入第二條路的時候,被旁邊的老人叫住。

    老人:“孩子,那一條路雖然漂亮,但不好走。”

    小女孩:“你怎麼知道不好走?”

    老人:“因為我當年就是走的那條路。”

    小女孩:“你能走為什麼我就不能走?”

    老人無言。

    這就是青春,一代一代的人用經驗來探索彎路,但一代一代的人也會在同一個方面去碰壁,因為新奇,更因為年輕人的朝氣。吸取古人老成的智慧固然有用,但有些事還是必須要去經歷一下才能體會。

    老莊之學不是不好,而是難以在現實中實踐。

    老莊談避世,儒家談入世,兩千年前,華人知道了要想讓現實生活更好,必須要去積極適應社會。所以漢朝拋棄了黃老無為而選擇了獨尊儒術。

    老莊其實也不是虛渺玄幻的思想,而是治國的一種手段。諸子百家都是面對亂世而提出來的救世措施,只是方法不同而已。比如老子的“小國寡民”的設想,都是在規劃社會存在的狀態而已。

    歷來莊老最為盛行的時代,一是漢初,一是魏晉六朝。這兩個時代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戰亂頻繁。上層統治者不太去關注民間具體的訴求,而是轉向虛無的思索。歷史最後還得回到儒家法家那一套來。

    年輕人該如何面對《老子》、《莊子》?要明白有一種讀書的方法叫做“不求甚解”。

    諸葛亮的讀書方法叫做“觀其大略”,陶淵明的讀書方法叫做“不求甚解”,其實都是說大概體會書籍內涵就可以了,不用去細究其字句章節。

    年輕人應該瞭解老莊,但不能沉迷老莊。對其思想需要觀摩體會,用作濟世手段,而不是沉浸虛幻,當成避世藉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刺激戰場》1月5日更新900M,吃雞後的30秒神秘時間有什麼作用?還有哪些暗改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