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17633067606

    ――節選自《戰國策·秦策二》

    翻譯·

    醫生扁鵲去見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生病告訴扁鵲。

    扁鵲看了,請求把它治除。秦武王左右親信說:“君王的病症所在是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把它治除不一定能成功,不成功將使耳朵聽不見,眼睛看不見。”秦武王把這話告訴了扁鵲。扁鵲憤怒地把手裡的石針往地上一摔,說:“君王與懂得治病之事的人謀劃這件事,(君王)卻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敗壞了它。

    (君王)假如(用)這種方法管理秦國的政事,那麼君王的這種做法,是會使秦國滅亡的!”

    n 註釋

    ①扁鵲:醫學家,姓秦,名越人,戰國時人,醫術高明,人們就用傳說中的上古名醫扁鵲的名字來稱呼他。②秦武王:戰國時秦國國君。

    n 知識鉤玄

    〔古今異義〕

    今常用義:已經。

    文中古義:停止;如“除之未必已也”。

    今常用義:石頭。文中古義:石針;如“扁鵲怒而投石曰”。

    左右

    今常用義:左邊和右邊;支配;文中古義:近侍,近臣;如“左右曰”。

    〔一詞多義〕

    (1)名詞,前面;如“君之病,在耳之前”。“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漁歌子》)

    (1)動詞,前進,上前;如“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使

    (1)動詞,讓;如“將使耳不聰,目不明”。“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樓》)

    (2)連詞,假使;如“使此知秦國之政也”。

    (3)動詞,出使;如“《使至塞上》”。

    (1)介詞,跟,同;如“君與知之者謀之”。“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

    (2)動詞,給予;如“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魚我所欲也》)

    (1)形容詞,眼力好;如“將使耳不聰,目不明”。

    (2)形容詞,光明,明亮;如“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春夜喜雨》)

    (3)形容詞,次,下一個;如“越明年,政通人和”。

    (《岳陽樓記》)

    (1)動詞,知道,瞭解;如“與知之者謀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六則》)

    (2)動詞,主持,管理;如“使此知秦國之政也”。

    (3)動詞,領悟;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六則》)

    (1)動詞,行動;做;如“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2)動詞,推薦,選用;如“董生舉進士,連不得志於有司”。(《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3)動詞,舉起,抬頭;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1)動詞,謀劃,商量;如“君與知之者謀之”。“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

    (2)名詞,計謀;如“足智多謀”。

    〔詞類活用〕

    動詞用如使動詞

    “則君一舉而亡國矣”中的動詞“亡”是用如使用詞,即“使……滅亡” ;該分句可譯為 “那麼君王的這種做法,是會使秦國滅亡的”。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

    省略主語

    (1)“使此知秦國之政也” 之前省略主語“君”,即“(君)使此知秦國之政也”;該分句可譯為“(君王)假如(用)這種方法管理秦國的政事”。

    (2)“而與不知者敗之”之前省略主語“君”,即“(君)而與不知者敗之”;該分句可譯為“君王)卻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敗壞了它”。

    2。省略賓語

    (1)“扁鵲請除”之中,動詞“除”之後省略賓語“之”,指秦武王生的病,即“扁鵲請除(之)”;該分句可譯為“扁鵲看了,請求把它除掉”。

    (2)“君以告扁鵲”之中,介詞“以”之後省略賓語“之”,指秦武王左右親信說的話,即“君以(之)告扁鵲”;該分句可譯為“秦武王把這話告訴了扁鵲”。

    3。省略介詞

    (1)“武王示之病”之中,“示之”之後省略介詞“以”,即“武王示之(以)病”;該分句可譯為“秦武王把自己生病的地方給扁鵲看”。

    (2)“使此知秦國之政也”之中,“使”之後省略介詞“以”,即“使(以)此知秦國之政也”;該分句可譯為“(君王)假如(用)這種方法管理秦國的政事”。

    n 欣賞評點

    西漢人劉向整理而成的《戰國策》是一部記載戰國時期謀士說客的政治活動和遊說言辭的書。謀士說客不辭勞苦,奔走遊說,推銷自己的治國方略,為了說服對方,經常運用巧妙的比喻,生動的寓言。《詩經》中的“築室道謀”一詞是說與過路人商量造房子的事,而《戰國策》中記載的“扁鵲投石”的故事講的是秦武王請名醫扁鵲來治病,手術尚未開始,就因秦武王身邊小人讒言而中斷。

    本文以治病喻治國,告誡國君要用賢不疑。不能為小人所左右。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向這方面的行家裡手請教,切不可聽任外行 。醫人和醫國雖然不同,但在聽取專家意見,不胡亂採納紛擾的意見上是一致的。我們行事施政時最忌諱不能果斷決策,而果斷決策的前提就是要聽取最合理的各種建議,如果有正確的、有針對性的建議,那麼我們決策起來就比較容易,最可怕的是亂聽建議、聽一些專業不對口、對問題知之不詳的人的胡說八道,那麼問題是得不到解決的。

    專家有專家的資歷和優勢,他們是花了數十年的工夫在一個問題上研究,他們在這一問題上最有發言權。可笑的是在我們周圍,一旦一個人成名了,他就什麼都通了。電影明星就應該演電影,但社會上叫他處理國家大事的有之、搞地產開發的有之、教學育人的有之,可見非理性因素在人們處理問題時影響的確很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裡的蘋果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