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912889400776

    海明威為什麼自殺?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可以被殺死,但是不會被擊敗。

    他寧願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也不要留著殘破的身軀聽天由命。

    歐內斯特·海明威 (1898—1961 年) 是美國著名小說家, 也是世界文壇泰斗.他一生寫了許多傳世之作, 如《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 武器》、《喪鐘為誰而鳴》以及《老人與海》等.而且, 由於他晚年發表了《老人與海》等不朽之作; 對世界文學主庫作出巨大貢獻, 從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世人對他的一生卻有不同的評價.許多文人墨客如美國作家哈奇諾等人認為他是個熱情勇敢的人, 但也有許多人則不完全同意這種看法.他既然是個堅強無畏的人, 為什麼竟然在1961 年7 月2 日, 用獵槍悄悄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呢?

    有的人認為, 海明威是勇敢、甚至比一般人想象的更勇敢的人, 這自然有其理由.他的一生多彩多姿, 就好象他筆下的醉漢、獵人、勇敢計程車兵、職業拳擊手、鬥牛士等.

    海明威於1898 年7 月21 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的橡樹園.父親是個鄉下醫生, 從小教他打獵、釣魚.母親是個清教徒, 教他在教堂裡唱詩.海明威從小就深受父親陽剛之氣的影響; 夏天, 常隨家人到密歇根州北部森林去度假, 並隨同父親四鄉行醫.他在上高中時, 功課成績很好, 又是運動場上的活躍分子, 但他覺得家庭生活束縛了他的冒險精神.1917 年當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他志願從軍, 但因眼睛受過傷而未能如願以償.他當了幾個月堪薩斯的《星報》的記者之後, 加入國際紅十字會, 到義大利前線開救護車, 並且表現得十分堅強.有一次他膝蓋受重傷, 但仍在迫擊炮猛烈轟擊下, 搶救並揹負傷員, 跑了很長一段路, 才到達急救站.醫生從他腿上取出二百多塊炸彈碎片.他傷愈之後, 加入義大利步兵, 到奧地利前線作戰, 由於表現英勇而受到義大利政府的獎勵.這段經歷導致他於1929 年寫出了優秀長篇小說《永別了, 武器》.

    海明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經歷顯然只是其冒險經歷的一部分, 而西班牙內戰對他來說更是個嚴重的考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 他返回美國, 立志寫作, 但未曾終止其冒險和遊獵活動.在1934 年到非洲狩獵並寫下著名短篇小說《非洲青山》以後, 1936 年他又以通訊記者的身份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在戰爭期間, 他冒著巨大的風險, 潛入法西斯分子防線內部, 蒐集敵人的情報, 並把情報帶回西班牙政府指揮部.在戰爭快要結束, 局勢逐漸對政府軍不利時, 海明威利用有限的時間, 趕回美國為西班牙政府籌款.海明威1940 年出版的《喪鐘為誰而鳴》, 就是以他的這段經歷為背景, 並以戲劇性的筆調寫成的.該書描述一名美國青年參加西班牙游擊隊, 並與西班牙姑娘戀愛的故事.這本書在兩年間共銷售了50 萬冊, 非常暢銷.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海明威的銳氣似乎依然不衰, 當時他擔任美國《柯里爾》雜誌的特派記者, 遠赴歐洲, 隸屬盟軍第三軍團.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以後, 他率領一支游擊隊曾首先攻入巴黎, 儼然像一位將軍, 威風凜凜, 於是在部隊、在文壇, 幾乎人人稱他為”爸爸”.戰後一段時間, 他定居在古巴, 偶爾寫寫文章, 大部分時間去海上釣魚或到外地狩獵.他於1950 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渡河入林》, 評論界對其反映很差, 認為他的寶刀已老.然而他於1952 年出版的《老人與海》, 描述了一個古巴老漁翁和馬林魚搏鬥的故事, 象徵人與大自然的生死搏鬥, 又獲得了好評, 並於第三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一切對海明威來說, 不但表明他是位勇敢的戰士, 而且是位創作豐富的文學巨匠.

    但是, 另外一些作家、名流卻似乎持有不同的見解.如中國樑實秋、蔣榮等, 他們認為, 隨著海明威健康狀況不斷惡化, 其精神上的壓力越來越大, 他的性情越來越消沉.

    海明威在發表《老人與海》, 並得到殊榮以後, 其精神上受的壓力越來越難以忍受.他由於懷念非洲那段充滿無限樂趣的狩獵生活, 再度前往, 結果兩次遭遇墜機事件, 雖然大難不死, 但身體和精神上的創傷卻更加深了.古巴卡斯特羅執政期間, 古美關係日益惡化, 海明威一家被逐出古巴.他返回美國以後, 曾兩度住進精神病院, 更有甚者, 他在1961 年7 月2 日, 竟然以獵槍結束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實在令人費解.如前文所述, 在海明威辭世之前的長達14 年間, 美國作家哈奇諾一直是他的密友, 對他的冒險、言談、夢想以及夢想的幻滅都有較多的瞭解.雖然哈奇諾沒有直截了當地說明海明威為什麼自殺, 但從海明威的生活經歷, 尤其是晚年的生活, 人們仍然可以洞察出一些他消極的跡象.哈奇諾曾花費很長時間, 含辛茹苦地研究過這類問題.不管哈奇諾是完全正確地進行也好, 或者含糊和籠統地隱瞞了真相也好, 甚至完全假設也好, 人們都可以相信, 其結果不會與海明威的真實想法相差太遠.有一次, 哈奇諾以疑問的口吻問海明威, 他對美國著名作家斯考特·費茲傑羅是否坦誠.海明威說: ”每個人的生命, 結束的情形都是相同的.所不同的乃在於他們生前死時的細節而已.”海明威的回答雖然給人以答非所問之感, 但也道出了他對死亡的看法.實際上, 海明威在其成功和挫折交織的一生當中, 已將其複雜的個性表露無遺.他有我行我素、幽默風趣、熱情勇敢的一面, 又有追逐享樂、尋求冒險和刺激的一面; 他有時一往無前, 有時又膽小怕事.他就是這樣一個性格極其複雜的文學泰斗.

    然而, 海明威一生的言談舉止, 仍然給人留下了值得思索的餘地.人們不妨讀一讀他在小說《川流不息的筵席》中的一段文字: ”你將在秋天感傷.當葉子從樹上不斷地掉落, 枝椏光禿禿地瑟縮在凜冽的北風中, 而殘冬的Sunny不再使人覺得溫暖時, 你將年復一年地逐漸老去.但你知道, 春天將會到來, 就好象冰封的河流, 冰解後還會再流動一樣.寒風無情地颳著, 春天被扼殺了, 這情緒就好比一個年青人, 無緣無故地死去.”

    至此, 你能說出海明威自殺的原因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代玉蟬有什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