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道科技
-
2 #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其實我們說用自己不擅長的去主導別人的核心,一般是很難獲得成功的,目前其實三星就面臨這樣一個局面,要知道紅米系列其實一直都是小米整體的銷量擔當,也就是說,紅米在價效比市場上絕對是很難被撼動的。
首先我們來分析三星在這部分的經驗目前還是不足的,也就是說,剛剛釋出的a60系列還是處於一個試水狀態,相比來看,小米在這近10年的時間裡確實是一直在與價效比打交道,在這方面可謂是經驗滿滿。
與此同時,在今年以來,雷軍也是將紅米系列剝離出小米市場,也就是說給予了紅米系列更大的自主權以及發展上線,甚至於,紅米系列可以有自己的完整機型矩陣,從低端機到絕對旗艦機。
對比來看的話,三星其實這幾年中端市場走得並不是那麼順利,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三星的高階旗艦機價格太高而落到中低端的產品價格又不能太低,這就導致了三星的中端機水平,其實價格和國內廠商的旗艦手機在同一水準,這顯然是不會有太大的銷量。
今年的小米來說,肯定是要首先穩定住紅米系列的品牌優勢,也就是說在絕對價效比以及千元級市場上,紅米一定要做到標杆產品,否則剝離出去的紅米在今年幾乎就毫無作為,與剝離出去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可能是雷軍並不想看到的。
所以在此後其實紅米的高階旗艦系列如果能夠一炮打響的話,那麼基本就穩固了國內價效比廠商的龍頭地位,即便是三星目前用a60來和紅米note7Pro競爭甚至於價格還比紅米note7Pro的起售價低100塊錢,當然我們說這也是在縮小了某些硬體的前提下才擠出了這100塊錢,也很難獲得巨大的市場份額。
要是三星目前在品牌上存在著很多問題,相比來看的話,即便小米也有一部分的負面,但整體還是比較正面的。而三星的品牌建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修復到此前在中國的狀態。
所以對於紅米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比較嚴重的挑戰,但絕對算不上是危機,反而是使用者在多方對比之後才會發現紅米note7Pro的整體水平確實是要高於其他產品。
而雷軍今年,要做的就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
3 # 考拉科技館
擁有完整產業鏈的三星,也走下神壇玩起價效比,雷軍該如何招架?
價效比是一種趨勢,況且今年也不止三星玩價效比,像蘋果、OV也開始走價效比路線,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價效比市場太多龐大,而且也是樹立平臺形象的最好方法。
雖然中國近幾年經濟發展很快,但我們也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中國還是窮人居多。大多數人也不捨得購買五六千的電子產品,而這也是小米崛起的原因。
為什麼小米能崛起如此迅速?小米從一個小品牌成長到國內銷量第一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其中的原因也引起大部分手機廠商深思!小米尚未面世之時國內手機的價格一直偏高,而且配置也很差。小米的出現改變這個現狀,讓價效比走去手機行業,讓高配手機變成低價。小米改變了整個國內市場!
每當提及小米拉低手機價格時總有人反駁,說什麼電子產品初期肯定很貴,小米只是順應潮流,還有說蘋果不也沒被拉低價格等說法。對於這些說法考拉也不想過多反駁什麼,畢竟小米已經存在,手機價格更便宜已成定局,所以說別的也只是浪費口舌。
雷軍該如何招架招架之法不是已經出來了嗎,紅米獨立就是雷軍的對策。未來紅米的價格或許會比之前的小米更具價效比,這點從紅米獨立後推出的幾款產品就能看出來。
一個品牌要想長久那麼總得兼顧大眾,寶馬那麼貴不也推出幾款價效比車型嗎,這一點都不奇怪。高階使用者就那麼點,根本不足以支撐企業發展,所以推出價效比機型拓展中低端使用者就很有必要。
-
4 # 微回收
當廠商在中高階站穩之後,再做價效比,就是降維攻擊,當價效比廠商想要做中高階,那就是越級攻擊。
對於站穩中高階的廠商來說,中高階產品已經有足夠的利潤讓他可以投入研發,可以保證收益,這個時候他就不會計較價效比產品的利潤,即使利潤幾乎為0,也不會再乎,因為他有中高階市場為他輸送利潤,他只需要靠價效比產品搶佔使用者市場份額,再把他消化為忠實使用者。在前期過程中,他可以不計較投入成本,因為先把份額拿下來再說,所以他會瘋狂堆料打造價效比神器來吸引使用者。
但是價效比廠商不行,因為他沒有中高階市場為他輸送利潤,即使做價效比,他也要保證一定的利潤,所以即使他賬面資料做的很漂亮,但是在一些細節上肯定是會省料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他必須保證一定的利潤,不然一旦資金鍊斷裂,那麼就會將自己陷入絕境。這會陷入一個惡迴圈,當用戶認定你是價效比廠商之後,你再想進駐中高階市場會很難,因為他們會認為你的產品價值與品牌形象不符合。
雷總如今為什麼要獨立紅米,就是想用小米衝擊中高階,如果成功了,就可以為紅米輸送利潤,讓小米做更極致的價效比,從而收割市場。
對於雷總來說,站穩中高階才是唯一的出路,如今小米9明顯底氣不足,就看小米MIX4 了。
回覆列表
1.小米主要靠靠生態鏈,和miui吸人了,要把這兩方面繼續努力。
2.不再執著於價效比。小米現在不能不搞價效比,它有能力做出4-5000左右的高階手機,但問題是沒人會認同這個無價效比的手機,因為小米缺乏關鍵技術,不具備品牌溢價能力。所以解決辦法是,未來致力於手機核心科技研發,努力實現企業的過渡及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