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rugo31222

    1、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出自《論語·陽貨》。棄,鄙棄。傳播從道路上聽聞的傳聞,這是有道德的人所鄙棄的事。這是孔子教導學生的話,意在勸學生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人對事要有認真嚴謹的態度。

    2、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出自《論語·顏淵》。非禮,不符合禮。勿,不要。動,行動、做。不符合禮的不要看,不符合禮的不要聽,不符合禮的不要說,不符合禮的不要做。這是孔子關於君子行為規範的名言,強調一切以“禮”為依歸、為準繩。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出自《論語·雍也》。仁德之人,自己想成事立身,也讓別人成事立身;自己想人生順達,也讓別人事業順達。這是孔子對“仁者”所提出的道德標準。出自《論語·里仁》。方,指確切的方位、去向。父母健在,不遠遊他鄉。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遠出,也要告知父母確切的去向。這是孔子教導天下為人之子者的名言。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出自《論語·里仁》。父母的年齡,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一來為他們的健康長壽而高興,一來為他們垂垂老矣而擔憂。這是孔子告知天下人如何做子女的明訓。6、剛、毅、木、訥,近仁。出自《論語·子路》。剛,剛強。毅,果斷。木,質樸。訥,語言遲鈍,不善於講話,此指語言謹慎。近,接近。剛強不屈、果決堅毅、質樸誠實、言語謹慎,做到這四條就差不多接近“仁”了。出自《論語·泰伯》。不知禮儀,而只知一味態度恭敬,就會很累;不知禮儀,只知處處謹慎,就會讓人做事說話縮手縮腳;不知禮儀。8、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出自《論語·顏淵》。居,在。之,指官位。無倦,指工作不懈怠。行之,指執行國君之命。以,用。忠,忠誠、忠心。為官之人應該在其位,謀其政,勤奮努力;對於君主的指示應該忠誠地予以執行,不打折扣。這是孔子所提出的“為官之道”。

  • 2 # 使用者646602480848

    孝義

    《論語》這樣記載,子夏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說:“色難。”孔子的意思很明白,不要以為你給父母買了好東西,保證他們有吃有穿就是孝,你還要對他們和顏悅色。只有心裡對父母很恭敬,才會對他們很和氣,父母有什麼想法才敢說出來,他們心裡才會舒服。這一點,說起來簡單,卻並不容易做到。待人接物,從對自己的父母和氣開始做起。

    不勉強別人

    《論語》中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句子,意思是說,要用自己的心去體諒別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強求別人去做。很多人會都會犯這樣的毛病: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不願做的事情,卻要求別人做到。如果深刻理解了《論語》中的這句話,就能做到不勉強別人。就算是自己做到了,別人也未必願意去做。有了這一點通達,就不會因為對別人希望太高而失望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論語》中有這樣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曾經有人問著名數學家陳省身多年研究數學有何感受,他說:“數學好玩。”這四個字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對什麼事產生了興趣,就能把許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做這件事情上,樂此就能不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行為遺傳學的主要研究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