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味寫春秋

    很樂意回答這一提問。

    黃公望,本姓陸,名堅,平江常熟人,因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生卒(1269—1354),元朝著名詩人、書法家、畫家。“元四大家”之一,代表作品《富春山居圖》。後入全真教,又叫“大痴道人”。

    他的著名論段說:“畫要靜,詩要孤,文要鳴。”

    他的這一論述觀點,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文化影響,得到了幾代帝王和文人雅士的高度評價。清朝紀曉嵐是這樣解釋黃公望這幾句話的:

  • 2 # 鴻鵠迎罡

    黃公望(1269年——1354年)生活在元朝初年,跟吳鎮、倪瓚、王蒙並稱為“元四家”,是中國美術史上開宗立派的國畫大師。

    黃公望對中國畫最大的貢獻是開創了風格清淡素雅、空靈明快的“淺絳山水”,先畫好水墨山水的底子,然後採用平塗設色法,在水墨畫上敷設淡淡的赭石色,讓畫面流露出淡雅素潔的藝術格調。

    可以說,當代水墨淡彩山水畫的畫法,都傳承於對黃公望。

    “師法造化,中得心源”,是黃公望對繪畫的基本認識。他由於出生在浙江永嘉(今浙江溫州)一帶,附近有許多名山,如富春山、虞山,他時常帶上畫筆和稿紙,深入這些名山進行寫生。到晚年,黃公望對“全真教”產生濃厚興趣,隨即產生歸隱之心,於是,一邊潛心修煉,一邊用繪畫藝術來表達自己的心性。

    在晚年,黃公望精心創作了《富春山居圖》,把自己對山水畫的全部理解,以及人生理想融入到了這幅畫中。

    黃公望畢竟是南宋的遺民,然而,經過改朝換代,元朝統治者對原來的南宋遺民待遇極差,導致他們這幫文人只能在屈辱中苟且偷生,鬱郁不得志。

    所以,不論是趙孟頫,還是以黃公望為首的元四家,一生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只能把所有才情寄託在繪畫中。

    由於文化修養極高,黃公望在書法、詩文上也小有成就。

    他曾經在晚年,把自己對藝術的感悟寫成了一本書《寫山水訣》,書中主要闡釋了關於山水畫創作上的一些技法,以及所遵循的藝術理念,同時,對詩文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書中有這麼一句話:畫要靜,詩要孤,文要鳴。

    這句話既是對繪畫、詩歌、散文三種藝術題材在本質上的闡述,也是對它們的藝術格調和審美情懷的概括。

    可以理解為:繪畫是用來表達閒情逸致的,所以,畫面一定要呈現出安逸嫻靜的風格,讓觀者看起來心曠神怡,可賞、可遊、可居。

    詩歌是用來表達人格氣節的,要表現出孤傲的精神,像梅蘭竹菊那樣清者自清,從不與其它花兒爭豔。

    散文直抒胸臆,旨在傳達一種浩然之氣,所以,要表現出電閃雷鳴般的氣勢,用氣勢去感染人,引起共鳴。

  • 3 # 澤仁德喜

    “孤”的意思,可能是說悲情,只有悲情才會感受到孤獨,所以能夠打動讀者的詩,大部分都是具有悲劇的色彩,至於國畫的最高境界,就是禪境,能給人帶來輕鬆,安靜情緒的作品,就好作品,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6進位制16怎麼表示?