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4465804192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的意思是:

    “孔子這些人中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後世沒有流傳。我沒有聽說過這事。(如果)不能不說,那麼還是說說行王道的事吧!”

    “ 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的意思是:

    “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想法呢?(我也說不清楚),我(的確)不是(因為)吝嗇錢財才以羊換掉牛的,(這麼看來)老百姓說我吝嗇是理所應當的了。”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春秋戰國·孟子

    擴充套件資料

    《梁惠王章句上》選自《孟子》。

    《孟子》一書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

    《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宏博,文章也極雄健優美。

    參考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肉哪個部位最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