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諞秦腔

    俗話說得好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學秦腔,首先自己要有興趣,在這個前提下,方能談及其他。

    現代社會,文化形態多種多樣,人們可選擇性非常多,而且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更加喜歡流行音樂等快餐文化。秦腔等一系列的傳統文化,由於其深刻的內涵需要一定的沉澱,而且節奏緩慢,在當今處於文化發展的劣勢是不爭的事實。這種選擇的多樣性和文化固有的屬性,興趣更加決定了人們的接受程度。當然,光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天賦在這個行業是非常重要的一種不可逾越的存在。它包括嗓音、樂感、節奏感和悟性等一系列條件。在我的身邊,不乏愛好秦腔的年輕人,但是經常看到一些愛好者非常痴迷秦腔,但是先天性的嗓音條件的限制,始終不得其法,就是大家俗稱的五音不全,這種先天性的缺陷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更改的了的,因此上就會自然而然的造成樂感和節奏性差的局面,故而我們可以看出,光有興趣沒有條件是不可能唱秦腔的。

    那麼有了濃厚的興趣和先天的條件,怎麼樣唱好秦腔就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課題了。

    一般情況下,現在的秦腔愛好者學習秦腔,大多數是從興趣出發,跟隨錄音錄影學習,因此上我們常常見到這樣一個現象是,其在唱腔特點上往往是雞一嘴鴨一嘴,沒有始終如一的唱腔特點貫穿始終,這是非常忌諱的事情。因此上學習秦腔,不僅僅是愛好興趣的事情,俗話說“一竅不得,少掙幾百”,唱腔的學習,需要根據自己嗓音條件,有選擇性的學習適合自己的唱法和唱段,千萬不可囫圇吞棗,盲目的去唱,這樣是永遠不會提高的。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唱腔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的跟隨樂隊練習,找準音調和樂感,這樣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所說的熟能生巧就是這個原因。畢竟只有達到熟練的程度,方能談及吐字發音,氣口轍口,人物感情等等。達到了前面提到的條件,那麼要學好秦腔就需要拜師學藝了,這樣透過系統的學習和練習,才能形成秦腔藝術的連貫性,體現出完美的舞臺效果。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很多嗓音條件俱佳的秦腔學習者會時不常的進行掛衣表演,但是總體效果確實差強人意,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不知道程式動作的應用,都是跟隨音像資料自己練習的。根本就不知道程式的規範和套路,總是缺胳膊少腿。

    總之,學習秦腔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經過老師的指點,經過系統的學習,否則永遠成不了氣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桐油和木蠟油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