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萬紫千紅一片綠225

    投筆從戎 ( tóu bǐ cóng róng )

    這已成為成語或典故。班超投筆從戎是歷史的美談。後來他果真率領30多人奔赴西域制止了某點人漢朝對匈奴的挑撥,鞏固了漢在西域的統治。在西域活動前後達31年,封為定遠候,如願以償。後人用《投筆從戎》來形容文人從軍和棄文就武。

    解 釋 :投:扔掉。指棄文從武,投身疆場,為國立功,施展抱負

    出 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超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後立功西域,封定遠侯。

    用 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7章:“如果我現在是二十幾歲的青年,我要立刻~,以雪國恥。”

    近義詞 :棄文就武

    反義詞 :解甲歸田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志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麼能瞭解壯士的志向呢!”

    班超,班固之弟也。少有大志,涉獵書傳,能辯.永平五年,兄固被召,為校書郎,超與母隨至京城。家貧,超為官傭書.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當效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之賞,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之志哉!"後果奉使赴西域,立功封侯,史留名

    東漢初期,有一位受命出使西域,經過艱苦鬥爭,重新打通絲綢之路,成為中國歷史上繼張騫之後,為促進中西經濟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的英雄,他就是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的弟弟,名叫班超,是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皇帝為什麼叫做九五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