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萬能說話

    李自成自稱“闖王”,可是歸根結底他也是封建社會農民領袖,不論他是否最後拿到政權,他內心都想要前任皇帝給他頒佈正統的認可,這是幾千年來封建社會農民領袖的共性,即使佔領了都城,也希望從根本上得到這個帝國真正的認同,他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安穩。而且,真正的情況是當時全國並不是在李自成控制之下的,北邊還有女真,西南還有吳三桂,他們貴族地位出身讓李自成肯定也是很有想法的,所以他也要取得一個提升到名望的機會。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窮唄。

    李自成也不想接手崇禎的爛攤子,實在是被架到北京城下了。

    孫傳庭要活著,給李自成個恐龍膽,他也不敢到北京來,把後背留給孫傳庭?

    孫傳庭死了,李自成也沒想到能進北京,他帶兵去山西亮肌肉,想嚇唬對方,讓明軍不敢來打他。沒想到,明軍守將竟然開關投降了。

    李自成追那些逃跑的明軍,這些明軍也投降了。四處轉了一圈,眾人望風而降。

    原本李自成手下人馬並不很多,這一收納降兵,數量比他本部人馬還多得多。

    帶著這幫不穩定因素回陝西?太危險了。李自成也不是白起,不能埋了他們,就繼續往前走。一邊給崇禎寫信,主要是兩個意思:

    ①封王

    封了西北王,法理上就被承認了,不用擔心朝廷再派人來剿滅他。

    ②要錢

    有了錢就能養住這些人馬,或者發點盤纏路費,大家各回各家也算。

    結果這個如意算盤被大明王朝拒絕了。

    李自成就一邊往前走,一邊聯絡崇禎,苦苦哀求。

    哪怕不給錢,你崇禎派兵來抵擋一下,起義軍覺得受到了阻礙,也就算了。

    崇禎派了個太監到前線去監軍,結果太監來到,率領大家三十里外迎闖王,又投降了。

    崇禎只好召集勤王。

    唐通先率兵趕來了,義薄雲天,壯懷激烈。崇禎命他去防禦。

    唐通一去就投降了李自成。

    這讓李自成怎麼辦?轉身回去?

    再往前走,就到了北京城下,聽說闖王來了不納糧,就又開門了。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不進去都不行。

    西北王沒封,變成了大順皇帝。百萬兩銀子不給,拷打出七千萬兩。

  • 3 # 一點點歷史

    這就是眼界和格局的差距,也註定了李自成永遠不可能成為朱元璋,歸根到底還是山大王思想,流寇是對他最好的總結。

    和歷史上眾多農民軍起義一樣,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活下去。

    我們來分析一下李自成的心裡,就知道他為什麼即將攻破京城,還只要求封王裂土。

    李自成是個反覆無常之人

    這點本無可厚非,隨大溜嘛。

    明末的農民起義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打不過就投降,伺機再反,如此發發複復。不只是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也經常幹這種事。

    李自成是個睚眥必報的人

    從李自成過往的作戰經歷來看,有一個特點,李自成喜歡屠城。

    決黃河灌開封,使得城中百萬戶皆沒。苦戰後拿下寧武關,為洩憤而屠城,婦孺老弱無一倖免。除此之外還有屠慶陽,屠太康等,這說明了李自成肚量確實小。

    李自成格局太小

    舉個簡單的例子,李自成攻下北京後,在如何安葬崇禎遺體這件事上,李自成做的太失敗了,這本是一個安撫城中百姓,示好大明臣民的好機會,硬生生讓李自成玩兒砸了。

    李自成命人用兩扇門板將崇禎和周皇后的屍體抬到東華門側,裝入柳木棺材,搭建臨時靈棚,隨後又草草葬於十三陵田貴妃陵墓。

    對比滿清入關後翻修思陵,褒獎殉葬太監王承恩來看,李自成格局實在太小。

    1644年,李自成從陝西出發,在東進的路上,李自成多次派人聯絡崇禎,希望朝廷將西北劃給他,就在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李自成仍然向崇禎討要西北之地,可見其目光短淺。

    天下唾手可得,卻依舊幻想著做“山大王”,一方面李自成確實目光短淺,另一方面李自成的謀士團隊檔次確實太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抨擊“老人政治”盛行,呼籲由“女性來領導世界”,奧巴馬此番言論有何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