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於雷83406360

    不能正常生存,海水裡的鹽分過高,淡水魚放入後,會造成淡水魚體內滲透壓改變,造成淡水魚因體內失水而死。 這就要說到一個名詞,廣鹽性(euryhaline)是指生物可耐受外界廣闊範圍的鹽分濃度變化而能生活的性質。具有這種性質的生物,稱為廣鹽性生物。棲息於河口附近淡海水域的生物,幹沙灘及大型水庫的生物,往返於江河和海洋的迴游魚類等,均屬於此類生物。江河入海口旁的大型漁場,所處的位置大多在江河與大海的緩衝地帶,這些地方的鹽含量是介於淡水與海水之間的,地域廣大,一來魚類適應,二來食物豐盛,而且養殖的魚類大多廣鹽性較好。

  • 2 # 美帝人1

    一般來說淡水魚是不能在海洋中生存的。但有個別的魚種經過改良或者慢慢調整有可能可以在海中生存。但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 3 # 使用者102095192541

    淡水魚在海水中是脫水而死的。鹽度 溶解於水中的各種鹽類,主要透過水的滲透壓影響魚類的生活,這關係到魚類的分佈、洄游、生長、發育和繁殖等很多方面。

    1、按照生活於不同鹽度的水域對魚類的劃分

    從純淡水直到鹽度為47‰的海水,都有魚類的分佈。按生活水域的鹽度,可將魚類劃分成四類。

    * 海水魚類 它們適應於鹽度較高的海水水域。通常海水的鹽度為16‰—47‰之間,如黑線銀鮫。

    * 鹹淡水魚類 它們適應於河口鹹淡水水域,水的鹽度在0.5‰—16‰之間。

    * 淡水魚類 它們適應於淡水水域,水的鹽度低而穩定,在0.02‰—0.5‰之間。

    * 過河口魚類 它們對鹽度的適應有階段性,屬這一型別的魚類又可分為兩種情況:

    ▲ 溯河魚類: 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高鹽度的海水中生活,在生殖時期由海水經過河口區進入淡水水域產卵,如大麻哈魚、鰣魚等。

    ▲ 降海魚類: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淡水中生活,至生殖時期由江河下游至河口區,而後進入海中產卵,如鰻鱺。

    按照對鹽度幅度的忍受能力對魚類的劃分

    * 狹鹽性魚類

    對於水的鹽度要求較嚴格,只能耐受有限範圍的鹽度變化。海水魚和淡水魚都屬狹鹽性魚類。

    * 廣鹽性魚類

    對於水中鹽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強,能忍受的鹽度幅度較廣。鹹淡水和過河口魚類屬廣鹽性魚類。當鹽度緩慢變化時,廣鹽性魚類表現出很高的耐性。如鳳鱭。

    淡水魚在海水中是脫水而死的。而 海水魚在淡水中是被撐死的。

    一般說來,地球上海水的含鹽濃度為16—47(一般為35),而淡水的含鹽濃度只有0.01-0.5,兩者相差懸殊。

    海水硬骨魚魚體組織的含鹽濃度比外界海水的含鹽濃度要低得多,由於海水中有大量鹽分,故比重高、密度大。根據滲透壓原理,海水魚魚體組織中的水力,將不斷地從鰓和體表向外滲出。為了保持體內水分平衡,海水魚便不得不吞食大量海水,以彌補體內的失水。然而,由於大口大口地吞食海水,進入魚體內的鹽分也大大增加了,這樣,海水魚除了從腎臟排除掉一部分鹽分外,主要還是依靠鰓組織中的“泌氯細胞”來完成排鹽任務。

    鯊魚、鰩等軟骨魚類採用的方式則有所不同。它們不像硬骨魚那樣喝海水,而是有一套保持體內外滲透壓平衡的高超本領。在它們的血液中含有很多尿素,因此體內液體的濃度反而比海水高,這樣就迫使它們以排尿的方式排除滲入體內多餘的水分。有時我們在吃鯊魚的時候總會覺得有一般刺鼻的怪味,其原因就是鯊魚的體內含有尿素。尿素不僅能維持軟骨魚內體液的高滲壓,減少鹽分的滲入,而且還能起到加速鹽分排出的作用。

    淡水魚與海水魚大不一樣,淡水魚魚體組織的含鹽濃度比外界談水的含鹽濃度要高,也就是說,淡水的含鹽濃度低、比重低、密度小,根據滲透壓原理,外界淡水將不斷地大量進入魚體,為此,淡水魚只有透過腎臟,將過多的水分排出體外。

    洄游魚類的滲透壓調節

    (1)由淡水進入海水

    魚類由淡水進入海水後由排水保鹽狀態轉入排鹽保水狀態。因此,在淡水中的滲透壓調節機制被抑制,而在海水中的滲透壓調節機制被啟動。

    ①大量飲水。

    ②鰓主動向海水排出離子。

    ④血漿的皮質醇濃度升高,提高了鰓上ATP酶活性和由鰓排出的Na+增加

    (2) 由海水進入淡水:

    由排鹽保水狀態轉入排水保鹽狀態,海水中的滲透壓調節機制受到抑制,而淡水中的滲透壓調節機制被啟用,從而維持體內高的滲透壓。

    ①停止吞飲水,Ca2+、Mg2+、SO42-吸收和排出減少,

    ②神經垂體激素使腎小球濾過率增大,腎小管對水的吸收降低,吸鹽加強,排出大量稀薄的尿。

    ④啟動了離子主動轉運系統包括Na+/NH4+,Na+/H+和Cl-/HCO3-的轉運交換,從低滲水環境中吸收Na+和Cl-。

  • 4 # 三軍情感語錄

    淡水魚不能在海水裡生活。 淡水魚細胞中的鹽分含量要比淡水中的鹽分含量高。所以正常情況下體外的水會滲透到細胞內,那麼魚就活不成了。所以淡水魚不會直接將水吸收掉,而是透過魚鰓留下鹽分和部分的水,然後排出多餘的水。 當把淡水魚放到海水裡,細胞內的鹽分含量比海水中的鹽分含量低,最後會導致細胞內的水滲透到體外,脫水而死。 生活在海水中的硬骨魚類,鰓片中長有一種海水淡化裝置,它由“泌氯細胞”組成,“泌氯細胞”是一個淡化“車間”,當魚吸進海水後,其能快速將鹹澀的海水淡化。海魚的表皮膜、內腔膜和口腔膜等都是一種半滲透膜。 當海水被吸入口腔時,口腔粘膜或內腔粘膜把海水阻止在口腔內,然後透過吸氣,增加口腔壓力,形成膜內外的壓力差,將海水淡化後的水吸進體內,而那些被分解後滯留在口腔內的鹽和其他一些成分,則透過排洩系統排出體外。這樣,留在魚身體裡的就全是淡水了。 此外,海洋軟骨魚類不像硬骨魚那樣能淡化海水,但它們自有一套保持體內外滲透壓平衡的本領。海洋軟骨魚類體內含有較高濃度的尿素和三甲胺,體液滲透壓比海水略高,這樣,海水能透過鰓和口腔黏膜滲入體內,而體內過多的水分則由腎臟排出體外。但是,淡水魚則沒有這樣的本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黨章程修改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